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黔府发〔2017〕2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979—2019年)的决定》 ( 黔府发〔2020〕16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贵州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

2017年8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州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发〔2016〕28号)精神,协同推进“贵州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提升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为战略契机,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和“互联网+”行动,构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转型动力和发展潜力,推动制造业水平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主要目标

到2018年底,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示范引领的制造业新模式和一批跨界融合的制造业新业态,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智造”逐步转型。

——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加强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培育50户以上创新性、引领性较强的“双创”支撑服务企业。

——制造业互联网支撑基础初步建立。建成1个综合性云制造服务平台和5个以上行业领先的云制造服务平台,推动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与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对接,形成一批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平台,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开发应用服务企业。

——装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35%。

——制造业新型生产模式推广应用。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生产模式在装备、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消费品、饮用水等行业中形成,培育形成80个以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争取部分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贵州工业云登云用户超过10万户,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或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推广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省级“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试点,工业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改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到2020年,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形成,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智能制造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增强。

三、重点工作

(一)大力提升制造业互联网“双创”能力。

1.打造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和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优势,以工业互联网INDICS平台为核心,打造和推广应用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维护知识库等制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进一步开放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地域限制,通过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方式聚集资源,面向细分行业提供云制造服务,实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协同共享,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开展工业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工厂和设备资产便捷管理、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维护、动态报表与分析展示等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2.加快融合发展“双创”平台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网络众包和投融资等“双创”平台,大力发展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协同的创新模式。推动工业设备接入与互联,建立柔性化制造平台,加快贯通产业链各环节,优化企业内部、外部生产资源配置,推进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紧密协同,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深化工业技术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科技厅,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3.增强融合发展支撑能力。全面推进光纤网络向超高速、超大容量拓展升级,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扩大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建成覆盖城乡的4G和重点区域的WLAN高速无线宽带网。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创业创新需求,加强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开发园区、产业集聚区和众创空间的宽带网络建设,鼓励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不断提升宽带接入服务水平,提高网络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强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构建融合发展支撑服务体系。

1.实施“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组建以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为主要力量的咨询队伍,指导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帮助企业找“痛点”、开处方,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推动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管理新模式,提升企业管理能力。(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2.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通过打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不断收集汇总融合发展的典型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面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织开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试点示范,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粘合剂”作用。(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三)打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样板。依托全省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逐步向全流程和全产业链智能化发展。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遵义新蒲新区、毕节金海湖新区、贵安新区等为核心,支持和推动工业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贵阳高新·白云发动机产业园、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为核心,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业。在贵阳、贵安新区等地率先布局和建设一批省级互联网工业设计中心,大力发展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3D打印等新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四)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依托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交易平台。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成立新的经营主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