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舟政发〔2014〕37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舟政发〔2018〕42号规定,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2020年12月14日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舟政发〔2020〕33号规定, 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舟政办发〔2023〕81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13〕3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 浙政发〔2014〕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643”养老服务总体格局,即96%的老年人居家接受服务,4%的老年人在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于3%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
(一)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布局更加合理。
市、县(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级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20分钟左右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15年、2017年全市分别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60家、200家以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二)养老机构建设更加协调。
制定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布点规划,全面确立以护理型为重点、助养型为辅助、居养型为补充的养老机构发展模式。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百名老年人5张以上,其中机构床位数达到每百名老年人4张以上,护理型床位达到机构床位数的60%以上。到2015年,完成“十二五”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任务,全市机构床位数达到9200张以上。到2020年,全市机构床位数达到11000张以上。
(三)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更加完善。
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扩大养老服务补贴范围。到2015年,全市2%以上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到2020年,3%以上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
(四)养老服务队伍更加专业。
基本形成以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为基础、养老服务志愿者为补充的养老服务队伍;到2020年,实现所有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持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比例达到60%以上。建立健全养老护理专业义工、志愿者服务机制。
(五)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养老服务业政策体系健全,行业标准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
二、主要任务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实施“美丽群岛、幸福养老”工程,按照“照护式、互助式、文化式、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实现老有颐养。
(六)全面深化照护式养老。
强化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完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乡镇(街道)要单独或依托养老机构建立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村)老年人口集聚地和离岛社区必须建设具备托养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市财政根据不同标准和规模给予每家新(改、扩)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10-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县(区)财政应统筹落实建设配套资金。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运营经费由县(区)政府统筹解决,市级财政每年对考核合格以上(含)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给予每家2-5万元的奖励补助。
落实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应单独或连片规划配置养老服务用房,并纳入土地出让招拍挂条件,标准为套内建筑面积不少于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且最低不少于20平方米,产权无偿划归社区;老城区、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能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新建等多种方式配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加大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每个乡镇(街道)都要建有1家以上福利院,2017年前全部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并达到市级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到2015年,建设完成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定海第五社会福利院(金塘)、岱山社会福利院、衢山社会福利院、嵊泗第二社会福利院等养老机构项目;到2020年,完成市本级助养和护理型综合养老机构、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六横社会福利院等建设;新(改、扩)建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应达到总床位数60 %以上。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在目标床位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专项出台发展民办养老服务业相关文件,在用地供房、投资权益、产权管理、税收优惠、资金补助、人才队伍等方面实现政策创新。力争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积极稳妥推进养老机构“公建(公办)民营”和服务外包运行模式。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培育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为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2015年前,市本级和各县(区)都要培育扶持若干家专业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并制订出台扶持办法。
(七)有序推进标准化养老。
实行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制度。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完善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到2017年,70%以上的市、县(区)级养老机构要达到市四星级标准;70%以上的乡镇(街道)养老机构要达到市三星级标准。制订舟山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和等级评定规范,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到2017年,70%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要达到市二星级以上标准。
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规范实施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办法,确保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扩大养老服务补贴范围,逐步将养老服务补贴范围扩大到经济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失智以及高龄老人,确保重点特殊老年人首先得益和“应享尽享”。
统一养老机构命名。主要接收社会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命名为颐养院;主要集中供养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并向社会老人开放的养老服务机构,命名为福利院
【】相关法规
【政府扶持政策】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