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新一轮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新一轮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政办〔2020〕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新一轮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83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市新一轮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自2015年11月获评首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以来,泉州立足“发展更好、服务更优、各方认可、独具特色”的理念,高质量推进快递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并于2019年12月顺利通过“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复评。根据《国家邮政局关于同意保留大连等10个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的复函》(国邮函〔2019〕170号)精神,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名片效应,更好地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新一轮创建实施方案,创建期为2020年至2022年。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快递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定位,坚持示范带动、产城联动、产业互动、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泉州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快递规模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到2022年,全市快递业务量超过20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超150亿元,培育壮大6家以上年收入超10亿元的快递品牌企业,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支撑网上零售额2000亿元以上,各项考核指标在全国排名实现移位争先。 

  (二)快递支撑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快递与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深入融合,物流成本持续降低,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实现快递“进厂”“进村”“出海”。科技装备广泛应用,主要品牌快递分拨中心实现智能化作业。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全国领先水平。 

  (三)快递业现代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寄递渠道大数据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监控全覆盖。寄递网格化管理持续强化,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产城联动,高站位布局快递业发展 

  1.优化快递产业布局。贯彻落实《泉州市快递集聚发展规划(2020-2025)》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快递集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办〔2020〕12号 )精神,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思路,在交通便利或产业集聚区域,规划建设快递产业功能区,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对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大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实行优惠的地价政策,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优化和提升快递网络节点功能,增强快递处理和集散能力,打造全国快递集聚发展先行区。打造快递产业集聚示范项目,引导重点快递企业在泉州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分拨中心等,引进大型冷链快递、智能仓储和快递物流技术研发企业,形成快递产业总部集群。推进德邦、顺丰等区域总部项目建设,吸引知名快递品牌企业参与物流园区建设运营。到2022年底,建成运营1个以上快递产业功能区,新增快递业务经营法人机构20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发改委、资源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2.完善快递末端基础设施。优化快递末端总体布局,将智能投递终端纳入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范畴,为专业化、公共化、平台化、集约化的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提供配套保障。智能快件(信报)箱纳入住宅楼房配套基础设施,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区住区管理机构等无偿提供用于设置快件投递专门场所或智能投递终端的空间,为开展快递服务提供必要的便利。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等,开展信报箱智能化升级,完善片区邮政快递服务站等功能性公共服务设施。到2022年底,实现智能快件(信报)箱总量突破4000组,格口总数超40万个。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住建局、资源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3.深化快递与综合交通体系衔接。依托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资源,推进快件绿色通道建设。试行快件运输、投递等环节标准化容器作业模式,制定出台城市配送车辆选型技术指南,实现共同配送车辆标准化,配套出台通行管控措施,保障配送车辆便捷通行和临时停靠收派作业。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公共及专业配送中心、城市末端配送网点“三位一体”的城市配送网络,鼓励快递车辆入籍泉州。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二)加强产业联动,高起点谋划快递业发展 

  1.推进快递与先进制造协同发展。实施“快递进厂”工程,支持快递企业进驻制造业集聚区、工业园区,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制“线边物流”、仓配一体化等解决方案,引导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做优做专供应链物流服务,提升服务制造强市能力,引导快递网络转化为先进制造业的“移动仓”和“移动工厂”。推动快递与纺织、鞋服、箱包、陶瓷、食品等优势产业,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深入融合、联动发展,积极培育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典型项目,争创全国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打造快递服务制造业示范项目,到2022年底,建成智能仓配一体化项目15个,面积35万平方米以上。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2.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加强快递、电商产业互动,以“一县一品”为核心,打造快递服务电商示范项目,推动“生产基地+电商+快递”模式构建,提升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服务能力,到2022年底,新增10个以上快递电商产业园区。进一步整合资源,支持快递、电商、仓储和第三方企业建设智能仓储。鼓励快递企业与电商企业参与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共同发展体验经济、社区经济、逆向物流、网订店取(送)等便民利商新业态。充分利用中国(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等优势,统筹跨境电商园区(生态圈)、海外(公共)仓等建设,发挥泉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作用,实施“快递出海”工程,打通转运渠道,国际快件业务全程联运提单转单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办理清关手续。到2022年底,跨境快递业务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泉州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3.推进快递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推进交邮融合发展,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健全乡村快递服务网络,构建“村邮站+快递超市+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生态圈,依托邮政和快递资源构建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支持快递与农业、供销、商贸等合作,参与泉州特色农产品项目孵化,发展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助力农业生产到流通全链条式经营。加强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发展“生鲜电商+冷链配送”新模式,对新增购置冷藏运输工具的企业,按其新增购置冷藏运输工具总额享受相关补助政策。结合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等,打造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到2022年底,重点打造1-2个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鼓励集邮政、快递、电商、供销等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推动完善村级邮政快递业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产业扶贫,建设50个农村邮政快递综合服务驿站。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三)加强支撑联动,高标准推进快递业发展 

  1.加强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快递服务》《快递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加强快递行业服务标准和网点标准化建设。到2022年底,完成20个标准化示范网点建设,对通过验收的给予1万元补助。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 

  2.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动分拣设备、无人仓和专业机器人等在快递领域应用,推广刷脸寄件、配送路径优化和车辆动态导航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快递领域的应用。到2022年底,主要品牌快递分拨中心100%实现自动化分拣作业。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工信局、科技局 

  3.加强专业人才建设。贯彻泉州市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