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牡丹江市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牡政规〔202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牡丹江市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第17届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15日
牡丹江市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令第755号),按照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关于“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体系”的部署要求,更大力度推动全市个体工商户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积极稳定个体工商户发展存量
1.落实歇业备案制度。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的,确实有生产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缓冲性政策,推行歇业备案制度,允许办理备案手续后歇业,营业执照效力不变,降低经营主体维持成本,助力经营主体合法合规渡过难关,待经营条件好转,重新开展经营活动。〔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
2.积极抓好信用修复。优化信用信息修复机制,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个体工商户,在履行法定义务符合条件后,依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对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个体工商户,在履行法定义务符合条件后,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及时进行信用修复,重新塑造信用形象,步入正常经营轨道。〔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不予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制度,在严守法律、法规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推行告知、提醒、劝导等柔性监管执法方式,综合考虑个体工商户违法行为的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及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市文体广旅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等部门〕
4.落靠税费优惠政策。本着“应免尽免、当减尽减”原则,严格落实《
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促进个体工商户恢复活力、增添发展后劲。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牵头单位: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5.提供用工支持帮扶。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面向个体工商户,提供劳动用工咨询、招聘信息发布、用工指导等均等化服务。依托“智慧人力资源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为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强人社服务专员队伍建设,主动对接个体工商户,提供“一对一”招聘用工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6.强化违规收费治理。坚决查处水电气暖工程安装等方面价格违法行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目录清单,依法查处落实降费减负政策不到位行为。规范金融服务收费,从严查处不落实个体工商户融资优惠政策、转嫁成本行为。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收费,严厉查处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乱收费行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牡丹江监管分局、市民政局等部门〕
二、有效扩大个体工商户发展增量
7.优化登记审批服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大“照后减证”“多证合一”改革力度,允许“一址多照”,实现“零成本办理”,降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为经营主体准入提供便利条件。推行个体工商户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经营者登记,允许延续原成立时间、字号,同步申请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生产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事项变更,免于现场核查。延伸行政审批服务链条,提升集成服务质效,强化部门数据共享,相关事项集约协同办理。推行执业药师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复审及外资企业登记跨省通办。推动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深度融合,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审批质效。〔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营商局〕
8.培育发展“四新”主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动能,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营主体。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数字化转型,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广网红带货模式,培育网红经济产业。鼓励“无人商店、无人货柜”线下新业态。支持农产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支持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短视频和知识付费等新文创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体广旅局等部门〕
9.扶持重点人群创业。对经审核认定的首次从事个体经营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创业人员,且正常运营1年以上,并带动2人以上(含2人)就业的个体工商户,给予一次性3000元创业补贴。〔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10.实施园区牵动战略。积极支持市经开区、自由贸易区绥芬河片区以及各县(市)区经济园区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园区牵引聚集辐射功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吸纳更多投资创业者进区入园经营,壮大经营主体总量。〔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开发区管委会、自由贸易区绥芬河片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经济园区管委会〕
11.打造便民生活圈。推进我市“便民生活服务圈全国试点城市建设”,植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内容,推动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贯通结合、相得益彰,加快便民生活圈覆盖主城区步伐,在供给能力与保持业态持续提升的同时,推动消费场景和社区治理更好融合。〔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三、全力提升个体工商户发展质量
12.统筹财政预算安排。把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经费统筹纳入财政预算,为个体工商户贷款融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13.推行首贷户贷款贴息政策。延长首贷户贷款贴息政策期限,2024年年底前继续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对市区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首次贷款1000万元以内、年化利率6%以下的银行贷款,按贷款额3%/年给予财政贴息。〔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牡丹江监管分局〕
14.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增加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符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额度由最高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
15.用好社会保险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延续实施阶段性降费率政策,使更多以单位形式参保、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享受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工伤保险费率下调20%的政策,健全政策精准直达机制,促进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16.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市内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接个体工商户需求发展,开展定向式、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专业培训,按相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文体广旅局等部门〕
17.加强贷款融资供给。用足用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银发〔2023〕233号)25条政策措施,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向个体工商户延伸,提升个体工商户金融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