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农综〔2021〕2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闽农规〔2023〕5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为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粮食产业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建设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现将《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100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实施方案》《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培育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2021年2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文件正文见附件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1-03-09
一、实施背景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为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粮食产业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建设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二是以农为本,融合驱动。
三是生态友好,绿色驱动。
四是集聚发展,创新驱动。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现代种业等特色产业,到2025年建成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建设任务
1.突出全产业链开发。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商品化处理中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2.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新品种育种联合攻关,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促进生产更智能、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
3.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
4.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
5.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主体投入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二是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三是坚持省域统筹和市县抓落实相结合。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做强做优做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到2025年,全省建设20个产值超过3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三)建设任务
1.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水平,打造标准化的“原料车间”,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2.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商标,确保产业增值增效。
3.健全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农户在各方面的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社会化分工。
4.强化先进要素集聚支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搭建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互惠共享。
5.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目标,带动农户参与产业集群建设,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四、100个农业产业强镇
(一)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主业,融合发展。
二是多方参与,协同推进。
三是创新引领,聚集要素。
(二)建设目标
重点围绕做强做优做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粮食产业,到2025年,全省建设100个主导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