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从事金融类产品投资监督管理的通知
厦国资稽〔2019〕34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厦门市国资委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厦国资产〔2022〕142号)规定,保留。
所出资企业:
为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范投资风险,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强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及其下属各级全资、控股及实际控制的子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投资金融类产品的风险管控,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通知要求,结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承受能力等,对金融类产品投资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类产品投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问责制度。
二、本通知所称金融类产品投资,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证券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等。
三、企业应在公司治理层面加强金融类产品投资的风险管控。未经集团公司董事会书面批准同意或书面授权,企业及各层级子企业不得进行金融类产品投资。
四、存在以下情形,不得进行金融类产品投资:
1.不具备相适应的专业风险评估能力;
2.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3.存在违法、违规或违反内部操作程序进行金融类产品投资的行为,且未完成整改的。
五、存在以下情形,企业董事会应谨慎批准或授权其进行金融类产品投资:
1.相关的风险管理能力较为薄弱;
2.相关的内部控制不够健全;
3.近三年出现过违法、违规或违反内部操作程序进行金融类产品投资的情形;
4.近三年金融类产品投资出现大额亏损或大额潜在亏损的。
六、购买资产管理产品的企业,应按照“穿透”原则加强对底层资产的核查。不得通过资产管理产品进行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业务无关的高风险领域投资或超过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
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和资金信托,以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
七、严格限制期限较长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和信用债投资。未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经集团公司(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董事会全体董事一致同意,企业及各层级子企业不得购买期限超过一年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购买信用债(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品种)。
八、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应切实加强审批程序、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方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等的核查,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严守套期保值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投机性交易。
九、禁止从事炒作股票、炒作期货、炒作期权等任何形式的高风险投资活动。
十、违反本通知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一、本通知适用于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及其下属各级全资、控股及实际控制的子企业。金融企业从事金融类产品投资,金融监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9年11月18日
《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从事金融类产品投资监督管理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0/02/27 )
一、制定背景
近期,个别市属国企出现购买的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无法兑付的情况。目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资产管理业务”的刚性兑付,加大了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资产管理产品的刚性兑付,规定“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