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山东省国资委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山东省国资委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鲁国资〔2021〕1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山东省国资委关于公布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2023年11月24日规定,继续有效。

省属企业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国资委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


2021年10月18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9〕56号)、《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办发电〔2020〕159号)有关要求,提升省属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依据《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科创规〔2020〕15号),结合省属企业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一)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引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将知识产权战略贯穿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着眼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研发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人才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创造力和前瞻性价值。


(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突出知识产权创造重点,引导创新资源向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倾斜。企业应积极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平台,力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高价值专利突破。加强版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积极申报中国专利奖、省专利奖等奖项,实现高价值专利市场价值。


(三)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综合分析研判重点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环境,制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加强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瞄准目标市场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培育知名品牌,在符合技术发展趋势、具有领先水平和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申请海外专利,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二、切实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


(四)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分级分类管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相关程序和技术推广目录。加强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盘活现有资源,提升运用效益。优化知识产权转化流程,健全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享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实施。


(五)积极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在不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或参照“开放许可”方式,明确许可费用和支付方式,开展专利许可,利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发挥提升专利实施质量、提高专利运用效率的重大作用,进一步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六)加强专利导航工作。针对重点领域和重要产业,鼓励企业开展专利微导航,深度分析企业技术领域或重点产品的专利信息,明晰企业核心专利分布和竞争格局,评估专利侵权风险程度以及通过产品设计规避侵权专利的可行性,综合研判企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七)创新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方式。积极发展知识产权金融,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证券化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挖掘和提升知识产权价值。依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构建订单式知识产权研发转化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实施率,建立产业基础专利池,提升基础专利的转化运用效率。


(八)推动专利标准融合。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升企业标准引导力。科技型企业应结合发明专利转化运用,探索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企业标准,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三、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九)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自我维权能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有效运用司法鉴定、公证、行政、刑事、民事、仲裁、调解等多种形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起或参与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强化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加强行业信息互通。


(十)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将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贯穿科研和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防范知识产权流失和侵权。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高端人才引进、技术合作、企业并购、上市等重大经营活动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鉴定和审议。定期监控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分析,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十一)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重大案件跟踪研究,强化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密切关注海外知识产权法律修改变化,及时对风险进行预警和提示,提高知识产权纠纷应急应对处理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十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明确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配备与企业知识产权业务规模相适应、满足工作实际需要的管理人员。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要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配备知识产权专员。发挥集团层面知识产权机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权属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管控。


(十三)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根据主营业务发展需要,制定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制度,推动专利、技术秘密等分级分类集中管理,夯实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综合技术、法律、市场等因素,制定符合本行业特点的知识产权质量评价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十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水平。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搭建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业务流程化和规范化。积极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健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运营管理、侵权预警制度,完善竞争情报分析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支撑经营决策、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十五)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探索加强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合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发挥服务机构在专业培训、管理咨询、侵权鉴定、信息利用、业务托管等方面的作用。专利密集型企业可依托服务机构,建立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


五、加大知识产权工作保障力度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企业要提高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对重要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领导班子中要明确专人分管。科技、法律等部门,要结合岗位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协同推动知识产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十七)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与专项资金投入,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预算,保障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专利数据库建设、专利分析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维权保护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需要。


(十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相关人员知识产权
【政府扶持政策】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