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指导意见【全文失效】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指导意见【全文失效】

舟政发〔2017〕4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舟政发〔2018〕42号规定,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2020年12月14日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舟政发〔2020〕33号规定, 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舟政办发〔2023〕81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14〕31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精神,全面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把我市海洋海岛旅游业培育打造成为千亿产业,现就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完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着力践行市第七次党代会和“两会”部署要求,牢记势在必行,敢于勇立潮头,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域旅游引领多规合一、完善城市建设、促进产业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全景舟山”,助推我市早日建成群岛型、国际化、高品质的海上花园城市。

(二)实施路径。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探索并构架全域旅游发展途径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路径。

创造新动能。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全行业“+旅游”“旅游+”的新功能,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构建新机制。深化改革全域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创新旅游目的地综合监管机制,以旅游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深化发展,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全面提升。

倡导新生态。全域按生态文明和大旅游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综合服务,倡导低碳出行,加强环境保护。

实践新开放。秉承“互联互通,旅游先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依托自贸区优势,积极申报国际旅游岛,提高全域开放度,全面接轨国际化。

实现新福祉。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以区域微循环促全域大循环,以旅游大发展增强居民游客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二、强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优化布局,完善结构。按照“一核一轴两圈多岛连线”的规划,做强普陀国际旅游岛群核心区,构筑舟山本岛城市休闲主线轴,做特嵊泗列岛度假圈和岱山生态休闲圈,建设花鸟、白沙、东极等一批主题旅游示范岛,推出滨海骑游、绿道登山、渔港巡游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完善茶吧、书屋、渔舍等一批特色休闲点,实现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进一步完善海岛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布局,突出参与性、休闲化和度假型,提高旅游消费的附加值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

(四)丰富产品,提升品质。研究旅游产品适应人群的结构和层次,细分产品类别,细分目标市场,细分营销模式,以休闲度假产品的丰富度来满足旅游生活的新需求。大力推进核心景区的增量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乡村A级景区,形成“群星璀璨”的核心景区体系。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组建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主题酒店、品质旅行、海岛民宿、咨询服务和乡村旅游、休闲渔业、低空游览、夜游产品等方面形成规范和特色标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在全省处于前列。

三、聚焦旅游产业规划招商

(五)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积极创新规划理念,增强规划前瞻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旅游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落实舟山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展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强化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城市景观空间和文化的多样性。加快推进以旅游为核心要素的多规融合工作,协调落实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公用,各部门要主动从发展海岛旅游的角度审视、考量、安排各产业项目内容。强化旅游规划的法律效应,严格履行规划审批、项目审核等程序规定,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六)创新业态,项目优选。优先招选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经营的旅游项目,邮轮游艇帆船、低空通航、主题乐园、文化演艺、房车露营、心灵禅修、运动休闲等新业态旅游项目,康体疗养、高端养老等养生旅游项目,体验式、度假式项目和特色文化主题度假酒店,精品海岛民宿以及旅游示范岛项目。及时更新招商项目库,及时推荐国家旅游优选项目和省市各类重点项目,争取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

(七)政策导引,强化服务。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列入年度市旅游重点项目,在用地、融资、报批等予以优先保障,提供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旅游重大项目,发改、国土资源、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包装旅游项目,争取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提供用地计划指标和金融政策支持。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依法提供税收支持;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土地可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新投产运营的旅游项目,3年内竣工并营业,且一年内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由旅游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其贡献度给予相应奖励。对开发新业态旅游项目的企业,按照税收管理权限,给予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资金的优惠待遇。对引进中国饭店业最具规模的10家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和全球酒店集团50强,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根据其贡献度给予相应奖励。

四、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八)优化整合,重组上市。鼓励旅游企业资产重组,对采取购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的旅游企业,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奖励。旅游企业积极融资上市(含新三板),给予相应奖励。

(九)品牌建设,转型提升。积极鼓励高等级景区、高星级饭店、特色主题文化酒店、品质旅行社、海岛休闲示范点的创建,对首次获得的企业给予奖励。对获得生态旅游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