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5年)
黔府办发〔2019〕3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979—2019年)的决定》 ( 黔府发〔2020〕16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煤层气(煤矿瓦斯)是赋存于煤层中与煤共伴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优质清洁能源。我省煤层气(煤矿瓦斯)储量丰富,资源量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加快推进我省煤层气(煤矿瓦斯)勘探开发利用,构建能源供应新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实施我省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和振兴基础能源产业为主线,以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和煤矿瓦斯抽采规模化矿区建设为重点,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煤矿瓦斯抽采并举的原则,加大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工作力度,推动全省煤层气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形成煤层气稳定供应、高效利用的新格局。
(二)主要目标。以纳雍—平坝矿区、盘州(原盘县)矿区2个国家煤层气规划矿区为重点建产区,以水城、六枝、钟山、金沙、大方、黔西、普安等为重点勘查开发实验区,以赫章、晴隆、习水、桐梓等为后备勘查区,滚动开发煤层气。力争全省煤层气探明储量、年产能、年产量到2020年分别达100、1、0.2亿立方米;到2022年分别达300、3、1亿立方米;到2025年分别达800、8、5亿立方米,建立CNG/LNG站15—20个,加气站100个以上,形成织金和盘州两个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以盘州、水城2个5亿立方米级抽采规模化矿区,织金、纳雍、金沙3个2亿立方米级抽采规模化矿区,六枝、大方、黔西、桐梓4个1亿立方米级抽采规模化矿区为重点,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力度,力争全省煤矿瓦斯年抽采量、年利用量和瓦斯发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分别达29.4、13.5亿立方米和50万千瓦,到2022年分别达30、15亿立方米和55万千瓦,到2025年分别达32、18亿立方米和66万千瓦。
二、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
(三)加大勘探力度。将黔西、钟山等省内空白区块设为重点调查评价区,加快矿权空白区煤层气探矿权的设置,推动常规油气矿业权、煤矿矿业权上煤层气探矿权的设置工作。推进桐梓、水城、六枝、钟山、大方、金沙、盘州等煤层气潜力研究区基础地质研究和优选评价工作。加大纳雍—平坝矿区、盘州(原盘县)矿区2个国家煤层气规划矿区内已设探矿权区块勘探力度,加快储量报告提交和滚动勘探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工作进度,力争取得勘探突破。到2020年,设置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6—8个,出让煤层气探矿权6—8个;到2022年,设置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10—12个,出让煤层气探矿权10—12个;到2025年,设置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14—16个,出让煤层气探矿权14—20个。(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能源局。排序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四)加快资源开发。推进纳雍—平坝矿区、盘州(原盘县)矿区2个国家煤层气规划矿区采矿许可证办理,推动新设探矿权矿区“探转采”工作,加大开采工作力度,尽快形成释放产能,打造省内首批煤层气主要建产区。鼓励煤层气企业对废弃矿区、关闭煤矿的煤层气资源进行抽采利用。到2020、2022、2025年累计实施煤层气钻井330、1000、2500口。(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
(五)加强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煤层气产区城镇燃气利用及煤层气综合利用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煤层气液化厂、压缩站、加气站、应急调峰和储气设施。加快城镇燃气工程、分布式能源、煤改气、调峰电厂等消费市场培育。鼓励在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实施“油改气”工程,毕节、六盘水及黔西南作为先期试点,推动运煤燃油重卡逐步置换为LNG重卡。煤矿瓦斯治理抽采的煤层气,煤层气调查、勘查期间产生的零散气,在符合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规定的前提下,允许销售利用,实现早期收益。(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
三、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六)加强煤矿瓦斯抽采。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应积极开展“三区联动”瓦斯综合治理,做到准备区“先抽后掘”、生产区“先抽后采”、采动区“卸压抽采”,新建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必须严格做到“先抽后建”。全面实施瓦斯抽采系统分区自动计量、分区计算,单孔自动计量和人工计量相互验证,确保瓦斯抽采计量准确。推广使用先进的瓦斯抽采设备、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瓦斯抽采效果。(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应急厅、贵州煤矿安监局)
(七)强化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统筹规划建设瓦斯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瓦斯利用率。煤矿瓦斯利用以发电和民用为主,鼓励大型矿区瓦斯输配系统区域联网集中规模化利用,中小煤矿建设分散式小型发电站或联合建设集配管网集中发电。加快超低浓度瓦斯利用、居民燃气利用和瓦斯提纯利用等示范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瓦斯提纯CNG、LNG项目。(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煤矿安监局、省商务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四、构建综合开发格局
(八)统筹煤层气与煤炭开发时序。对煤炭规划5年内开始建井开采的区域,按照煤层气开发服务于煤炭开采的原则,采取合作或调整煤层气矿业权范围等方式,优先保证煤炭资源开发需要,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对煤炭规划5年后开始建井开采的区域,应坚持“先采气、后采煤”,做好采气采煤施工衔接。(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煤矿安监局)
(九)强化煤层气与煤炭开采协作。在设置煤层气或煤炭探矿权的区域,探矿权人应对勘查区块内的煤层气和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勘查,提交煤层气和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报告,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储量评审(估)、备案。建立健全煤层气与煤炭资源开发方案互审、项目进展通报、资料留存等制度,做到煤层气开发必须兼顾煤矿安全生产,不得留下安全隐患。(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煤矿安监局)
(十)支持多气共采。在煤层气、页岩气及致密气等多气共存区域,统筹兼顾开发时序、空间布局、采掘部署等工作,促进各类资源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煤矿安监局)
五、加强煤层气科技攻关与技术应用
(十一)加强科技攻关。发挥省级科研平台作用,整合人力资源,加强煤层气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省级科研项目支持,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推进煤层气成藏规律、渗流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低阶煤层气储层评价、煤矿采动区瓦斯产能预测模型、采动区多场耦合煤气共采、深部低渗透性煤层增透机制等研究取得突破。(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十二)加强技术应用。推广应用煤层气地质研究、地球物理、钻完井、储层改造、排采、地面集输等勘探开发配套新技术。引进升级深部煤层气增产改造、多煤层分压合采、智能化排采、高压磨料水射流煤岩切缝等关键技术装备,提高煤层气开采水平。鼓励具有技术、管理优势的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相关技术咨询和工程服务。(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贵州煤矿安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