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推进农林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推进农林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津发改农经〔2017〕259号

涉农区人民政府、有关委、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574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和林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现将《天津市推进农林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推进农林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细则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农委                             市林业局

2017年4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天津市推进农林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实现我市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574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6]92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创新我市农业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和林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介农林PPP项目),提升投资整体效率与效益。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先行试点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
第三条农林PPP项目是在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前提下,以增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合理约定,建立风险分担和投资回报机制,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农林项目投融资、建设和管护,强化绩效评价和项目监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第二章重点领域和合作方式
第四条重点领域。拓宽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域和范围,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长效运行维护等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沿海防护林、国家储备林工程、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保护设施建设、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利用等林业项目。
第五条合作方式。新建项目优先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方式。存量项目优先采用改建-运营-移交(ROT)方式。同时,各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项目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项目运作效率。
第六条明确规程。有农业的区政府主导推动开展工作,建立农林PPP项目建设的部门协调推动机制,做好PPP项目的筹划、组建、实施、监督、验收、总结等各项工作。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七条筹划PPP项目。各区发展改革、农业和林业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各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农林PPP项目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实际,委托相关单位作为PPP项目实施机构,负责PPP项目的前期筹划。鼓励区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农林PPP项目,并明确出资人代表,参与项目筹划工作。
第八条编制方案。政府投资类项目,需编制项目建议书、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企业投资类项目,需备案后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运作方式、社会资本方遴选方案、投融资和财务方案、建设运营和移交方案、合同结构与主要内容、保障与监管措施、风险分配框架、交易结构等内容。
第九条审批流程。第一步,市级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批复项目建议书;市级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备案。第二步,PPP项目实施机构组织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相关材料,并申报发起PPP项目论证。第三步,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组成项目联合推动小组,开展项目推动工作。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PPP项目实施机构依据评审论证意见修改PPP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材料。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审核研究后对财政认证结果出具认定意见。第四步,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对实施方案联审。第五步,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将经过联审后的实施方案报送市政府审定。第六步,市政府同意后,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批复实施方案。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实施方案,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式确定社会合作方。项目实施中,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将项目合同约定的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
区级PPP项目参照市级办法执行或由区政府制定审批流程,并将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行业主管部门。
第十条合作伙伴选择。市(区)发展改革、农业和林业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严格依据《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和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运营管理经验、专业水平、投融资能力以及信用状况良好的社会资本方作为合作伙伴,各类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其他投资、经营主体均享有依法依规平等参与的权利。社会资本方遴选结果要及时公告或公示,并明确申诉渠道和方式。社会资本方可依法设立项目公司。政府指定了出资人代表的,项目公司由政府出资人代表与社会资本方共同成立。PPP项目合同主要内容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年版)》。
第十一条项目储备。市级管理的项目,由市农委和市林业局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http://kpp.ndrc.gov.cn)”建立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库,并及时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区级管理的项目,由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区农业和林业部门,对农林PPP项目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区级农林PPP项目储备库,并及时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行业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汇总形成全市农林PPP项目库;市财政局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将相关PPP项目列入PPP项目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入库的项目作为安排政府投资、确定与调整价格、发行企业债券及享受专项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加强项目监管。市(区)政府及其部门应根据PPP项目合同及有关规定,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招标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建设、项目财政资金预算管理、验收和运营等方面的全程监督,监督内容包括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履行PPP项目建设责任等,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切实做好项目分类管理、动态监测、及时更新等各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对农林PPP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
第十三条开展绩效评价。鼓励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制定PPP项目绩效评价方案,对项目建设运营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绩效评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