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乌当区东风片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乌当区东风片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筑府发(2013) 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筑府发〔2020〕19号规定,现行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继续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筑府发〔2023〕10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近年来,乌当区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作为贵阳市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域,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比较滞后,同时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贵阳中心城区扩容升级,增强城市发展的综合带动能力,强力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积极支持乌当区东风片区开发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定位


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相关规划,以北京东路城市主干道环线延伸段(阿栗村——乌当村——洛湾村——高穴村——奶牛场)环线为界,将乌当区东风片区约80平方公里区域作为全市产城互动及较大区域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示范区予以支持,统一规划,分类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打造集城市功能、产业功能、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化产城互动发展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用3至5年时间,完成东风片区4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建成“三环八射”约250公里骨干路网工程,辐射带动9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贵阳新型现代化城市组团板块,与云岩区、南明区一体发展,推动贵阳老城区加速扩容升级。


三、支持规划编制工作


积极帮助、指导乌当区,全面做好该片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产业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配套设施规划、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等规划修编调整工作,并纳入市级专项规划保障实施。


四、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东风片区“三环八射”骨干路网工程建设。其中:东北城市干道(北京东路延伸段)、马百路和马东路三条城市干道,采用“市建区还”方式,由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承建,由乌当区承还,锁定将14.7平方公里经营性用地作为还款来源,确保两年内建成,构筑快捷、方便、高效的城市路网体系。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风给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高雁垃圾填埋场异地搬迁,完善污水排放管网、垃圾处理站、消防安全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电力、通讯、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对东风片区给予支持,新建安置小区有线电视和供水、公交、供电、供气、排水、通讯、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由相关单位在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渔洞峡水库及配套10万吨/天水厂建设;加快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和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南明河、鱼梁河、渔洞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高穴片区供水设施建设工程。


(四)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乡电网改造,完善电力供应和保障体系;支持天然气储备站或CNG加气站布局建设。


(五)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立足区域、向外辐射的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超前配置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资源,在市级教育、卫生专项规划指导下,新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高标准打造一所二甲以上医院。


五、积极支持发展壮大产业


(一)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支持乌当区以开展省级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加快贵州乌当经济开发区(乌当云锦洛湾医药食品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突出产业定位,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二)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贵阳市健康(医药)产业,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大力打造现代健康(医药)产业之城、现代民族医药制造基地、中药材种苗种植基地(GAP)。


(三)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仓储、物流、金融、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研发等现代服务业。支持乌当区全面实施生态文化温泉旅游总体规划,打造集文化旅游观光、保健疗养、商务休闲、山体户外体育等为一体的高端休闲疗养度假胜地和健康产业基地。


六、积极支持体制机制创新


(一)探索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鼓励乌当区在东风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借鉴经验、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支持探索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农村管理机制、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积极争取东风片区开展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