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政综〔2016〕13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7年11月8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本级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龙政综〔2017〕211号)规定,决定保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16年7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
国发〔2015〕40号)和省政府《
关于印发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闽政〔2016〕9 号),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将发展“互联网+”作为数字龙岩建设重要内容,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的平台作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加强重点领域前瞻性布局;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活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互联网与各领域进一步融合发展,互联网逐步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基本形成,信息社会初步建立。
三、重点领域“互联网+”行动
1.“互联网+”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支持腾云众创、龙州创客、龙腾新创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推动各类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与互联网开放平台联动协作,为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服务业,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引导建立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与国内著名互联网企业共建电信级安全、可靠和高效“东南云数据中心节点”,主要承接海西经济圈及面向台湾产业云计算业务,计划在3~5年内建成20000平方米规模以上机房,具备200000台云主机能力,160PB的存储能力,300000台云桌面的能力。通过各行业云相互联通促进大数据集成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智慧城市各项目应用,助力龙岩信息产业升级、发展,打造一个新兴产业。到2020年,力争建成20家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孵化项目150个以上,打造1家以上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新增2家以上互联网上市企业。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委、人社局、商务局等(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下同)
2.“互联网+”协同制造。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积极推动智能化技术改造和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推广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加快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机器换工”。以龙净环保为龙头,加强智能型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制;以龙工、龙马环卫为依托,开发智能工程机械、专用车及成套设备产品;发展输配电成套设备等智能化电网设备,发展纺织机械等智能化专用设备。开发生产智能型专用汽车,打造“中国专用车之城”。大力发展无人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电器、远程环境监控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以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龙净环保(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等为基础,联合相关高等院校,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提升智能服务支撑能力。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与紫金矿业、龙净环保、龙工、 龙马环卫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基于互联网开展高瑞远程协作、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到2020年,力争培育2家省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
3.“互联网+”现代农业。
提高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示范企业、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引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化加工。推动上杭县云雾香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漳平金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定县坤雅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武平县将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5个省级物联网示范点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市级农业示范企业中,选择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含食用菌)、果茶园、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进行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主要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推动渔业监测智能设备与技术的广泛应用,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植物疫病、农业资源环境污染等监测预警服务体系。积极做好长汀、永定等国家级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县建设。推进全市农资监管网络化,充分利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省级规范社名录且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民合作社的产品全部列入可追溯平台。到2020年,力争培育2家以上省级“互联网+”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质监局、气象局、供销社等
4.“互联网+”智慧能源。
依托市县一体化调控技术支持系统,深化运行方式协同计算平台应用,提高系统运行仿真手段的精度、速度、深度和广度,为电网调控运行全过程提供有效支撑。建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新一代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电网调控精益化管理,实现电网精准调度。拓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领域,开展10G骨干传输网络深化建设和应用,优化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支撑调度自动化、云计算等各类业务的应用;推进配用电通信光纤网络建设,支撑配电自动化网络构建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需求。到2018年,力争多功能协调综合能源网络初步建成。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等
5.“互联网+”普惠金融。
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完善并推广“金融与企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银企对接水平。支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在线支付平台,重点发展网络支付、网贷和股权众筹融资,支持发展网络保险、网络基金、网络彩票等,创新“B2B+P2P+征信服务”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引导海峡股权交易中心龙岩运营中心等要素交易平台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开展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银行业机构成立互联网金融专营事业部,探索创新直销银行、微信金融服务平台等新兴服务渠道。积极发展面向“三农”和县域互联网金融服务,推动移动金融业务在农村普及与发展。
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龙岩市中心支行、龙岩银监分局、发改委、经信委等
6.“互联网+”益民服务。
(1)“互联网+”政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融合应用移动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等服务渠道,创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办事模式,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建设统一共享的电子证照库,推进电子签章和电子档案应用,推广政务申办材料电子化提交,大幅减少纸质材料,推行“无纸化”审批。依托龙岩公共服务网融合对接各部门业务系统,利用市民网页、法人网页统一认证和服务渠道构建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精准化服务。逐步推进市县政府网站整合,提升网站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建设政府数据汇聚和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的共享使用。到2018年,全面形成一个窗口统一受理、网上全流程办理、电子证照库为支撑的办事服务体系,90%以上服务资源实现网上预定和交付,全市80%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网上渠道成为群众办事以及获取、反馈信息的主流方式。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审改办、档案局等有关单位
(2)“互联网+”医疗卫生。探索互联网在线医疗新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预约诊疗、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查询、第三方支付等便捷服务。完善高清视频便民网络门诊项目、建立区域影像共享中心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调阅。开展社区医生网上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风险评估、慢性病跟踪随访、老年健康照护等服务。推广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实施对病人家庭化监测和远程医学指导。到2018年,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模式基本形成。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发改委
(3)“互联网+”教育。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使用”为农村中小学班级和教师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接入宽带网络。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名校、名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多形式服务教育,加大紧缺性公益资源、特色资源开发与整合力度,健全资源共享服务,支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和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把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推进网络环境条件建设与开展教师培训同步,使硬件建设与应用能力提升同步进行。到2020年,力争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实现宽带扩容20M。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人社局
(4)“互联网+”民政。推进“互联网+”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现代社会组织、福利慈善、救灾减灾中的作用。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机构信息共享,实现养老、保障、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建设信息化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精确管理和全覆盖。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志愿者动员系统,打造福利慈善救助信息综合平台。启用最低生活保障、婚姻登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优抚安置、孤儿救助等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加大对系统的管理与利用,实现对民政服务对象的动态管理。到2018年,建成社会安全运行基本保障预警体系以及民政公共服务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委
(5)“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覆盖,大力推广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智慧旅游服务。推进龙岩市旅游目的地O2O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区域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体系。搭建旅游产业运行监管平台,提高旅游产业运行管理水平。建设龙岩市旅游数据中心,构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库,并向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开放,盘活全市旅游资源,全面提升龙岩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到2018年,推动福建土楼.永定5A级景区建设成为智慧旅游景区,上杭古田会议旧址、连城冠豸山、新罗龙硿洞等3A、4A级景区、景区三星级以上宾馆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初步形成“互联网+”智慧旅游产业格局。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发改委
(6)“互联网+”社会保障。推进龙岩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市社会保险业务“五险合一”网上申报与人社业务线上“一站式”办理,实现全业务网上查询(网站、微信、app、自助机等)以及全市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资格的认证。推进村级(社区)业务代办服务网点信息化建设,与省人社厅同步开展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以及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逐步开展“点对点”跨省结算,逐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到2018年,基本完成社会保障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7)“互联网+”就业服务。建设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为劳动者求职和企业招聘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建设远程视频见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远程招聘和职业培训服务。建立创业培训服务平台,提供线上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网络业务,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化水平。推动海峡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业合作,实现就业人才信息互通共享。到2018年,初步形成综合、多元、互通的公共就业人才与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8)“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将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多项法律服务纳入省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与各县(市、区)“12348”服务热线平台衔接,实现法律服务的网上全流程办理。到2018年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全市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9)“互联网+”便民服务。鼓励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发展健康医疗、幼儿教育、生活服务等社区服务O2O模式,促进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拓展智慧家庭应用,发展数字家庭信息互动服务。鼓励和规范发展网络约租拼车,推广在线租房等新业态。完善龙岩公共服务网建设,实现市民、企业生命周期信息精准推送,构建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实体零售商应用移动支付,发展各类VR(虚拟现实)的应用模式。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卫计委、科技局、经信委等
7.“互联网+”公共安全。
(1)“互联网﹢”平安龙岩。依托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平台和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全市一、二、三类视频监控点的联网整合与共享工作。打造全市智能高效、功能完备、统一服务、安全可靠的全市公安大数据云中心。2016年实现90%的县级单位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安装联网覆盖率达90%以上,县级100路社会视频图像资源与市局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到2018年基本建成立体化、智能化公安感知信息采集网。达到跨地区、跨部门各类警务资源的高度共享和警务工作的有效协同,基本实现综合防控、社会信息采集与互联网融合,全社会共建平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通信管理办等
(2)“互联网+”食品安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对接好农业部门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的质量安全监管。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企业及预包装食品批发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平台试点。在特大型餐馆、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及中央厨房等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材采购电子台账,实现餐饮服务单位食材安全可追溯。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多渠道发布、食品安全问题多渠道投诉、食品追溯信息多渠道查询,建设统一的食品召回系统。到2018年,建立一批覆盖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示范点,基本建成辐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社会公众、专家、媒体的食品安全社会共防共治体系。
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农业局
(3)“互联网+”粮食安全。积极探索“互联网+粮食安全”的发展与融合。着力打造“龙岩粮食1128信息化建设工程”;整合并提升现有五丰粮油交易系统在线交易与服务,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实现13家应急粮油代储点可视化监管,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多级联动、覆盖全市的较为完善的龙岩粮食流通管理信息化体系。到2018年,建成粮食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并向全省推广。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粮食局)
(4)“互联网+”安全生产。逐步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做到从企业到相关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过程透明,提升本质安全。实现省、市、县三级安监系统安全监管数据有效交换,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水平。到2020年,基本构建完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重大危险源、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数据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管理信息、安监系统安全生产数据交换系统。
责任单位:市安监局、经信委、数字办等
(5)“互联网﹢”信息安全。建设各类互联网相关管控系统平台,依托各类平台有效的打击网络非法入侵破坏、窃取网民个人信息、网络盗窃、网络诈骗和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等多发性网络违法犯罪,全面清理整治网上暴恐、涉枪涉爆和涉黄赌毒等违法信息,依法保护互联网企业和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2016年底前建设完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通报平台”,实现对重要网站和网上重要信息系统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安全事件(事故)管理。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通信管理办
8.“互联网+”高效物流。
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面向第三方应用的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基本建成全市统一共享的物流信息数据库;加快推动公路与铁路、水路、民航站场枢纽等物流连接节点建设,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将龙门物流园、龙岩陆地港、汀州电商物流园、武平龙洲物流园等建成集信息交易、仓储、配送、维修、停车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支持农村物流发展,推进城市配送发展。推动各县(市、区)在物流园区、电商园区加载快递园区功能。到2018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初步建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经信委、发改委、商务局、邮政管理局
9.“互联网+”现代商贸。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电子商务专业村镇。继续推进全市农村淘宝项目和淘宝·特色中国龙岩馆项目建设运营,畅通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的双向渠道。加快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整合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龙岩地产品网上专业市场。引进、利用主流第三方平台联合建立龙岩地产品专区、专馆。扶持跨境电商小微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推动我市成为跨境电商和对台电商重要集聚区。2018年,力争全市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8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80%以上。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经信委、发改委、农业局、人社局、龙岩海关、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通信管理办等
10.“互联网+”便捷交通。
推进智慧路网建设,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应用中心,构建全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智能交通的感知与传送网络;推进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应用,优化各类智能终端在公路、铁路、机场、城市公交线网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与应用;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中,发展智能交通服务,开展网上售票、手机售票等多种形式的售票方式;推进移动支付体系建设,全面推广普及全省“一卡通”;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完善掌上公交;推进公路、水路、铁路等监管系统联网,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和监管联动。到2018年,初步构建便捷高效的智慧交通体系。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公安局、旅游局、铁办等
11.“互联网+”绿色生态。
(1)“互联网+”环保。进一步完善环保、国土、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建设、气象等部门之间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整合汇聚生态大数据,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环保数据资源中心,加强数据的分析应用。建设电子废物跟踪体系和城市废弃物回收信息平台。到2018年,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