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属性表
附表1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面积单位:公顷(0.0000)
占用图斑 |
所在区县名称 |
标识码 |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
质量等别 |
||||||||||
共计 |
城市周边 |
质量等别 |
城市周边以外区域 |
质量等别 |
||||||||||
小计 |
耕地面积 |
其他 |
小计 |
耕地面积 |
其他 |
|||||||||
|
水田 |
|
水田 |
|||||||||||
栏1 |
栏2 |
栏3 |
栏4 |
栏5 |
栏6 |
栏7 |
栏8 |
栏9 |
栏10 |
栏11 |
栏12 |
栏13 |
栏14 |
栏15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县域小计(平均质量等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平均质量等别) |
—— |
—— |
|
|
|
|
|
|
|
|
|
|
|
|
注1:栏4=栏5+栏10;栏5=栏6+栏8;栏6≥栏7;栏10=栏11+栏13;栏11≥栏12。 注2:栏3“标识码”为县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中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属性结构字段数值,不另行编号。 注3:栏9、栏14和栏15“质量等别”为最新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中的国家土地利用等,等别在1-15等之间,非耕地的不填写质量等别;其中,县域小计(平均质量等别)、合计(平均质量等别)为质量等别加权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 注4:“城市周边”为项目占用县级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中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占用情况。 注5:“其他”为继续保留的原有基本农田的可调整地类,确定为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其他农用地等。 |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2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 面积单位:公顷(0.0000)
补划图斑 |
所在区县名称 |
标识码 |
补划永久基本农田 |
|||||||
共计 |
城市周边 |
城市周边以外区域 |
质量等别 |
|||||||
耕地面积 |
质量等别 |
耕地面积 |
质量等别 |
|||||||
|
水田 |
|
水田 |
|||||||
栏1 |
栏2 |
栏3 |
栏4 |
栏5 |
栏6 |
栏7 |
栏8 |
栏9 |
栏10 |
栏11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县城小计(平均质量等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平均质量等别) |
—— |
—— |
|
|
|
|
|
|
|
|
注1:栏4=栏5+栏8;栏5≥栏6;栏8≥栏9。 注3:栏7、栏10和栏11“质量等别”为最新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中的国家土地利用等,等别在1-15等之间;其中,县域小计(平均质量等别),合计(平均质量等别)为质量等别加权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 注4:栏5“城市周边补划耕地”为城市周边范围线内补充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图斑情况。 |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3
临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面积单位:公顷(0.0000)
占用图斑 |
坐落位置 |
标识码 |
临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
质量等别 |
坡度级 |
||||||||||
共计 |
城市周边 |
质量等别 |
城市周边以外区域 |
质量等别 |
|||||||||||
小计 |
耕地面积 |
其他 |
小计 |
耕地面积 |
其他 |
||||||||||
|
水田 |
|
水田 |
||||||||||||
栏1 |
栏2 |
栏3 |
栏4 |
栏5 |
栏6 |
栏7 |
栏8 |
栏9 |
栏10 |
栏11 |
栏12 |
栏13 |
栏14 |
栏15 |
栏16 |
1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平均质量等别) |
—— |
—— |
|
|
|
|
|
|
|
|
|
|
|
|
|
注1:栏4=栏5+栏10;栏5=栏6+栏8;栏6≥栏7;栏10=栏11+栏13;栏11≥栏12。 注2:栏3“标识码”为县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中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属性结构字段数值,不另行编号。 注3:栏9、栏14和栏15“质量等别”为最新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中的国家土地利用等,等别在1-15等之间,非耕地的不填写质量等别;其中合计(平均质量等别)为质量等别加权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 注4:“城市周边”为项目占用县级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中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占用情况。 注5:“其他”为继续保留的原有基本农田的可调整地类,确定为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其他农用地等。 |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4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 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 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
标识码 |
BSM |
Int |
10 |
|
|
M |
|
|
要素代码 |
YSDM |
Char |
10 |
|
|
M |
|
|
基本农田图斑编号 |
JBNTTBBH |
Char |
20 |
|
|
M |
|
|
图斑编号 |
TBBH |
Char |
8 |
|
|
M |
|
|
地类编码 |
DLBM |
Char |
4 |
|
|
M |
|
|
地类名称 |
DLMC |
Char |
60 |
|
|
M |
|
|
权属性质 |
QSXZ |
Char |
2 |
|
|
M |
|
|
权属单位代码 |
QSDWDM |
Char |
19 |
|
|
M |
|
|
权属单位名称 |
QSDWMC |
Char |
60 |
|
|
M |
|
|
座落单位代码 |
ZLDWDM |
Char |
19 |
|
|
M |
|
|
座落单位名称 |
ZLDWMC |
Char |
60 |
|
|
M |
|
|
耕地类型 |
GDLX |
Char |
2 |
|
|
C |
|
|
基本农田类型 |
JBNTLX |
Char |
1 |
|
|
M |
|
|
质量等级代码 |
ZLDJDM |
Char |
2 |
|
|
M |
|
|
坡度级别 |
PDJB |
Char |
2 |
|
|
M |
|
|
扣除类型 |
KCLX |
Char |
2 |
|
|
O |
|
|
扣除地类编码 |
KCDLBM |
Char |
4 |
|
|
O |
|
|
扣除地类系数 |
TKXS |
Double |
5 |
2 |
|
O |
|
|
线状地物面积 |
XZDWMJ |
Double |
15 |
2 |
|
O |
单位㎡ |
|
零星地物面积 |
LXDWMJ |
Double |
15 |
2 |
|
O |
单位㎡ |
|
扣除地类面积 |
TKMJ |
Double |
15 |
2 |
|
O |
单位㎡ |
|
基本农田图斑面积 |
TBMJ |
Double |
15 |
2 |
|
M |
单位㎡ |
|
基本农田面积 |
JBNTMJ |
Double |
15 |
2 |
|
M |
单位㎡ |
|
地类备注 |
DLBZ |
Char |
2 |
|
|
O |
见本表注1 |
|
占用基本农田面积 |
ZYMJ |
Double |
15 |
2 |
|
M |
见本表注2 |
|
国家利用等 |
GJLYD |
Int |
2 |
|
|
M |
见本表注3 |
|
行政区代码 |
XZQDM |
Char |
6 |
|
|
M |
|
|
行政区名称 |
XZQMC |
Char |
20 |
|
|
M |
|
|
建设项目名称 |
XMMC |
Char |
60 |
|
|
M |
|
|
备注 |
BZ |
Char |
10 |
|
|
M |
见本表注4 |
注1:序号1-24字段属性值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层(JBNTBHTB)提取。 注2: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建设项目用地范围与基本农田图斑重叠部分的图形面积÷基本农田图斑的图形面积)×基本农田面积(JBNTMJ)。 注3:国家利用等采用最新的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数据。 注4: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涉及城周范围线内的,填“城周内”,否则填“城周外”。 |
附表5
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
序号 |
字段名称 |
字段 代码 |
字段类型 |
字段长度 |
小数 位数 |
值域 |
约束条件 |
备注 |
|
标识码 |
BSM |
Int |
10 |
|
|
M |
|
|
要素代码 |
YSDM |
Char |
10 |
|
|
M |
|
|
基本农田图斑编号 |
JBNTTBBH |
Char |
20 |
|
|
M |
见本表注2 |
|
图斑编号 |
TBBH |
Char |
8 |
|
|
M |
见本表注3 |
|
地类编码 |
DLBM |
Char |
4 |
|
|
M |
|
|
地类名称 |
DLMC |
Char |
60 |
|
|
M |
|
|
权属性质 |
QSXZ |
Char |
2 |
|
|
M |
|
|
权属单位代码 |
QSDWDM |
Char |
19 |
|
|
M |
|
|
权属单位名称 |
QSDWMC |
Char |
60 |
|
|
M |
|
|
座落单位代码 |
ZLDWDM |
Char |
19 |
|
|
M |
见本表注4 |
|
座落单位名称 |
ZLDWMC |
Char |
60 |
|
|
M |
|
|
耕地类型 |
GDLX |
Char |
2 |
|
|
C |
见本表注5 |
|
基本农田类型 |
JBNTLX |
Char |
1 |
|
|
M |
|
|
坡度级别 |
PDJB |
Char |
2 |
|
|
M |
|
|
扣除类型 |
KCLX |
Char |
2 |
|
|
O |
见本表注6 |
|
扣除地类编码 |
KCDLBM |
Char |
4 |
|
|
O |
|
|
扣除地类系数 |
TKXS |
Float |
5 |
2 |
|
O |
见本表注6 |
|
线状地物面积 |
XZDWMJ |
Float |
15 |
2 |
|
O |
见本表注7 |
|
零星地物面积 |
LXDWMJ |
Float |
15 |
2 |
|
O |
|
|
扣除地类面积 |
TKMJ |
Float |
15 |
2 |
|
O |
见本表注8 |
|
基本农田图斑面积 |
TBMJ |
Float |
15 |
2 |
|
M |
见本表注9 |
|
基本农田面积 |
JBNTMJ |
Float |
15 |
2 |
|
M |
见本表注10 |
|
地类备注 |
DLBZ |
Char |
2 |
|
|
O |
见本表注11 |
|
国家利用等 |
GJLYD |
Int |
2 |
|
|
M |
见本表注12 |
|
行政区代码 |
XZQDM |
Char |
6 |
|
|
M |
|
|
行政区名称 |
XZQDM |
Char |
20 |
|
|
M |
|
|
建设项目名称 |
XMMC |
Char |
60 |
|
|
M |
|
|
使用现状数据年份 |
SJNF |
Int |
10 |
|
|
M |
见本表注13 |
|
备注 |
BZ |
Char |
10 |
|
|
M |
见本表注14 |
注1:序号4-11字段属性值从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库中地类图斑层提取;若地类图斑界线与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图斑界线重合,序号12-21字段属性值由计算机根据空间位置关系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直接提取;若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图斑界线分割地类图斑,被分割的图斑序号12-21字段属性值通过分割处理,按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重新计算后生成。 注2:“基本农田图斑编号”由“保护片(块)编号+基本农田图斑(4位数字顺序码)”组成,以保护片(块)为单位,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号,下同。 注3:“图斑编号”为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中的图斑编号,不另行编号。 |
||||||||
注4:“座落单位代码”指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当该图斑为飞入地时,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不同于权属单位的代码。 注5:当地类为梯田耕地时,耕地类型填写“TT”,为坡地时,填写“PD”。 注6:“扣除类型”指按田坎系数(TK)、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非耕地系数(FG)或耕地系数(GD)。 注7:“线状地物面积”指该补划基本农田图斑内所有线状地物的面积总和。 注8:“扣除地类面积”:当扣除类型为“TK”时,扣除地类面积表示扣除的田坎面积;当扣除类型不为“TK”时,扣除地类面积表示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地类面积。扣除地类面积=(基本农田图斑面积-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扣除系数。 注9:“基本农田图斑面积”指用经过核定的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多边形边界内部所有地类的面积(如基本农田图斑含岛、孔,则扣除岛、孔的面积)。 注10:“基本农田面积”(即“基本农田图斑地类面积”或“基本农田图斑净面积”)=基本农田图斑面积-扣除地类面积-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 注11: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地类备注”字段提取属性值。 注12:国家利用等采用最新的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数据。 注13:补划地块所采用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年份。 注14: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涉及城周范围线内的,填“城周内”,否则填“城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