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厦门市财政局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费用开支管理有关问题的解答(三)》的通知

厦门市财政局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费用开支管理有关问题的解答(三)》的通知
厦财行〔2019〕15号

各有关单位:

针对我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费用开支管理规定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制定了《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费用开支管理有关问题的解答(三)》。现予以印发,请自印发之日起遵照执行。



附件: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费用开支管理有关问题的解答(三)


厦门市财政局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10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费用开支管理有关问题的解答(三)


一、差旅费

1.工作人员驾驶私家车出差,差旅费用如何报销?

出于安全考虑,不提倡工作人员驾驶私家车出差。若工作人员驾驶私家车出差,只能报销住宿费并按规定领取市内交通费和伙食补助费,城市间交通费和私家车所发生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停车费等费用都不能报销。

2.出差到目的地城市的第一天,确实无法在职级对应的住宿费限额标准内找到相应宾馆住宿的,怎么处理?

出差到目的地城市的第一天,确实无法在职级对应的住宿费限额标准内找到相应宾馆住宿的,可在对应的住宿费限额标准上浮30%(含)以内临时选择宾馆住宿,第二天恢复在对应的住宿费限额标准内选择宾馆住宿。出差结束后,由出差人员书面说明情况并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后报销住宿费。

二、培训费

1.举办不同级别、职称人员参加的培训,如何界定培训类别?

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规定,一、二、三类培训主要参训人员分别为副局级及以上、处级、科级及以下人员,其中“主要”是指某类级别人员占比50%及以上。例如,一个培训班,既有厅局级(含副局)、处级人员,又有科级及以下人员,如果科级及以下人员占比50%及以上的,按三类培训认定。

参训人员主要为正高、副高、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下的,分别参照一、二、三类培训认定。

参训人员主要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的,参照离退休前的级别或职称认定培训类别。

2.如果授课老师只有行政级别,讲课费按什么标准执行?

如果授课老师只有行政级别,乡科级及以下人员讲课费参照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下标准执行,县处级人员讲课费参照副高级技术职称标准执行,厅局级人员(含副局)讲课费参照正高级技术职称标准执行,省部级人员讲课费参照院士和全国知名专家标准执行。

授课老师既有行政级别,又有技术职称(以职称证书为准)的,讲课费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授课老师既无行政级别,也无技术职称的,讲课费原则上参照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下标准执行。如确有需要提高标准的,应报经单位主要领导同意后执行。

3.邀请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离退休人员担任师资,讲课费按什么标准执行?

鉴于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不属于技术职称序列,邀请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担任师资的,讲课费按其原来的职称或级别标准执行。

邀请离退休人员担任师资的,讲课费参照离退休前的职称或级别标准执行。

4.讲课费中每学时指多长时间? 晚上安排上课可以支付讲课费吗?

讲课费中每学时按45分钟计算。晚上安排上课的,讲课费可以按实际发生的学时支付,每晚最多按4学时计算。

5.授课老师为其所在单位举办的培训班授课,可以领取讲课费吗?

授课老师(含离退休人员、驻本单位纪检组人员、借调人员、挂职人员)为本单位(即所在单位)举办的培训班授课,无论培训对象是否是本单位人员,讲课费均按照标准的50%领取。

6.授课老师携带助手上课(含户外),可以额外支付助手的讲课费吗?

授课老师原则上不携带助手上课。确因培训需要,最多只能安排1名助手,不得安排无关人员,不得发放助手的讲课费。助手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按照市直机关差旅费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由培训举办单位承担。

7.单位举办内部讲座,通常只发生师资费,内部讲座可以不列入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吗?

考虑到内部讲座一般是在本单位办公场所举办,参加对象多为本单位人员,通常只发生师资费,为简化手续,内部讲座可以不列入单位年度培训计划。

其中,讲课费参照市直机关培训费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列支“商品和服务支出-劳务费”;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按照市直机关差旅费有关规定和标准内凭据报销,列支“商品和服务支出-差旅费”。

8.本地培训或会议的参加人员及工作人员可以安排住宿及用餐吗? 如果培训或会议时间为半天,是否可以安排午餐?

考虑到培训或会议有的需要封闭式进行,有的路途较远,本地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可以安排住宿及用餐,提倡、鼓励安排午休房或钟点房。

按照厉行节约、节俭办会的原则,对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