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文失效】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文失效】
黔府办函〔2016〕259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979—2019年)的决定》 ( 黔府发〔2020〕16号)规定,决定修改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黔府发〔2024〕3号)规定,全文失效。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2016〕7号)精神,力争到2020年在大数据、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300家以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培育2000家以上科技型种子企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打造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
(一)发展重点产业领域专业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在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培育,冶金、有色产业提质增效,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提升以及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领域,针对产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难点,建设一批细分领域的众创空间。着眼我省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和“烟、酒、茶、旅游和中药材”五张名片打造,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高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为重点,聚集国内农业科技资源,规划布局一批服务农业、特色养殖、绿色蔬菜、精品水果、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的“星创天地”。发挥贵州科学城、中国(贵安)创客联盟总部基地、省级以上高新区、经开区、农业科技园区等重大创新载体聚集创新人才、开展技术研发的平台功能作用,以产业孵化培育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众创空间。支持社会力量改造城市楼宇建设一批集创业投融资、交流办公、投资人俱乐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创业孵化器,经常性举办学习分享会、项目路演、创业经验交流等活动,促成项目团队和企业家对接。到2020年,培育各级众创空间200家、星创天地100家。大数据、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众创空间达到50家以上。(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农委,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二)鼓励大中型企业以产业上下游配套为重点建设众创空间。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开放企业资源和平台、投资员工创业等形式,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新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众创空间,有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深入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鼓励军工科研单位,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与民企联合建立一批众创空间,向民企开放专用设备、实验室等设施,与民企联合开展研发攻关,推进国防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到2020年,支持大中型企业建设10家以上众创空间。(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
(三)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建设众创空间。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一批众创空间。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增加众创空间技术源头供给。支持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大学生+大学城+大数据+大创意”的发展模式。鼓励贵州科学院、省农科院吸引社会资源开放式创新。支持贵州科学院、省农科院创新人员团队与基层企业、农民合作社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开展技术服务。继续办好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广泛引导发动企业投资人现场旁听,促成优质项目快速落地转化。到2020年,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众创空间30家以上。(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科学院、省农科院)
(四)提升众创空间服务能力。完善贵州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功能,集政务和服务功能于一体,打造贵州省服务创业创新资源地图。建立省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团队库,鼓励众创空间与省外知名导师和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发展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通过创业券、创新券等方式对创业者和创新企业提供社会培训、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软件开发、研发设计等服务,建立和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到2020年,力争建设30家左右国家级众创空间。(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政府法制办、省质监局、省商务厅)
(五)推动众创空间差异化发展。鼓励各市(州)、贵安新区根据资源禀赋,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众创空间,形成特色和品牌;强化众创空间发展省市共建,形成省市联动、互为补充、梯次发展的格局。支持各类众创空间立足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省众创联盟的行业协调作用,组织省内众创空间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跟踪国际前沿动态,引进国际先进创业孵化理念,吸引国内外创业机构来黔成立分支机构,或与本土企业共建众创空间。(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二、强化政策支持
请登录 查看或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