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22〕1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3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文件正文见附件
《福建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2-03-30
日前,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22〕19号,以下简称《方案》),现作如下政策解读。
一、《方案》起草背景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近年来,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政府办医投入保障力度,不断提升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坚持“三医联动”改革路径,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了财政投入、人事薪酬、绩效考核等新机制,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共享,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中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公立医院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技术提升、服务改善,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升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上。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要求
《方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目标,按照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动力、建设新文化的“五新”要求,以“强综合、精专科,中西医并重”为原则,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科学布局,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向提质增效转变、运行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资源配置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转变,着力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
《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标准化公立医院为主体、临床重点学科群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院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6.10张、3.05人、3.42人,力争有5家医院进入全国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前100名、每个设区市均有1家进入前200名,有3—4家三级中医类医院、5—6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全国同类医院排名进入前20%,新增3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常见病多发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三、重点任务举措
《方案》提出了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举措:一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科学规划全省公立医院数量和布局,并合理确定省、市、县三级发展定位与规模;打造一批省级以上高水平医院,加强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培养一批后续备选项目;强化市级医院的区域龙头作用,重点提升急危重症抢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国家“千县工程”,加快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二是打造两大医疗高地。以省会福州市为中心,打造“闽东北”医疗高地,重点支持省属医院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福州市争创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平潭等地引入台湾优质医疗资源等,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发展格局。以特区厦门市为中心,打造“闽西南”医疗高地,重点支持厦门市引入优质资源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泉州、三明、龙岩等地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重点提升转外就医较多病种的诊疗水平。三是构建临床专科群。做优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现有3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中,巩固加强烧伤科等20个专科建设,并保持全国领先;补齐平台专科、薄弱专科短板,着力提升外科、重症医学科、院前急救等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促进中医药疫病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化医教协同,合理增加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硕博士招生规模,实施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靶向”培养与引进,强化县域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按照“两个允许”,优化薪酬总量核定机制,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机制,逐步扩大全员目标年薪制实施范围。五是推动医学科研创新。培育前沿医疗技术高地,加快精准医学发展,加强医工、医理等跨学科合作;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