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号 ——变动成本法》(财会〔2017〕24号)规定,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九条 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一般按照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损益计算等程序进行。
第十条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企业基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运用技术方法,将业务范围内发生的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的过程。
第十一条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主要包括:高低点法、回归分析 法、账户分析法(也称会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也称工业工程法)、 合同确认法,前两种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方法进行分解,后三种方法可 通过直接分析认定。
(一)高低点法:企业以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 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 解,得出成本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变动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或:=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高低点法计算较为简单,但结果代表性较差。
(二)回归分析法:企业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最能代表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混合成本符合总成本模型,即:Y=a+bX 式中:a 为固定成本
部分;b 为单位变动成本。
回归分析法的结果较为精确,但计算较为复杂。
(三)账户分析法:企业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 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的成本类别,将其视为该 类成本。
账户分析法较为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
(四)技术测定法:企业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 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技术测定法仅适用于投入成本和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 成本分解。
(五)合同确认法:企业根据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于支付 费用的规定,来确认并估算哪些项目属于变动成本,哪些项目属于固 定成本。
合同确认法一般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第十二条 在变动成本法下,为加强短期经营决策,按照成本性 态,企业的生产成本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 分为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成本。其中,只有变动生产成本才 构成产品成本,其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