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普政办发〔2018〕7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普洱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8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普洱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10条措施的通知》 (
云政办发〔2018〕10号)精神,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10条措施,促进普洱市物流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成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环境,依托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现代物流网络布局,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推进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路、航空
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口岸基础设施完善、口岸通关更加便利化、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主要措施
(一)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建设。按照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和实际物流需求,从支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合理布局,重点建设普洱市物流园区、思茅区中心城区快递物流园、宁洱综合物流园区、澜沧唐胜物流园区、景东力奥物流园区、镇沅特色农业物流园区、思茅金鹿物流园区、墨江物流园区、孟连(勐阿)边合区物流园区、江城勐康物流园区等10个园区项目。充分发挥园区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创新物流园区开发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对重点物流园区予以优先用地保障,可享受《
云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工业用地政策。积极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物流用地供地方式。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园区与当地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引进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入驻发展。入驻重点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在用电、用水、用气方面实行与工业同价政策。(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国土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配合)
(二)建设县级物流集散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发展集中仓储和共同配送,支撑城乡双向物流配送网络高效衔接。强化资源整合、集散中转、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冷链配套等功能,突出城乡物流配送核心节点作用。各县、区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等方式建成至少1个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建设纳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并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商贸流通和物流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以保障项目实施。对新入驻县级物流集散中心的物流企业,参照《
云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明确的对新入驻物流园区的快递企业营业、处理及仓储用房月租补贴政策,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扶持。(市商务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
运输局、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城市物流配送试点。创新城市配送模式,大力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多种形式的集约化配送,加快发展共享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新业态,在思茅区开展试点。编制出台城市物流配送试点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城市物流配送承接主体,统筹规划布局和建设以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公共配送(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市配送网络,建设城市物流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物流配送资源,优化物流配送路径,统一配送车辆标准,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便利群众生活。完善试点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标准化配送车辆,放宽对配送车辆的通行和停靠限制,结合实际设置专用临时停车位等停靠作业区域,对生活必需品、药品、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产品配送车辆,统筹优化交通安全和通行管控措施。(思茅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公安局、交通
运输局、商务局、质监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配合)
(四)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在重点农产品种植区,建设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
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设施。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整合产品、冷库、冷藏
运输车辆等资源,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市场需求和冷链资源之间的高效匹配对接,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设施提供社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创新。鼓励大型商场、超市做好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局、交通
运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依托云南国际“现代物流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集不同物流方式和物流业态为一体的全方位物流信息服务。依托部门、行业物流大数据平台,开放共享公路、航空、水运、邮政、公安、工商、海关、质检等领域有关物流数据。鼓励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等功能,推进金融产品与物流、信息流整合,发展物流供应链金融。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与邮政、快递、物流企业合作,在城市合理布局建设电商物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站点,完善城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完善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打造普洱电子商务特色品牌。推动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引导电子商务、快递、零担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交通
运输局、公安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邮政管理局,思茅海关、孟连海关等部门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引导和支持全市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采取合资合作、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规模和品牌效应明显、具备较强影响力的龙头物流企业。鼓励普洱市物流企业到市外设立物流公司或分支机构。鼓励商贸企业整体剥离物流业务成立专业化物流公司,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引导和鼓励中小物流企业抱团发展,完善和延伸服务功能,创新个性化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物流市场需要。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发展一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平台企业。重点支持云南金鹿物流有限公司申评国家4A级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云南金孔雀集团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培育国际物流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积极推进茶叶、咖啡、日用品批发、松香、橡胶、中药材及医疗器具、五金机电矿山机械及建材、红木家具及珠宝玉石、农业特色产品、农机具等10个专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