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研究支持。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烟台海岸休闲基地平台,制定工作标准,构建科学完备的海洋旅游数据统计系统,研究建立滨海城市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发布国际海岸休闲城市竞争力报告。
附件3
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清单
序号 |
事项 |
任务分工 |
责任单位 |
配合单位 |
1 |
主要经济指标 |
到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9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270亿元,旅游总收入位列全省前三。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2 |
“一带”贯穿 |
优化提升一批在营,加快推进一批在建,聚力突破一批在谋,串联211个海岛,37个A景区、8个省级及以上度假区、7个五星级酒店、24个文博场馆等要素,构建要素聚集带、产业隆起带、招商优势带、市场引力带。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相关区市 |
编制实施“滨海一带招商手册”,打造岸上观海的地标、亲海乐水的“城市客厅”。2022年完成规划编制。 |
蓝天集团 |
相关区市 |
||
3 |
“一廊”串联 |
沿养马岛至三山岛海岸线、海阳莱阳海岸线,构建芝罘湾邮轮港+多个旅游码头集群。推进《滨海一带旅游码头规划》编制,结合海上世界等重点项目实施,推动芝罘湾港区邮轮旅游发展,推进旅游大世界、崆峒岛、芝罘岛、芝罘湾广场等游艇游船码头建设。完成蓬莱港区规划调整后,加快启动新的蓬长陆岛交通码头建设。 |
市交通运输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蓝天集团 |
相关区市 |
4 |
“三湾”突破 |
挖掘海港文化、海防文化、商埠文化、民俗文化、仙幻文化、葡萄酒文化等文化内涵,建设世界级魅力港湾,打造芝罘湾都市休闲区。 |
芝罘区 莱山区 |
|
以工业旅游、温泉康养、会展经济、酒店度假为引领,加快推进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渔号英迪格等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张裕葡萄酒小镇、磁山温泉小镇,打造八角湾时尚活力区。 |
烟台开发区 福山区 |
|||
以蓬莱丘山谷、开元度假、长岛《梦寻仙山》、长岛精品民宿群等新项目为支撑,彰显八仙文化、海洋文化、葡萄酒文化、妈祖文化,打造蓬莱湾文化生态区。 |
蓬莱区 长岛综试区 |
|||
5 |
三极崛起 |
以秦马文化、温泉养生、蓝色智谷为引领,突破养马岛、昆龙温泉、滨海休闲旅游,打造北方国际滨海休闲度假基地、滨海生态科技新城,打造东部生态发展极。 |
牟平区 高新区 昆嵛山保护区 |
|
突出地雷战之乡、万米金滩、亚沙之城、大秧歌之乡、东方航天港、中国梨乡等品牌,以海阳国家级度假区、丁字湾省级度假区为引领,突破连理岛海上运动、沙滩体育示范基地、航天旅游、丁字湾运动娱乐等板块,打造南部沿海突破发展极。 |
海阳市 莱阳市 |
|||
突出龙口“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莱州黄金海岸、招远中国金都等品牌,以龙口南山、莱州滨海、罗山黄金三大度假区、龙口南山5A景区为引领,突破龙口滨海度假、东海文化创意、招远温泉康养等板块,建设西部湾区融合发展极。 |
龙口市 招远市 莱州市 |
|||
6 |
滨海游 |
以仙境海岸旅游路为引领,培育打造海岸打卡、海岛度假、葡酒品鉴、慢享田园、文化体验、都市休闲、研学科普、康体养生等8个主题、20条自驾游精品线路,策划开展自驾游特色活动,打响烟台自驾游品牌。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相关区市 |
构建动、静结合产品体系,打造海阳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海阳沙雕艺术、烟台开发区金沙滩马拉松、金沙滩“烟台之夜”、牟平爱往度假·养马岛露营、招远黄金海自驾车营地等沙滩旅游品牌。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相关区市 |
||
培育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业态,打造海阳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等品牌,到2024年,打造特色沙滩运动赛事及沙滩体育文化节3个以上。 |
市体育局 |
相关区市 |
||
打造山东省(烟台)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蓬莱晟森海洋运动基地等休闲运动基地,办好长岛全国海钓精英赛、长岛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到2024年,打造成为国内海洋休闲运动打卡地、重要赛事举办地。 |
市体育局 |
相关区市 |
||
7 |
海上游 |
培育芝罘湾夜游、芝罘湾海上看城游、崆峒岛环岛游、长岛观鸟游、长岛海豹游、长岛“海上景区”之旅、仙境蓬莱—“神秘史前岛”之旅等海上游品牌线路,2022年新开长岛至旅顺渤海列岛游航线。鼓励投资新建高档游船、升级改造游船,开发海上观光、娱乐、商务、婚礼、垂钓、餐饮等产品,2022年“寻仙号”主题游轮投入运营。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交通运输局 |
相关区市 |
培育“耕海1号”、清泉海洋、长岛佳益、牟平东宇、海阳富瀚等海洋牧场旅游品牌,成为海洋渔业与海洋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标杆。2022年,完成耕海1号二期项目,打造海上度假IP。 |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
相关区市 |
||
鼓励国内外邮轮以烟台为访问港并组织游客上岸游,鼓励以烟台为始发港的邮轮旅游,鼓励邮轮公司在烟台常态化运营。支持邮轮企业开辟渤海游、黄海游、海岛游等国内旅游航线。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交通运输局 |
|||
8 |
海岛游 |
长岛高起点规划建设国际零碳生态岛、生态旅游度假岛、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重点发展精品民宿、渔俗文化、海上观光、海岛度假、休闲垂钓等业态,创新开展“渔家乐·民宿”三年提升行动,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户。到2024年,年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 |
长岛综试区 |
|
养马岛引进大型马术表演、赛马等娱乐活动及赛事,筹拍宣传片、实景演出等,串联特色民居、秦迹马塑、张颜山故居、孙家疃民俗村文化资源,打造爱琴海主题民宿风情区、滨海休闲街区,建设集高端度假、休闲娱乐、渔家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岛。到2024年,年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 |
牟平区 |
|||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仙幻文化主题岛。 |
蓝天集团 |
|||
9 |
文化演艺游 |
葡萄酒文化游。打造丘山谷葡萄酒休闲体验区、张裕葡萄酒小镇、瀑拉谷酒庄集群、228国道烟台开发区至蓬莱段葡萄体验带4个葡萄酒旅游聚集区。支持丘山谷葡萄酒休闲体验区建设全国首个葡萄酒旅游度假区。到2024年,培育特色葡萄酒小镇4个,休闲葡萄酒庄20个、葡萄酒主题文化酒店5家、葡萄酒旅游线路10条。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商务局 |
相关区市 |
海防文化游。挖掘东、西炮台、奇山所城、蓬莱水城、戚继光故里、古船博物馆等历史海防文化,结合胶东红色文化,打造5条海防旅游线路。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相关区市 |
||
八仙文化游。创新“八仙文化”活化形式,提升蓬莱阁、八仙过海·三仙山等八仙文化景区,宣传推广“八仙”特色节庆、菜品、文创、书籍、影视动画剧目、线路产品,倡导“到烟台,过神仙日子”。 |
市文化和旅游局 蓬莱区 |
|||
妈祖文化游。以妈祖文化提升长岛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妈祖文化展示场所,形成长岛旅游新地标。加大对长岛庙岛显应宫、烟台天后行宫、蓬莱阁天后行宫的修缮和文物保护投入,形成中心城区+蓬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妈祖文化体系。 |
市文化和旅游局 长岛综试区 |
|||
文化演艺游。突破海洋旅游实景演艺,打造《梦寻仙山》《渔号之夜》《唯有·烟台》《海誓山盟》《长岛情》等海洋文化演艺品牌。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相关区市 |
||
10 |
突破项目建设 |
加快推进芝罘仙境等55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180亿元。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相关部门、单位、区市 |
2023年,崆峒岛启动前导区、码头、东游宫建设,烟台山完成灯光亮化及景观提升,朝阳街、所城里修缮区域全部投入运营。 |
蓝天集团 |
芝罘区 |
||
聚焦招大引强,重点在福山夹河新城、龙口滨海度假新城等区域实现突破,力争各区市每年新签约至少1个投资1亿元的文旅项目。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重点在海岛度假、海上旅游、文旅综合体、康养休闲、田园生态、酒店民宿、文化创意等领域,策划60个总投资1800亿元的招商项目,高水准策划仙界之门、东方海盗主题乐园、海上图书馆、海底度假酒店、海鲜博物馆等5个在全国具有首创性的新地标项目并纳入招商重点。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11 |
提升要素水平 |
重点推动蓬莱阁等国有景区改革。加大A级景区创建力度,支持长岛争创5A级旅游景区、昆龙温泉等争创4A级旅游景区,力争到2024年新创建4A级旅游景区3家。提升8处国家(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支持烟台开发区金沙滩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全省最大的滨海旅游度假区集群。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以希尔顿、喜来登为龙头,推进威斯汀酒店群、开元度假酒店等建设,打造高星级滨海度假酒店集群。落实烟台民宿业发展意见,以蓬莱区、养马岛、长岛为引领,打造海岛、山林、酒庄、田园精品民宿集聚区。到2024年,培育国际知名品牌酒店10家,特色主题酒店15家,精品民宿60家。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支持举办美食节、鲁菜技能大赛等系列餐饮赛事活动。深入发掘鲁菜文化,培育一批鲁菜名店、名吃、名厨,研究开发烟台特色美食产品,打造美食地标,提升“中国鲁菜之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
市商务局 |
各区市 |
||
发挥国资平台优势,优化国有文旅企业布局。培强做大烟台蓝天文旅管理有限公司、烟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业达文旅集团、长岛旅游集团、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渤海轮渡、烟台港等领军企业,南山旅游集团、张裕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海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清泉海洋科技、中集来福士、新朝旅游、晟森旅游等骨干企业,烟台国旅、海峡国旅、海威游艇、海圣船舶等小微企业,打造一批全市服务业50强。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国资委 市交通运输局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
各区市 |
||
12 |
加快智慧赋能 |
完成“烟台文旅云”迭代升级。突出“智”“尚”“趣”,健全“一中心四平台”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功能更加完善,打造全国文旅最强云。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
建设智慧文旅示范项目。制订《烟台市智慧文旅示范点建设规范》,重点3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智慧景区功能;4星以上饭店实现无接触自助入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优质资源数字化,实现在线预约、客流监测、无感通行、线上展览、在线讲解、网上阅读。到2024年,打造一批智慧文化场馆示范项目。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引导文博院馆、旅游景区、主题街区、村镇旅游区等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发展云展览、云直播等新业态新项目。到2024年,4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全市国家二级及以上博物馆,均打造1个以上数字文旅新项目。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13 |
推进消费试点 |
以“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平台支撑、企业参与、金融助力”五位一体,举办烟台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山东人游烟台”“烟台人游烟台”“冬游烟台·惠民消费季”等活动。政府发券引导,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企业优惠打折,推出优惠年卡、免费研学体验卡、折扣票、家庭套票等多种优惠措施,让市民游客“惠”享品质文旅。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区)、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示范品牌。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重点培育提升市区滨海一带、滨海广场、芝罘仙境、渔人码头、金沙滩等“一带十一片区”。繁荣朝阳街、所城等特色历史文化街,渔人码头、宝龙海上仙街、“渔号之夜”万泰小镇等滨海风情特色商街,万行韩国风情街、上市里等时尚特色商街,打造夜间消费“文化 IP”。到2024年,培育10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商务局 |
各区市 |
||
14 |
创新宣传营销 |
以“仙境海岸·鲜美烟台”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引领,整合提升世界葡萄海岸、鲁菜之都、京剧码头等城市名片,以及“到蓬莱,过神仙日子”“海上仙山·生态长岛”等县域品牌,凝聚市县两级宣传力量,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内涵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实行“政府+媒体+协会+企业”多元营销联动、业内与公众双重营销并举,通过组织策划活动、节会等形式,叫响海洋文旅品牌。做实与携程网等在线旅游平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小红书等生活方式平台、脸书微信等国内外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等资讯平台合作,依托影视IP、明星网红、直播带货等探索“粉丝经济”推介模式,布局烟台文旅网络话题和热点,在景区、交通枢纽等人群聚集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同步加强高铁、公交车体、路道灯箱、广播电视等载体的广告宣传,形成联动效应。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境内,“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发力,精耕国内胶济线、陇海线、东北、华北、中部等“两线三区”30余个重点客源市场。赴北京等重点客源城市举办专题文旅推广周。境外,根据疫情防控态势适时走出去营销推介,依托14处境外文旅推广中心,巩固日韩等市场。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15 |
发展节会经济 |
打造“大节大庆”,重点扶强壮大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世界老年旅游大会、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四大品牌节庆,培育具备城市辨识度的城市节庆IP。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
各区市 |
引进特色节庆,积极引入迷笛、草莓、自贡花灯节、青岛啤酒节、京东购物节等运营成熟、热度高、知名度高的品牌节会,借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满足不同时节、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做优本地节庆,以烟台之夏海岸音乐节、烟台沙滩音乐节、蓬莱八仙文化旅游节、福山鲁菜美食节等烟台地域特色品牌节庆为重点,培育打造音乐、特色文化、美食等多元化烟台特色品牌节庆体系。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
16 |
试点示范支持 |
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奖励100万元、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奖励50万元,对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奖励50万元。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财政局 |
各区市 |
17 |
邮轮旅游与海上夜游支持 |
修订《烟台市旅游招徕奖励办法》,加大对邮轮旅游的支持力度,对以烟台为访问港并组织游客在烟台游览有门票收入旅游景区点2个以上的邮轮航次,按标准对旅行社给予奖励。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财政局 |
各区市 |
对以烟台为始发港的邮轮航次,按标准对邮轮公司给予奖励。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财政局 |
|||
对开展海上夜游的游船企业,按标准给予补助。 |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财政局 |
各区市 |
||
18 |
加强指标考核 |
将投资5000万元以上文旅项目完成个数和实际投资额、A级景区接待人次及升降幅度作为区市海洋旅游发展的年度考核指标。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19 |
加强人才支撑 |
发挥烟台市文化旅游产业校企(人才)合作联盟作用,打造“集人才智慧、汇产业资源、促产才融合、谋创新发展”的政校企合作示范平台。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
20 |
加强研究支持 |
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烟台海岸休闲基地平台,构建海洋旅游数据统计系统,研究建立滨海城市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发布国际海岸休闲城市竞争力报告。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各区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