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鄂政办发〔2016〕2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鄂政发〔2019〕7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促进全省油菜产业提档升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调结构、转方式、稳产能、增效益”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满足城乡居民健康营养消费需求为目标,全力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打造在全国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菜籽油品牌,振兴油菜产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和区域特色;坚持生产生态协调,油用为主,多功能开发;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耕种收机械作业水平;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尊重农民意愿,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农民合理增值收益;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品牌驱动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点保护区域。综合考虑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十三五”时期,在全省推进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重点突出长江、汉江流域主产区,主要包括双低优质油菜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监利县、公安县、松滋市、洪湖市、石首市、江陵县、荆州区、麻城市、黄梅县、浠水县、武穴市、蕲春县、红安县、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县、掇刀区、新洲区、黄陂区、阳新县、大冶市、当阳市、枝江市、宜城市、鄂州市、汉川市、应城市、孝昌县、孝南区、咸安区、赤壁市、巴东县、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等35个县(市、区)。
  (四)建设目标。突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力争到2020年,保护区35个重点县(市、区)实现“品种双低化、全程机械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加工标准化、品牌优质化”,带动全省双低优质油菜籽产能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为继续保持油菜产量全国第一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五)品种双低化。各地要切实加强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和管理,坚持品种双低化标准不动摇。保护区要加大秋播油菜用种政府采购和统一供种力度,政府采购的种子必须达到双低品质要求,严禁双高、单高油菜种子销售和种植,严防不合格品种进入生产领域。省农业厅及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油菜制种基地、种子企业(门店)、种子市场的监管抽查和产品质量检测。要立足优质安全,鼓励一乡一种、一区一种,做到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实行订单生产和优质优价。力争到2020年,保护区油菜种子双低化率和商品菜籽双低化率均达到100%。
  (六)全程机械化。加快适宜机械化新品种、精量播种机、新型配方缓释肥料、化学除草、一促四防、减损机收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油菜品种适机性和机械装备性能,实行翻耕、整地、开沟和种肥药投入综合作业;突破机械收获瓶颈,推广抗倒抗病抗裂角新品种,研究推广催熟技术,大力推广机械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到2020年,保护区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亩用工量从目前的5.7个减少到1个以内,综合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
  (七)功能多元化。坚持“北麦南油”作物布局,江汉平原和鄂东、鄂南地区要减麦扩油,防范小麦赤霉病风险,推进油菜下水田。利用油菜根系活力强、植株生物学产量高、绿色植被效果好、旅游观光受众广的特性,发展绿肥油菜、饲料油菜、菜用油菜和观光油菜,增加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结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八)服务社会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保护区35个重点县(市、区)要集成推广粮(棉)油周年高效生产模式和农牧结合高效模式,培植一批种植规模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代耕代种代收、季节性流转、烘干储藏等方式发展油菜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服务。引导龙头企业与各类经营主体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对双低油菜籽优质优价签订购销合同,稳定产销关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菜籽(油)银行”,构建“产业经营共同体”,减少农户分户储藏的霉变损耗,减轻龙头企业原料收购融资压力。发展“互联网+浓香菜籽油”等电商营销模式,打破收储流通环节制约瓶颈。
  (九)加工标准化。围绕双低优质化目标,制定低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