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政发〔2016〕48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4月9日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金政办发〔2019〕27号规定,决定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2021年1月19日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金政办发〔2021〕5号规定,决定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金政办发〔2023〕21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 国办发〔2015〕62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 ( 浙政办发〔2016〕40号、《中共金华市委关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决定》(金委发〔2016〕20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围绕“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以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为突破点,以注重投资效益、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促进消费、增加税收、造福百姓为落脚点,坚持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原则,推动全市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将金华打造成集世界商都、国际影都、文化名城、养生福地于一体的最美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优势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00亿元以上,国内过夜游客平均逗留天数达2天以上,国内旅游人均消费达1500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8.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8.5%以上。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要跻身全省前四位。
 二、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三)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市、县分别适时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原则,逐步建立“全市-县(市)-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色村、“海外学子家+”特色村)”五大层次规划体系。注重市县旅游规划统筹衔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将整个市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建设、运作。加强全域旅游规划与金义都市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文物保护规划等重点规划融合衔接。探索制订《全域化旅游项目建设规范》,将旅游要素融入各类建设项目,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统筹编制市本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本级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业态谋划、基础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四)美化全域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气治土”“四边三化”“两路两侧”“旅游厕所革命”等组合拳,推进全域洁化绿化美化。建设通景公路风景线,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无养殖场(户)、墓地,推动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创建烟尘控制区,景区入口附近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与景观相协调。实施林相改造,打造彩色森林。推进大气治理,磐安、武义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全市生态类景区实现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推进景区生态化,“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5个以上。
(五)打造全域旅游经济共同体。加强区域协作,探索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利益共赢机制。以金华山-武义温泉度假区-兰溪兰湖度假区为重点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带,以东阳横店影视城-义乌国际商贸城-永康方岩度假区为重点打造影视商贸旅游带,充分发挥“双带”集聚力、辐射力和驱动力。提升市本级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金华山、古子城“一山一城”旅游龙头项目。发挥浦江休闲轻度假旅游区片、磐安休闲养生旅游区片、市区-兰溪古婺文化旅游区片、义乌-武义运动娱乐旅游区片等特色区块作用。依托市域高速公路环线闭合圈,辅以旅游专线、骑行绿道等,推进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全域旅游格局。
(六)构建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创新休闲旅游业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突出错位发展、梯度打造,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色村、“海外学子家+”特色村)”四大层级精品旅游目的地体系。“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2个,培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0个、旅游类特色小镇6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50个、省级民宿特色村20个、市级民宿特色村80个。
三、加强旅游项目和平台建设
  (七)做大做强旅游企业。激发多元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龙头旅游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和集团投资落户金华,主动对接国内外有影响力、有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参与金华旅游开发建设,支持一批本地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或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鼓励其他产业资本跨界投资旅游产业,支持浙(婺)商回归发展旅游业,打造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到2020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1亿元的旅游集团、知名旅游企业,发展一批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创意、旅游商品加工、旅游电商等新型特色旅游企业。
 (八)实施旅游项目投资“千亿工程”。强化旅游重大项目落地,每年谋划储备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营业一批。优化旅游项目投资结构,提高休闲度假类和新业态类旅游项目的投资比重,重点建设一批类型优、业态新、特色明、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大力推进全市“十三五”100个重大旅游项目实施。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机制。加大旅游招商选商力度,注重选择与优质资源相匹配的优质开发主体,不断完善《金华市旅游项目招商手册》,高度重视浙(婺)商回归,建立金华旅游项目信息库、项目要素库,利用旅游招商推介会、浙(婺)商会等平台积极开展招商推介。
(九)发挥旅游度假区和特色小镇的平台作用。突出大项目包装、旅游要素集聚和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三个重点,发挥好金华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兰溪省级旅游度假区、武义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磐安云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东阳东白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浦江仙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金华山旅游经济区、义乌佛堂古镇-双林文化旅游区、金华婺州古城-三江六岸休闲区、东阳-永康-磐安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等区块的集聚作用。加快推进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建设,依托武义温泉小镇、永康赫灵方岩小镇等旅游类省、市级特色小镇,促进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到2020年,全市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省级特色小镇当年旅游项目实际投资占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比重达30%以上。
 (十)以创高A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通过高A级创建,促进景区发展动力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投资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品结构从观光游览单一业态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等多元业态并重转变,管理服务从基本服务向精细化高品质服务转变。支持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兰溪诸葛八卦村-长乐村景区、东阳花园村景区、义乌上河图景区、永康方岩风景旅游区、浦江江南第一家-仙华山风景旅游区、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磐安花溪-百杖潭风景旅游区等景区创5A级景区,支持婺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等景区创4A级景区。“十三五”期间,市本级和每个县(市)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全市力争创建4A级景区20个以上、3A级景区30个以上。
四、创新旅游营销机制
  (十一)建立“区域联动”的品牌共树机制。坚持共建共赢,强化旅游资源与线路的区域整合,开展各类“多城游”。加快连点成线,围绕“影视文化、乡村生态、健康养生、特色购物、古婺文化、宗教文化、运动休闲、商务会展”八大金华特色旅游产品,整合推出100条以上金华特色旅游线路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人均花费1500元以上、人均停留时间2天以上的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市县、县县之间市场共拓、客源共享、利益共赢,提高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加强抱团营销,整合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旅游营销经费、机构等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对外营销平台,通过合力营销形成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加强和省内其他地市合作,发挥好金丽温衢旅游联合体等平台作用。
(十二)建立“线上线下联合”的市场开拓机制。推进“高铁+旅游”,做深长三角和高铁沿线城市营销,每年赴10个以上长三角和高铁沿线城市进行旅游推广促销。强化营销实效,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商合作,实施旅游推销落地合作项目;推进“互联网+旅游”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在线旅游服务商合作,扩大旅游产品在线销售规模,实施金华旅游差异性营销推广项目,支持金华旅游企业和网络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手机终端移动支付、线上网络营销、数据运营等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加强旅游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建设,通过微平台大力推销金华旅游线路产品;推进“节庆+旅游”,每年举办百场金华特色主题旅游节庆活动和四季主题旅游产品发布会,打造金华产品发布会特色活动品牌。
(十三)建立“政企社联手”的营销推广机制。政府主导加强“旅居福地、游在金华”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强化企业在线路包装设计和营销推广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旅游奖励资金作用,引导旅行商做地接、做特色,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包装设计出一批市场认同度高、资源整合效果好、游客停留时间长、人均花费高的旅游线路。力争2020年全市旅行社地接人次比2015年增长2倍以上。发挥好社会联动作用,实施“全民形象”工程,促进市民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的一份子,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五、培育“旅游+”特色产品
  (十四)推进旅游+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各乡镇的特色资源、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做到“一乡一特色、一镇一风情”。实施旅游富农工程,按照“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本”原则,探索村级旅游公司发展,以创建A级景区、省级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区等为载体,鼓励产业资源、自然资源、古村落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进行整体开发和公司化运营。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以农业体验园、农庄渔村、果园采摘、特色民宿等为抓手,大力开发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个,国家农业公园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以上,省级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区10个以上,全市30个以上村(镇)创建成3A级景区。
(十五)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化融合发展。推进金华八婺非遗文化资源和旅游开发相融合,“十三五”期间,创建富有金华特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5个以上;鼓励发展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小镇等文化产业平台,“十三五”期间,创建省级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打造城市场馆体验系统,完善金华市科技馆、城市规划馆旅游接待功能,推出城市场馆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十三五”期间建设一批城市场馆A级景区。
(十六)推进旅游+影视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特色小镇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与横店集团开展合作,建设影视拍摄外景地。加快东阳梦外滩和圆明新园、永康西溪影视拍摄基地和石鼓寮影视城、磐安影视拍摄外景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开发电影主题公园、游客拍摄体验、明星演员互动等游客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项目,加快从观赏型景区向体验型旅游目的地转型。
 (十七)推进旅游+古村落国际研学融合发展。依托“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大力发展“海外学子家+”模式,努力把金华建设成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推进古村落保护利用,“十三五”期间全市修复性保护传统建筑100幢以上,除危性保护传统建筑1000幢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140个古村落全部创建成A级景区,“海外学子家+”特色村达到50个以上,挂牌“家+”模式的住家300家以上,市本级和每个县(市)打造“家+”民宿集聚区5个以上,全市创建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
(十八)推进旅游+健康养生融合发展。依托我市森林、饮用水资源优势,挖掘金华山道教养生、九峰山禅茶养生、武义温泉养生、磐安药材养生等资源,开发温泉养生游、药膳养生游、文化养生游、禅修养生游等业态。支持兰溪诸葛八卦村等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婺城区神农生态旅游休闲养老中心等创建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5个以上、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5个以上。
(十九)推进旅游+运动休闲融合发展。加强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积极开发步行、骑行、车行、马拉松、户外拓展、极限挑战等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支持各县(市、区)申办大型国际国内体育旅游活动赛事,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支持市区梅溪旅游区等争创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
(二十)推进旅游+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园区以工业生产过程、企业文化、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旅游吸引物发展特色工业旅游,“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积极发展房车装备制造业、房车租赁服务业,支持永康中国飞神集团等房车装备生产企业创品牌拓市场。建立覆盖全市域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区)建立服务网点。支持金东区西溪房车露营地、金华开发区九峰山房车露营基地、兰溪兰湖房车营地、东阳横店汖致露营基地、浦江茜溪自驾游营地、武义飞神谷国际慢城营地、磐安茶场小镇房车营地等创建星级房车服务区。
 六、延长旅游消费产业链
  (二十一)推进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强化旅游商品开发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做深做透“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