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及会计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全文废止】
1995-12-08 大国税发〔1995〕244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及会计处理修定办法的通知》 ( 大国税发〔1997〕222号)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全文废止
USHUI.NET®提示:根据《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若干文件废止的通知》(大国税发[2000]109号)规定,全文废止
USHUI.NET®提示:根据《 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 大国税发〔2007〕150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分局、各市(县)国税局:
为了加强
增值税的管理,便于纳税人正确计算缴纳
增值税,根据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
增值税计算及会计处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修改和补充。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八日
增值税计算及会计处理暂行办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下列行为且应在我市交纳
增值税的单位和个人均按本办法计(核)算
增值税。
1.销售货物;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视同销售货物;
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②销售代销货物;
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④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⑦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一、
增值税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
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二)销售额
销售额包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而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①向购买方取得的销项税额;
②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③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
A.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
B.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2.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帐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收
增值税。
3.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顷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直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啕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4.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
5.纳税人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6.纳税人发生销售退回和销货折让,应依据退回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购货方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企业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按退货或折让金额冲减原销售额。
7.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外汇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按外汇市场价格折合人民币计算
8.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①一般纳税人的计算公式: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②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计算公式: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9.视同销售的货物而无销售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①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②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③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自产货物为实际生产成本,外购货物为实际采购成本,委托加工货物为其材料成本与加工费之和: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为:
①乙类卷烟、雪茄烟、烟丝、薯类白酒、其他酒、酒精、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鞭炮、焰火、汽车轮胎、小客车的成本利润率为5%;
②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摩托车,越野车的成本利润为6%;
③小轿车的成本利润率为8%;
④其他货物的成本利润率为10%.
(三)进项税额
1.本期进项税额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本期进项税额包括;
①从销售方取得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
增值税额;
②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
增值税额;
③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按照买价(包括代扣代交的农业特产税)依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④购销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包括和运费在同一张结算单据结算的装卸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依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运费金额×扣除率
⑤购进的不能取得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废旧物资依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⑥按规定可以转入本期进项税额的期初存货已征税款。
(2)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①购进的固定资产;
②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委托加工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③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委托加工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④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委托加工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⑤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⑥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委托加工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上述②至⑤项所列情况的,应将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其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汁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一律按在产品、产成品的实际成本依10%的扣除率计算。计算公式:
应扣减的进项税额=在产品、产成品的实际成本×10%
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耗用的不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科目核算的货物而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当月全部进项税额×
(3)期初进项税额转入本期进项税额的计算
①在1994年度内,纳税人动用期初存货采取按季抵扣动用部分已征税款的办法(1、2月份按月抵扣),即季末存货余额小于期初存货余额的已征税款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可转入季度终了后次月的本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计算公式如下:
=(期初存货余额-季末存货金额)×
②纳税人期初存货已征税款从1995年起五年内实行按比例分期抵扣的办法(22户投入产出总承包企业在1995年度内暂采取前款规定的按季抵扣动用部分已征税款的办法),年抵扣比例为1995年年初期初存货已征税款余额的15%,具体实行按月抵扣的办法,每月抵扣1.25%.经市国税局批准,个别企业抵扣比例可适当上调。计算公式如下:
每月准予抵扣的期初存货已征税款=1995年年初期初存货已征税熟余额×规定的抵扣比例
2.期初存货已征税款
对在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以前认定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以下原则确定或计算期初存货已征税款:
(1)扣除率的确定
①除原实行购进扣税法的钢坯、钢材生产企业外,凡从非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的农业产品的存货和其他存货的外购项目以及支付的委托加工费,其扣除率为14%;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的农业产品的存货扣除率为10%.对于企业存货中既有免税农业产品,又有非免税农业产品的,其农业产品的扣除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扣除率=
对于不能按公式计算扣除率的,其扣除率一律为10%.
②对原实行购进扣税法的钢坯,钢材生产企业其实行购进扣税法时形成的期初存货减去以后动用库存并已计算扣除税金后的余额的外购货物和支付的委托加工费的扣除率为14%,余下存货中的外购货物及支付的委托加工费的扣除率规定如下:外购的钢锭、废钢铁、生铁扣除率为11%;外购的钢坯扣除率为6%;外购的钢材扣除率为○;支付的委托加工费扣除率为9%;其他库存外购货物扣除率为14%.
(2)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计算
①原实行“价税分流购进扣税法”的企业其已征税款为实行“价税分流购进扣税法”时核定的期初存货应扣税金减去以后动用库存并已计算扣除税金部分后的余额:
②商品流通企业,原交纳产品税、盐税、工商统一税的工业生产企业,原实行“销售实耗法”“购进扣税法”、和按“定期定率”办法交纳
增值税的企业、其已征税款按下列公式计算:
已征税款=(存货的实际采购成本或支付的委托加工费×扣除率)
③原实行“购进逐期扣税法”的
增值税企业其已征税款为
增值税扣除税金登记簿计提的应扣税金余额减去原实行“价税分流购进扣税法”滞后税款余额后的余额。
④对下列货物或货物金额一律不得计算期初存货已征税款:
A.库存的报废物资,库存的残次冷背物资(包括市清产核资部门批准核销的期初存货);
B.库存货物盘盈的金额;
C.受托加工、代销的货物;
D.用于出租的货物;
E.估价入帐的货物;F.已经销售而购买方尚未提取的货物;
G.免税货物;
H.用于生产免税及按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的货物。
二、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及核算内容
为了归集和全面反映一般纳税人在每一个纳税期内所发生的每笔购销业务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以及进项税额的调整、已纳税额和出口退税等内容、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
增值税”、“未交
增值税”明细科目。在“应交
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
增值税”、“转出多交
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
①“进项税额”专栏记录纳税人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增值税额。
②“已交税金”专栏记录纳税人已交纳的
增值税额。
⑧“销项税额”专栏记录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
增值税额
④“出口退税”专栏记录纳税人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或收到退回的税款。
⑤“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纳税人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⑥“转出未交
增值税”和“转出多交
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纳税人月终转出未交和多交的
增值税额。
⑦“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分别记录直接减免的
增值税额和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
增值税额。
根据一般纳税人在以上各栏次记录的内容,本期应纳税额的具体计算可由下式表示: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销项税额发生额+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发生额+本期出口退税发生额-(前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余额+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本期减免税款+本期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二)会计处理
1.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
①对外销售
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借记“应收帐款”等科目,按照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②价外费用
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及价外费用,借记“应收帐款”等科目,按照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和价外费用中所含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照不含税价外收入,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③包装物押金
对逾期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按照押金金额,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照包装物押金中所含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不含税包装物押金金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④折扣方式销售货物
A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按照折扣后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收取的
增值税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折扣后收取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折扣后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商业企业同时按照不含税折扣额,借记“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
B折扣额与销售额不在同一张发票注明,按照折扣后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收取的
增值税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折扣前应收取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折扣前实现的销售收入与全部折扣金额的差额,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商业企业同时按照全部折扣金额,借记“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
若按开具的发票分别记帐,首先应依据销货发票(蓝字发票)比照第①条规定进行帐务处理,然后依据折扣发票(红字发票)做冲销帐处理:按照全部折扣金额,借记“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贷记“应收帐款”科目(商业企业同时按照全部折扣金额,借记“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⑤销货退回和销货折让
A依据退回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冲销原会计分录,借记“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贷记“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科目。同时按照销货退回或销货折让后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比照第①条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B依据购货方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企业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按销货退回和销货折让的销售收入和
增值税额比照本条前款规定做冲销帐处理。
(2)视同销售货物
⑥委托代销货物
依据受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比照第①条规定进行帐务处理。若受托方收取代销手续费,委托方应按手续费结算金额,借记“产品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收帐款”等科目。
⑦销售代销货物
A不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货物,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额,比照第①条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B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货物,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
增值税领,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收取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应付帐款“科目。同时按照实现的手续费收入,借记”应付帐款“科目,贷记”代购代销收入“科目。
⑧自产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按照自产货物的成本和按规定计算的
增值税额,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按照计算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自产货物的生产成本,贷记“产成品”等科目。若货物的成本是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要同时结转货物的成本差异。
⑨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
按照自产货物的成本和按规定计算的
增值税额,借记“应付福利费”等科目,按照计算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自产货物的生产成本,贷记“产成品”等科目。若货物的成本是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要同时结转货物的成本差异。
⑩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对外投资
按照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的投资作价金额和按规定计算的
增值税额,借记“长期投资”科目,按照计算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货物的成本,贷记“产成品”、“委托加、工材料”、“原材料”等科目,按照货物的作价金额与实际成本的差额,贷(或借)记“递延投资损失”科目。若货物的成本是按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要同时结转货物的成本差异或进销差价。
○11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赠送他人
按照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的成本和按规定计算的
增值税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照计算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货物的成本,贷记“产成品”、“委托加工材料”、“原材料”等科目。若货物的成本是按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要同时结转货物的成本差异或进销差价。
○12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按照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应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计算的
增值税额,借记“应付利润”科目,按照计算的
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