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品牌农业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青政办发〔2015〕2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 ( 青政字〔2022〕54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为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
国办发〔2015〕59号)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 (
鲁政办字〔2015〕80号)等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发展品牌农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美丽青岛、品牌农业”为主题,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以打造“基础牢、品牌响、质量好、特色强”都市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市场引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原则,健全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保护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品牌农业”之都。
二、发展目标
通过培育、创建国内国际知名农产品品牌,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集群。到2020年,实现“五个一”目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总量超过10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超过100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超过100个,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100个,农产品品牌价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70%以上,蔬菜、果茶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80%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全市农业地方标准达到200项,实现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全覆盖。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培育发展国家级园艺作物、畜牧、水产等产业标准园100个,全市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以确保质量安全为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以体现优质形象为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以强化精品培育为重点发展有机食品,以彰显地域特色为重点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充分发挥“三品一标”产品安全、优质、生态和特色的品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消费者追求的主导品牌。
(二)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改造中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计划,转变施肥方式,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推广新型环境友好型高效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农田残膜污染和耕地重金属污染,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整建制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市)、镇(街道)。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施全程质量监管,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快建设村级、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室,提高基层农产品检测能力,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品一标”基地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成镇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全市“三品一标”基地、财政扶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追溯监管。推动落实最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全面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四)提高品牌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推动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标准化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着力突破种质优化、标准种植、适宜采收、风味保鲜、规模养殖、产地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加快发展集产品研发、种苗培育、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培育发展企业品牌,提升农产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科技和品牌竞争优势。
(五)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提高品牌化发展意识,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鼓励企业申请注册商标,争创驰(著)名商标、山东名牌、青岛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自主品牌。积极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参与农产品品牌发展。
(六)严格农产品品牌认证和管理。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认证农产品品牌,并按照品牌化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严格农产品品牌认证后监管,对违反品牌化生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