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废止】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废止】
丽政发〔2008〕10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丽水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丽政发〔2014〕3号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全文废止

USHUI.NET®提示:根据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丽政办发〔2015〕10号 规定,全文废止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市的基础性产业,在提供劳动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建筑业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5〕67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以“六城联创”为契机,积极推进“千亿富民”工程,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围绕“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市场带动”的发展思路,加快培育壮大建筑支柱产业,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我市建筑业的外向拓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促进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市委提出在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之时,建设生态文明初见成效的要求,促进建筑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到2012年,实现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市外建筑市场施工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0%以上;全市培育年产值超6亿元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施工总承包龙头企业2家,年产值超3亿元骨干企业3家;施工领域拓宽,专业结构齐全,规模企业比重明显增加,多元经营格局初具规模,建筑市场更加规范,市场竞争力有新的突破;实现科技进步、节能降耗水平、建设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普遍提高,施工安全状况明显好转,行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政策措施

实现我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两个千亿”目标,其中社会固定资产千亿目标的60%以上需通过建筑业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因此,各级政府及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筑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强建筑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研究,把建筑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摆上议事日程,切实转变职能,各司其职,积极支持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主动承担起振兴建筑业发展的指导与协调工作,大力培育本地市场主体,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一)培育建筑业龙头、骨干和优秀企业。每年评选命名一批建筑业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优秀企业。凡上年度建筑业产值达到5亿元,入库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0万元的建筑业企业(集团);凡上年度建筑业产值达到3亿元,入库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0万元的建筑业企业(集团);凡上年度建筑业产值达到2亿元,入库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万元的建筑业企业(集团);由市政府分别命名为“丽水市建筑业龙头企业”、“丽水市建筑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丽水市建筑业优秀企业”。

丽水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公开招标的工程,在设定资格条件要求和制定资信评分标准时,可对丽水市建筑业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优秀企业予以适当倾斜,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金融部门应当合理设定建筑业龙头、骨干和优秀企业的信贷额度。

(二)鼓励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建筑业企业实行跨行业、跨产业的资产重组,加快企业低成本的扩张,加强与有投融资能力的企业合作。扩大承包范围,扩大劳务输出,实现在市场、管理、技术方面的优势互补。建筑业企业在联合、兼并、重组过程中办理涉及资产评估、土地、房产、车船等变更费用,享受转制企业的有关费用减免政策。建筑业企业开户银行对资产实力强、资质高、守信用的企业要加大信贷授信额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并进一步优化结算服务。

(三)规范建筑业企业的税收征管。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建帐健证,按“查账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建筑业企业,应依法规范成本核算,工程财务成本工资中的工日数可按浙江省计价定额规定计取,工程财务成本工资中的日人工工资单价可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丽水市建设工程价格信息为依据计取,据实列支。

对实行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建筑业企业,税务部门在国家规定的核定应税所得率范围内,结合丽水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就低核定应税所得率。

(四)鼓励建筑业企业开拓市外市场。建筑企业开拓市外建筑市场施工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且占当年企业建筑施工总产值50%以上的,由市政府命名为“丽水市建筑业开拓市场优胜企业”。对建筑企业在市外承建地方标志性建筑或造价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凡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各金融机构要给予优先支持帮助。

(五)解决建筑业企业生产用地和办公条件。各级政府要安排若干地块用于建筑企业总部生产办公基地,根据建筑业发展要求,着手规划若干建筑机械、设备、材料的仓储、租赁、维修中心等用地。对建筑业企业所需的土地,在供地方式上可设定产值、税收为条件挂牌出让。

(六)加快推进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从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合法分包劳务作业工程时,符合《建筑法》规定分包条件的,其应纳的营业税直接由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代扣代缴。引导鼓励有一定专业施工基础的中小型企业改造为专业承包企业,突出专业技术,积极培育成为技术密集型的专业企业。

(七)鼓励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实施建筑业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广“绿色环保型建筑”和“节能省地型建筑”。建筑业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鼓励建筑业企业技术改造。企业购置先进机械设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可享受市政府工业发展政策技改项目补助。建筑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