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遵府发〔2014〕2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废止和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 遵府发〔2019〕18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全面推进质量兴省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2〕27号)精神,全面加强我市自主品牌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全力打造遵义经济升级版,现就加强品牌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强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品牌建设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府服务功能,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培育和保护。


自主创新、提高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创建品牌,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增强品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走质量兴企、以质取胜的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质量管理。


市场导向、重点培育。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围绕消费需求打造品牌。加大重点产业领域品牌培育力度,扩大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方参与、形成合力。动员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和推动品牌建设,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促进有力的品牌建设机制。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培育形成1个以上国际知名品牌,60个省级名牌产品,5个省级服务业名牌,2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5个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达16件以上,省著名商标达220件,地理标志商标达10件,专利达 1500件,地理标志产品达22个以上。


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著(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培育形成3个以上国际知名品牌,100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省级服务业名牌,3-5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5-10个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达20件以上,省著名商标达250件,地理标志商标达13件,专利达 5000件,地理标志产品达30个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辣椒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等部署,以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贵州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制定完善推进机制,规范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推进现代农业品牌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发展模式,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加大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推进资源深加工产业品牌建设。依托贵州钢绳、遵义铝业、遵义钛业、汇兴铁合金等骨干企业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资源深加工。在煤化工、煤电化、铝加工、钢材深加工、钛加工、镁加工、锰加工等资源加工行业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四)推进装备制造业品牌创新建设。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发展壮大军民结合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研发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及产品。以成功汽车、航天精工、新力铸锻、凯星液力、天义电器等为代表,重点打造航空航天装备、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重大装备品牌产品和企业。


(五)推进特色轻工业品牌建设。借助“国酒茅台”品牌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依托“一大十星”和贵州省“十大”名酒,打造习酒、董酒、湄窖、鸭溪窖酒、国台酒、珍酒、百年糊涂酒、酒中酒、五星镇酒和钓鱼台酒等“遵义名优白酒”品牌。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培育壮大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引导茶叶企业组建产销联合体,加快打造“凤冈锌硒有机茶”、“湄潭翠芽”、“绿宝石”、“正安白茶”、“遵义红”等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黔茶品牌。做强做大百花药业、廖元和堂、万胜、联盛、三仁堂等著名制药企业,努力打造民族医药品牌。依托老干妈、贵三红、红赤水、以晴集团、茅贡米业等龙头企业,在辣椒制品、肉制品、粮油、调味品等特色食品行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建设。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合金材料等高新产业发展,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培育形成一批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大的自主品牌。


(七)推进服务业品牌建设。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内涵,推动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国内知名度高的大型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推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强化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电子商务、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贸易、零售、餐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水、电、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业及家政、养老等家庭服务业领域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品牌。


(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品牌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做大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经典红色旅游品牌;做强以茅台酒等为重点的工业旅游品牌;做实以丹霞遗产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品牌;建设培育海龙囤、“中国茶海”等品牌景区;推进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一批旅游产业要素集群化、集聚化发展的品牌小城镇。


四、主要措施


(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制定中长期品牌发展规划,合理实施品牌扩张和延伸,利用品牌优势,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委托加工等方式,扩大品牌产业链和品牌经营规模,做强做大品牌。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学习和创新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标杆管理,推行卓越绩效模式。


(二)创建品牌培育建设激励机制。加强政府激励引导,树立典范,推广经验,充分发挥知名品牌导向示范作用。建立政府品牌建设奖励制度,对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在品牌培育和推进工作中组织实施得力、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建立品牌价值评估实施制度,为企业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服务指导和技术支撑。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申报国家、省名牌产品和商标认定,建立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的市级名牌产品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扩大遵义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动扩大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力度,对品牌企业在投资担保、商标质押、融资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推动银企合作。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步伐,支持品牌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兼并(购)企业,吸引战略投资。支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携带技术标准“走出去”,树立遵义品牌形象,争创国际知名品牌。


(三)强化品牌建设基础。建立品牌标准支撑体系,发挥标准在品牌建设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研究制定品牌建设的指导标准,推动品牌建设规范化。重点建设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在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占领标准制高点和话语权,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品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产品研发、测试和产品检验提供便捷服务。完善品牌的应急危机处理机制,维护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