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HUI.NET®提示: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关于发布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9号)规定,全文修订并重新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号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1〕1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理简并纳税人申报缴税次数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号)等有关规定,为规范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合理简并纳税人申报缴税次数,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表表样
财务会计报表分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类报表、一般企业财务报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金融企业财务报表(银行类)、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担保类)、金融企业财务报表(保险类)、金融企业财务报表(证券类)等6大类(财务会计报表依据、表样及校验关系详见附件1、附件2、附件4)。
二、适用范围
(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纳税人无论有无应税收入、所得和其他应税项目,或者在减免税期间,均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增值税、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及实行法定源泉扣缴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不报送。
(二)纳税人应根据自身所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及行业的不同情况,对照财务报表报送依据及财务报表表样报送相应财务报表。
纳税人应配合主管税务机关核对适用会计核算依据、行业、企业类型认定等税务基础信息,保证财务报表的正常填报。
三、报送期限及报送要求
财务报表实行按季报送或按年报送(报送期限详见附件3)。
四、填报方式
纳税人应选取以下方式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一)使用网上申报方式的纳税人,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电子信息,无需报送纸制报表。
(二)未采用电子申报方式的纳税人,在填制纸制报表并加盖公章后,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在县(区)级新税务机构挂牌前,只向国税地税一方税务机关报送一套资料,税务机关通过后台业务流转、分别办理。
五、执行时间
本公告自2016年7月1日起执行。《 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调整纳税人报送财务会计报表有关问题的公告》 ( 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3第9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企业财务报表有关工作的通知》(黑地税函〔2014〕38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1.财务报表报送依据及报表表样
2.财务会计报表校验关系
3.财务报表编报企业及编报期间一览表
4.财务报表附表(利润分配表、应交税费明细表)表样
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 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
2016年5月26日
附件1 |
|
|
|
|
|
|
财务报表报送依据及财务报表表样 |
||||||
序号 |
财务报表类型 |
政策依据 |
适用企业范围 |
报送前提条件 |
表单名称 |
表单编号 |
1 |
小企业会计准则类报表及附注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 |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纳税人 |
税务登记表中的适用会计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 |
《资产负债表》 |
A06370 |
《利润表(月报)》季报(注:此季报表样与月报表样相同) |
A06348 |
|||||
《利润表》 |
A06356 |
|||||
《现金流量表》 |
A06349 |
|||||
应交税费明细表 |
|
|||||
利润分配表 |
|
|||||
2 |
一般企业财务报表 |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其应用指南;2.《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及其应用指南。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除金融企业以外的纳税人 |
税务登记表中的适用会计制度为“企业会计准则”或者企业认型为中型以上(含中型)的纳税人 |
《资产负债表》 |
A06155 |
《利润表》 |
A06156 |
|||||
《现金流量表》 |
A06157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06144 |
|||||
应交税费明细表 |
|
|||||
3 |
金融企业财务报表(银行类) |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其应用指南;2.《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及其应用指南;3.《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度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报表[银行类(已执行新准则)]的通知》(财金〔2011〕137号)。 |
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银行类金融企业,以及租赁公司。 |
税务登记表中的适用会计制度为“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为“6600货币金融服务”或“6900其他金融业”,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填报。 |
《资产负债表》 |
A06394 |
《利润表》 |
A06387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06389 |
|||||
《现金流量表》 |
A06390 |
|||||
《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 |
A06388 |
|||||
4 |
金融企业财务报表(保险类) |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其应用指南;2.《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及其应用指南;3.《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度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保险类]的通知》(财金〔2011〕140号) |
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保险类金融企业。 |
税务登记表中的适用会计制度为“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为“6800保险业”,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填报。 |
《资产负债表》 |
A06414 |
《利润表》 |
A06409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06411 |
|||||
《现金流量表》 |
A06412 |
|||||
《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 |
A06410 |
|||||
5 |
金融企业财务报表(证券类) |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其应用指南; |
各类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等金融企业。 |
税务登记表中的适用会计制度为“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为“6700资本市场服务”,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填报。 |
《资产负债表》 |
A06404 |
《利润表》 |
A06399 |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06401 |
|||||
《现金流量表》 |
A06402 |
|||||
《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 |
A06400 |
|||||
6 |
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担保类) |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其应用指南2.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及其应用指南; 3.《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度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报表[担保类]的通知》(财金〔2011〕141号)。 |
境内各类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的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 |
税务登记表中的适用会计制度为“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为“7296担保服务”,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填报。 |
《资产负债表》 |
A06423 |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A06419 |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
A06421 |
|||||
《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 |
A06420 |
附件2
财务会计报表校验关系
TOC \o "1-3" \h \z \u(一)小企业类财务报表校验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24 \h2
1.“资产负债表”...PAGEREF _Toc452017625 \h2
2.“利润表-季报”...PAGEREF _Toc452017626 \h3
3.“利润表-年报”...PAGEREF _Toc452017627 \h4
4.“现金流量表-年报”...PAGEREF _Toc452017628 \h5
5.“附注:-利润分配表”...PAGEREF _Toc452017629 \h6
6.“附注:-应交税费明细表”.PAGEREF _Toc452017630 \h6
(二)一般企业类财务报表校验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31 \h7
1.“资产负债表”...PAGEREF _Toc452017632 \h7
2.“利润表”...PAGEREF _Toc452017633 \h10
3.“现金流量表”...PAGEREF _Toc452017634 \h11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PAGEREF _Toc452017635 \h15
5.“附注:-应交税费明细表”.PAGEREF _Toc452017636 \h16
(三)金融企业银行类财务报表校验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37 \h18
1.“资产负债表”...PAGEREF _Toc452017638 \h18
2.“利润表”...PAGEREF _Toc452017639 \h19
3.“现金流量表”...PAGEREF _Toc452017640 \h22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PAGEREF _Toc452017641 \h25
5“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PAGEREF _Toc452017642 \h26
(四)金融企业担保类财务报表校验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43 \h28
1.“资产负债表”...PAGEREF _Toc452017644 \h28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PAGEREF _Toc452017645 \h31
3.“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PAGEREF _Toc452017646 \h34
4.表间逻辑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47 \h35
5“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PAGEREF _Toc452017648 \h36
(五)金融企业保险类财务报表校验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49 \h37
1.“资产负债表”...PAGEREF _Toc452017650 \h37
2.其他金融企业保险类财务报表参考企业会计准则。...PAGEREF _Toc452017651 \h37
(六)金融企业证券类财务报表校验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52 \h37
1.“资产负债表”...PAGEREF _Toc452017653 \h37
2.“利润表”...PAGEREF _Toc452017654 \h39
3.“现金流量表”...PAGEREF _Toc452017655 \h41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PAGEREF _Toc452017656 \h44
5.表间逻辑关系...PAGEREF _Toc452017657 \h45
6“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PAGEREF _Toc452017658 \h47
(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列示项目,不需体现数据。
(2)“年初余额”列各栏次项目: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 同年度内再次录入时,则自动带出该纳税人前期报表数据;次年1月填用时则由系统从该纳税人的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各栏数字取值。
当年新开业的纳税人其“年初余额”各项目栏次不需体现数据。
(3)表内各栏次项目:
①第15行“流动资产合计”:自动计算得出,行15=行1+行2+行3+行4+行5+行6+行7+行8+行9+行14;
②第20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自动计算得出,行20=行18-行19;
③第29行“非流动资产合计”:自动计算得出,行29=行16+行17+行20+行21+行22+行23+行24+行25+行26+行27+行28
④第30行“资产总计”:自动计算得出,行30=行15+行29
⑤第41行“流动负债合计”:自动计算得出,行41=行31+行32+行33+行34+行35+行36+行37+行38+行39+行40;
⑥第46行“非流动负债合计”:自动计算得出,行46=行42+行43+行44+行45;
⑦第47行“负债合计”:自动计算得出,行47=行41+行46;
⑧第52行“所有者权益合计”:自动计算得出, 行52=行48+行49+行50+行51;
⑨第53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自动计算得出,行53=行47+行52=行30。
⑩其他行次:手工录入。
(4)表内关系
①行53=行30,强制性关系;
②行9>=行10+行11行12+行13,提示性关系。
(1)“本年累计金额”列各栏次:根据本期利润表“本季金额” 加上期利润表“本年累计金额”栏的数字自动带出。
本年度首次填制《利润表》,“本年累计金额”=“本季金额”。
(2)“本月金额”列各栏次:
①第21行“营业利润”:自动计算得出,行21=行1-行2-行3-行11-行14-行18+行20;
②第30行“利润总额”:自动计算得出,行30=行21+行22-行24;
③第32行“净利润”:自动计算得出,行32=行30-行31。
④其他行次:手工录入。
(3)表内关系:
①行3>=行4+行5+行6+行7+行8+行9+行10,强制关系。
②行11>=行12+行13,提示关系;
③行14>=行15+行16+行17,提示关系;
④行18>=行19,提示关系;
⑤22行>=行23,提示关系;
⑥行24>=行25+行26+行27+行28+行29,提示关系。
(1)“本年累计金额”列各栏次:以“年度”值判断,系统自动取“利润表-月报”中12月的“本年累计金额”列数据,允许手工修改。
(2)“上年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年度”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12月的“利润表-年报” 的“本年累计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3)表内各栏次项目:
①第21行“营业利润”项目:行21=行1-行2-行3-行11-行14-行18+行20;
②第30行“利润总额”项目:行30=行21+行22-行24;
③第32行“净利润”项目:行32=行30-行31。
④其他行次:手工录入。
(4)表内关系:
①行3>=行4+行5+行6+行7+行8+行9+行10,强制关系。
②行11>=行12+行13;
③行14>=行15+行16+行17;
④行18>=行19;
⑤行>22=行23;
⑥行24>=行25+行26+行27+行28+行29;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列示项目,不需体现数据。
(2)“本年累计金额”列各栏次:以“年度”值判断,系统自动取“现金流量表-年报”中12月的“本年累计金额”列数据,允许手工修改。
(3)“上年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 年度”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12月的“现金流量表-年报” 的“本年累计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4)表内各栏次项目:
①第7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行7=行1+行2-行3-行4-行5-行6;
②第13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行13=行8+行9+行10-行11-行12;
③第19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行19=行14+行15-行16-行17-行18;
④第20行“四、现金净增加额”:行20=行7+行13+行19;
⑤第22行“五、期末现金余额”项目:行22=行20+行21。
⑥其他行次:手工录入。
表内各栏次项目:
①行4=行1+行2+行3
②行11=行4-行5-行6-行7-行8-行9-行10
③行13=行11-行12
④其他行次:手工录入。
(1)本表按季填报。第16栏“合计”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年初未交数=第 1 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本期累计应交数=第 1 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本期累计已交数=第 1 行+…+第15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期末未交数=第 1 行+…+第15行。
(2)表间关系
①资产负债表第36行“应交税费”期末余额=应交税费明细表第16行“合计”的期末未交数。
②资产负债表第36行“应交税费”年初余额=应交税费明细表第16行“合计”的年初未交数。
③利润表第4行“消费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2行“消费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④利润表第5行“营业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3行“营业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⑤利润表第6行“城建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4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⑥利润表第7行“资源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6行“资源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⑦利润表第8行“土地增值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7行“土地增值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1)第13栏“流动资产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2+…+12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资产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2+…+12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2)第32栏“非流动资产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15+…+31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非流动资产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5+…+31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3)第33栏“资产总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13行+第32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3行+第32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4)第47栏“流动负债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35+…+46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负债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35+…+46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5)第56栏“非流动负债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49+…+55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非流动负债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49+…+55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6)第57栏“负债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47行+第56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47行+第56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7)第65栏“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59行+第60行-第61行+第62行+第63行+第64行期末余额栏数据。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59行+第60行-第61行+第62行+第63行+第64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8)第66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57行+第65行期末余额栏数据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57行+第65行年初余额栏数据之和。
(9)“年初余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同年度内再次录入时,则自动带出该纳税人前期报表数据;次年1月填用时则由系统从该纳税人的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 各栏次数据取值;当年新开业的纳税人,其“年初余额”各项目栏次不需体现数据。
(10)对比原2007版财务报表,新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下移一行,第65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等于第59行“实收资本(或股本)”+第60行“资本公积”-第61行“减:库存股”+第62行“专项储备”+第63行“盈余公积”+第64行“未分配利润”。(详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1)第11栏“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2)第15栏“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1行+第12行-第1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1行+第12行-第13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3)第17栏“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16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16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4)第14栏“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3栏“减:营业外支出”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3栏“减:营业外支出”上期金额栏数据。
(5)“上期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报表日期年月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对应时期的《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1)第5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期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2)第10栏“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栏数据=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期金额栏数据=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3)第11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5行-第10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5行-第10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4)第18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3行+第14行+第15行+第16行+第17行本期金 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3行+第14行+第15行+第16行+第17行上期金 额栏数据。
(5)第23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9行+第20行+第21行+第22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9行+第20行+第21行+第22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6)第24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8行-第2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8行-第23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7)第29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6行+第27行+第28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上期金额栏数据=第26行+第27行+第28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8)第33栏“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0行+第31行+第32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上期金额栏数据=第30行+第31行+第32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9)第34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9行-第3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29行-第33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10)第36栏“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净增加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1行+第24行+第34行+第35行本期 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净增加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11行+第24行+第34行+第35行上期 金额栏数据。
(11)第38栏“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6行+第37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36行+第37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12)第56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40+…+55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40+…+55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13)第62栏“现金的期末余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的期末余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8行“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金额栏 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的期末余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38行“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上期金额栏数据。
(14)第66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62行-第63行+第64行-第65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上期金额栏数据=第62行-第63行+第64行-第65行上期金额栏数据。
(15)“上期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报表日期年月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对应月份《现金流量表》的“本期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1)第4栏“二、本年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二、本年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数据之和。
(2)第5栏“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栏数据=第12行+第13行+第17行+第21行数据之和。
(3)第7栏“(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数据之和。
(4)第12栏“上述(一)和(二)小计”: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上述(一)和(二)小计”栏数据=第6行+第7行数据之和。
(5)第13栏“(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栏数据=第14行+第15行+第16行数据之和。
(6)第17栏“(四)利润分配”: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四) 利润分配”栏数据=第18行+第19行+第20行数据之和。
(7)第21栏“(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数字型,自动计算, 只读,“(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栏数据=第22行+第23行+第24行+第25行数据之和。
(8)第26栏“四、本年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四、本年年末余额”数据=第4行+第5行数据之和。
(9)“上年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报表日期年月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对应月份《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的“本年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1)本表按季填报。第16栏“合计”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年初未交数=第 1 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本期累计应交数=第 1 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本期累计已交数=第 1 行+…+第15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合计期末未交数=第 1 行+…+第15行。
(2)表间关系
①资产负债表第36行“应交税费”期末余额=应交税费明细表第16行“合计”的期末未交数。
②资产负债表第36行“应交税费”年初余额=应交税费明细表第16行“合计”的年初未交数。
③利润表第4行“消费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2行“消费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④利润表第5行“营业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3行“营业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⑤利润表第6行“城建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4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⑥利润表第7行“资源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6行“资源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⑦利润表第8行“土地增值税”本期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第7行“土地增值税”的本期累计应交数。
(1)第27栏“资产总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1+…+26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26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2)第44栏“负债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28+…+43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28+…+43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3)第58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45行+第52行-第53行+第54行+第55行+第56行+第57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45行+第52行-第53行+第54行+第55行+第56行+第57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4)第60栏“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58行+第59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58行+第59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5)第61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44行+第60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44行+第60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6)“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为列示项目,不需数字体现。
(7)“年初余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同年度内再次录入时,则自动带出该纳税人前期报表数据;次年1月填用时则由系统从该纳税人的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各栏次数据取值;当年新开业的纳税人,其“年初余额”各项目栏次不需体现数据。
(1)第1栏“营业收入”: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收入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5行+第8行+第10行+第11行本期金额栏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收入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5行+第8行+第10行+第11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2)第2栏“利息净收入”: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息净收入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行-第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利息净收上年金额栏数据=第3行-第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3)第5栏“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本期金额栏数据=第6行-第7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上年金额栏数据=第6行-第7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4)第14栏“营业支出”: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支出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16行+第17行+第18行本期金额栏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支出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16行+第17行+第18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5)第19栏“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行-第1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行-第1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6)第22栏“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9行+第20行-第21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9行+第20行-第21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7)第24栏“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2行-第23行=第25行+第26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2行-第23行=第25行+第26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8)第31栏“综合收益总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综合收益总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4行+第30行=第32行+第3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综合收益总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4行+第30行=第32行+第33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9)“上年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报表日期年月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对应月份的《利润表》的“本年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10)第27栏“每股收益”:为列示项目,不需体现数据。
(11)第11栏“(五)其他收入”: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五)其他收入=第12行+第1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五)其他收入=第12行+第13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1)第7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本期金额栏之 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2)第14栏“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本 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3)第15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7行-第1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7行-第1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4)第20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7行+第18行+第19行本期金额栏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7行+第18行+第19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5)第24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1行+第22行+第2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1行+第22行+第23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6)第25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0行-第2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0行-第2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7)第31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7行+第29行+第30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7行+第29行+第30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8)第36栏“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2行+第33行+第35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32行+第33行+第35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9)第37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1行-第36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31行-第36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10)第39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25行+第37行+第38行本期金额栏数 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25行+第37行+第38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11)第41栏“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9行+第40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39行+第40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12)第1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第16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第26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列示项目,不需体现数据。
(13)“上年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报表日期年月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对应月份“现金流量表”的“本年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1)第4栏“本年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本年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数据之和。
(2)第5栏“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栏数据=第18行+第19行+第23行+第28行数据之和。
(3)第7栏“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栏数据=第8行+第11行+第15行+第16行+第17行数据之和。
(4)第8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栏数据=第9行+第10行数据之和。
(5)第11栏“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数字型, 自动计算,只读,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栏数据=第12行+第13行+第14行数据之和。
(6)第18栏“上述(一)和(二)小计”: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上述(一)和(二)小计栏数据=第6行+第7行数据之和。
(7)第19栏“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栏数据=第20行+第21行+第22行数据之和。
(8)第23栏“利润分配”: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润分配栏数据=第24行+第25行+第26行+第27行数据之和。
(9)第28栏“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栏数据=第29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第33行数据之和。
(10)第34栏“本年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本年年末余额栏数据=第4行+第5行数据之和。
(11)上年金额”列各栏次:首次录入时,允许手工录入;再次录入时,则以报表日期年月值判断,取其上一年度对应月份《所有者 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的“本年金额”数据,自动生成,允许手工修改。
(12)“所有者权益合计列”:自动计算得出,等于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其他+少数股东权益。
1.本表按季填报。第1栏“税金”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年初未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本期累计应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本期累计已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期末未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2.第10栏“社会保险费”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年初未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本期累计应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本期累计已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期末未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3表内关系:期末未交数=年初未交数+本期累计应交数-本期累计已交数。
(1)第22栏“流动资产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资产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8行-第19行+第20行+第21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资产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8行-第19行+第20行+第21行年末数。
(2)第27栏“长期投资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长期投资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长期投资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年末数。
(3)第31栏“固定资产净值”: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栏数据=第29行-第30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栏数据=第29行-第30行年末数。
(4)第33栏“固定资产净额”: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固定资产净额年初数栏数据=第31行-第32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固定资产净额年末数栏数据=第31行-第32行年末数。
(5)第37栏“固定资产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固定资产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33行+第34行-第35行+第36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固定资产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33行+第34行-第35行+第36行年末数。
(6)第44栏“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第43行年 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第43行年末数。
(7)第45栏“资产总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年初数栏数据=第22行+第27行+第28行+第37行+第44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年末数栏数据=第22行+第27行+第28行+第37行+第44行年末数。
(8)第62栏“流动负债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负债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46行+第47行+第48行+第49行+第50行+第51行+第52行+第53行+第54行+第55行+第56行+第57行+第58行+第59行+第60行+第61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流动负债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46行+第47行+第48行+第49行+第50行+第51行+第52行+第53行+第54行+第55行+第56行+第57行+第58行+第59行+第60行+第61行年末数。
(9)第69栏“长期负债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长期负债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63行+第64行+第65行+第66行+第67行+第68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长期负债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63行+第64行+第65行+第66行+第67行+第68行年末数。
(10)第70栏“负债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62行+第69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62行+第69行年末数。
(11)第86栏“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合计年初数栏数据=第71行+第72行+第79行+第80行+第81行+第82行+第83行+第84行+第85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合计年末数栏数据=第71行+第72行+第79行+第80行+第81行+第82行+第83行+第84行+第85行年末数。
(12)第87栏“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年初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年初数栏数据=第70行+第86行年初数。
年末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年末数栏数据=第70行+第86行年末数。
(1)第1栏“担保业务收入”: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业务收入本年数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本年数。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业务收入上年数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上年数。
(2)第7栏“担保业务成本”: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业务成本本年数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业务成本上年数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上年数栏数据。
(3)第15栏“担保准备金提转差”: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准备金提转差本年数栏数据=第16行-第19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准备金提转差上年数栏数据=第16行-第19行上年数栏数据。
(4)第22栏“担保业务利润”: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业务利润本年数栏数据=第1行-第7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本年数。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担保业务利润上年数栏数据=第1行-第7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上年数。
(5)第28栏“营业利润”: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利润本年数栏数据=第22行+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第27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利润上年数栏数据=第22行+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第27行上年数栏数据。
(6)第33栏“扣除资产损失前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扣除资产损失前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本年数栏数据=第28行+第29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扣除资产损失前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上年数栏数据=第28行+第29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上年数栏数据。
(7)第35栏“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本年数栏数据=第33行-第34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上年数栏数据=第33行-第34行上年数栏数据。
(8)第39栏“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本年数栏数据=第35行-第36行+第37行+第38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上年数栏数据=第35行-第36行+第37行+第38行上年数栏数据。
(9)第43栏“当年可供分配利润”: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当年可供分配利润本年数栏数据=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上年数栏数据=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上年数栏数据。
(10)第47栏“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本年数栏数据=第43行-第44行-第45行-第46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上年数栏数据=第43行-第44行-第45行-第46行上年数栏数据。
(11)第53栏“未分配利润”:
本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未分配利润本年数栏数据=第47行-第48行-第50行-第51行-第52行本年数栏数据。
上年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未分配利润上年数栏数据=第47行-第48行-第50行-第51行-第52行上年数栏数据。
(1)第8栏“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余额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7行。
(2)第20栏“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余额栏数据=第9行+第10行-第18行。
(3)第26栏“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余额栏数据=第21行+第22行-第24行数据。
(4)第30栏“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余额栏数据=第27行+第28行-第29行数据。
(5)第42栏“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余额栏数据=第31行+第32行-第37行。
(6)第48栏“年末未确认投资损失”: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未确认投资损失栏数据=第46行+第47行数据。
(7)第52栏“年末未分配利润(未弥补亏损以“-”号填列)”: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未分配利润(未弥补亏损以“-”号填列)栏数据=第49行+第50行-第51行数据。
(8)第55栏“年末外币折算差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年末外币折算差额栏数据=第53行+第54行行数据。
《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逻辑关系均为同期比较
序号 |
资产负债表 |
逻辑关系 |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增减变动 表 |
1 |
第72行“实收资本”年初数 |
= |
第1行“年初余额” |
2 |
第72行“实收资本”年末数 |
= |
第8行“年末余额” |
3 |
第79行“资本公积”年初数 |
= |
第9行“年初余额” |
4 |
第79行“资本公积”年末数 |
= |
第20行“年末余额” |
5 |
第81行“一般风险准备”年初数 |
= |
第21行“年初余额” |
6 |
第81行“一般风险准备”年末数 |
= |
第26行“年末余额” |
7 |
第82行“担保扶持基金”年初数 |
= |
第27行“年初余额” |
8 |
第82行“担保扶持基金”年末数 |
= |
第30行“年末余额” |
9 |
第80行“盈余公积”年初数 |
= |
第31行“年初余额” |
10 |
第80行“盈余公积”年末数 |
= |
第42行“年末余额” |
11 |
第83行“未确认投资损失(以“-”号填列)”年初数 |
= |
第46行“年初余额” |
12 |
第83行“未确认投资损失(以“-”号填列)”年末数 |
= |
第48行“年末余额” |
13 |
第84行“未分配利润”年初数 |
= |
第49行“年初余额” |
14 |
第84行“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
= |
第52行“年末未分配利润(未弥补亏损以“-”号填列)” |
15 |
第85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年初数 |
= |
第53行“年初外币折算差额” |
16 |
第85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年末数 |
= |
第55行“年末外币折算差额” |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与《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逻辑关系均为同期比较
序号 |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逻辑关系 |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
1 |
第39行“十一、净利润(净亏损以“-”好填列)”的本年数 |
= |
第50行“本年净利润(净亏损以“-”填列)” |
1.本表按季填报。第1栏“税金”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年初未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本期累计应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本期累计已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期末未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2.第10栏“社会保险费”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年初未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本期累计应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本期累计已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期末未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3表内关系:期末未交数=年初未交数+本期累计应交数-本期累计已交数。
(1)第34栏“资产总计”的期末余额=第75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的期末余额。
(2)第34栏“资产总计”的年初余额=第75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的年初余额。
(1)第27栏“资产总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第16行+第17行+第18行+第19行+第20行+第22行+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资产总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第16行+第17行+第18行+第19行+第20行+第22行+第23行+第24行+第25行+第26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2)第46栏“负债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28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第33行+第34行+第35行+第36行+第37行+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第43行+第44行+第45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28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第33行+第34行+第35行+第36行+第37行+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第43行+第44行+第45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3)第60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47行+第54 -第55行+第56行+第57行+第58行+第59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47行+第54 -第55行+第56行+第57行+第58行+第59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4)第62栏“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60行+第61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60行+第61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5)第63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期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期末余额栏数据=第46行+第62行期末余额栏之和。
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年初余额栏数据=第46行+第62行年初余额栏之和。
(1)第1栏“营业收入”: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收入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6行+第9行+第11行+第12行本期金额栏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营业收入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6行+第9行+第11行+第12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2)第6栏“利息净收入”: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息净收入本期金额栏数据=第7行-第8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息净收入上年金额栏数据=第7行-第8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3)第12栏“其他收入”: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其他收入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3行+第1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其他收入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3行+第1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4)第15栏“营业支出”: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支出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6行+第17行+第18行+第19行本期金额栏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营业支出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6行+第17行+第18行+第19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5)第20栏“营业利润”: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利润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行-第15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业利润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行-第15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6)第23栏“利润总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润总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0行+第21行-第22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利润总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0行+第21行-第22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7)第25栏“净利润”: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净利润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3行-第24行数据。保存时校验第25栏数据等于第23行-第24行并等于第26行+第27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净利润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3行-第24行。保存时校验第25栏数据等于第23行-第24行并等于第26行+第27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8)第32栏“综合收益总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综合收益总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5行+第31行数据。保存时校验第32栏数据等于第25行+第31行并等于第33行+第3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综合收益总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5行+第31行数据。保存时校验第32栏数据等于第25行+第31行并等于第33行+第3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1)第7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本期金额栏之 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2)第12栏“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1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3)第13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7行-第12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7行-第12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4)第18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16行+第17行本期金额栏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5行+第16行+第17行上年金额栏之和。
(5)第22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9行+第20行+第21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9行+第20行+第21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6)第23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8行-第22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8行-第22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7)第29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5行+第27行+第28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5行+第27行+第28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8)第34栏“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0行+第31行+第33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上年金额栏数据=第30行+第31行+第33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9)第35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29行-第34行本期金额栏数据。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29行-第34行上年金额栏数据。
(10)第37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13行+第23行+第35行+第36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13行+第23行+第35行+第36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11)第39栏“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本期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金额栏数据=第37行+第38行本期金额栏数据之和。
上年金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上年金额栏数据=第37行+第38行上年金额栏数据之和。
(1)第4栏“本年年初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本年年初余额栏数据=第1行+第2行+第3行数据之和。
(2)第5栏“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栏数据=第18行+第19行+第23行+第28行数据之和。
(3)第7栏“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栏数据=第8行+第11行+第15行+第16行+第17行数据。
(4)第8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栏数据=第9行+第10行数据。
(5)第11栏“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栏数据=第12行+第13行+第14行数据之和。
(6)第18栏“上述(一)和(二)小计”: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上述(一)和(二)小计栏数据=第6行+第7行数据。
(7)第19栏“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栏数据=第20行+第21行+第22行数据。
(8)第23栏“利润分配”: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利润分配栏数据=第24行+第25行+第26行+第27行数据。
(9)第28栏“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栏数据=第29行+第30行+第31行+第32行+第33行数据。
(10)第34栏“本年年末余额”: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本年年末余额栏数据=第4行+第5行数据。
“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逻辑关系均为同期比较
序号 |
资产负债表 |
逻辑关系 |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
1 |
第47行“实收资本(或股本)”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实收资本(或股本) |
2 |
第54行“资本公积”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资本公积 |
3 |
第55行“减:库存股”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库存股 |
4 |
第56行“盈余公积”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盈余公积 |
5 |
第57行“一般风险准备”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一般风险准备 |
6 |
第58行“未分配利润”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未分配利润 |
7 |
第61行“少数股东权益”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少数股东权益 |
8 |
第62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年初余额数 |
= |
第4行“二、本年年初余额”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
9 |
第47行“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实收资本(或股本) |
10 |
第54行“资本公积”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资本公积 |
11 |
第55行“减:库存股”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库存股 |
12 |
第56行“盈余公积”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盈余公积 |
13 |
第57行“一般风险准备”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一般风险准备 |
14 |
第58行“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未分配利润 |
15 |
第61行“期末余额数少数股东权益”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少数股东权益 |
16 |
第62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数 |
= |
第34行“四、本年年末余额”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
“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逻辑关系均为同期比较
序号 |
利润表 |
逻辑关系 |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
1 |
第25行“五、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的本期金额数 |
= |
第6行“(一)净利润”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
1.本表按季填报。第1栏“税金”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年初未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本期累计应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本期累计已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税金期末未交数=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9行。
2.第10栏“社会保险费”
年初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年初未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应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本期累计应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本期累计已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本期累计已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期末未交数:数字型,自动计算,只读,社会保险费期末未交数=第11行+第12行+第13行+第14行+第15行。
3表内关系:期末未交数=年初未交数+本期累计应交数-本期累计已交数。
财务报表编报企业及编报期间一览表 |
|||||
|
|
|
|
|
|
序号 |
报表名称 |
编报企业 |
编报期间 |
报送时间 |
备注 |
1 |
资产负债表 |
所有 |
季报、年报 |
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年度终了4个月内 |
|
2 |
利润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所有 |
季报、年报 |
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年度终了4个月内 |
|
3 |
现金流量表 |
担保企业以外所有企业 |
年报 |
年度终了4个月内 |
|
4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
小企业以外所有企业 |
年报 |
年度终了4个月内 |
|
5 |
利润分配表 |
仅限小企业 |
年报 |
年度终了4个月内 |
|
6 |
应交税费明细表或税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表 |
所有 |
季报、年报 |
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年度终了4个月内 |
|
附件3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公章): 年 月 日 单位:元 |
||||
项目 |
年初未交数 |
本期累计应交数 |
本期累计已交数 |
期末未交数 |
1.增值税 |
|
|
|
|
2.消费税 |
|
|
|
|
3.营业税 |
|
|
|
|
4.城市维护建设税 |
|
|
|
|
5.企业所得税 |
|
|
|
|
6.资源税 |
|
|
|
|
7.土地增值税 |
|
|
|
|
8.城镇土地使用税 |
|
|
|
|
9.房产税 |
|
|
|
|
10.车船税 |
|
|
|
|
11.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 |
|
|
|
|
12.矿产资源补偿费 |
|
|
|
|
13.排污费 |
|
|
|
|
14.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
|
|
|
|
15.其他(包括基本养老保险) |
|
|
|
|
合计 |
|
|
|
|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公章): 年 月 日 单位:元 |
|||
项 目 |
行次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 |
一、净利润 |
1 |
|
|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
2 |
|
|
其他转入 |
3 |
|
|
二、可供分配的利润 |
4 |
|
|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5 |
|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6 |
|
|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
7 |
|
|
提取储备基金 |
8 |
|
|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
9 |
|
|
利润归还投资 |
10 |
|
|
三、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
11 |
|
|
减:应付利润 |
12 |
|
|
四、未分配利润 |
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