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贵阳市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全文废止】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贵阳市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全文废止】
黔府办发〔2016〕45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979—2019年)的决定》 ( 黔府发〔2020〕16号规定,现行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黔府发〔2024〕3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支持第二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贵阳市加快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打造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支持贵阳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大健康产业集聚融合为路径,以国际化、高端化、绿色化、集聚化为引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按照“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的理念,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贵阳市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形成10个以上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配套完善、核心竞争力强的省级及以上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大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增加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基本建成以“大健康+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新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和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三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

二、支持贵阳市建设“大健康+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

(三)大力发展以“大数据+医疗”为重点的健康医疗产业。支持贵阳市优化医疗服务资源布局,打造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服务层面广、层次高,具有省内一流水平,面向全国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支持贵阳市发展专业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贵阳市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推动贵阳市互联网医院做大做强,促进大数据技术与健康医疗业务深度融合。

(四)打造“大健康+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支持贵阳市建设国家级大健康数据库和大健康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开展健康产业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管理等大数据广泛应用,促进“大数据+健康服务”“大数据+健康管理”新业态发展。支持益佰“大数据+肿瘤诊疗服务平台”、朗玛信息“医疗健康云”、康络维医疗“心电云”、勤邦生物“检测云”等大健康云平台项目建设,打造西南地区健康云产业孵化基地。推动大数据与大健康深度融合,支持贵阳市创建“大健康+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三、支持贵阳市建设新医药产业化示范区

(五)加快发展以苗药为重点的健康医药产业。支持贵阳市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苗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品牌的苗药新产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苗医药产业化研制创新基地。支持贵阳市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制造企业,加快医学影像设备、医学检验设备、肿瘤治疗设备、智慧诊疗设备和3D生物打印产品等高端诊疗器械研发推广,打造全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产业集群基地。促进产业集聚,支持发展壮大益佰医药工业园、乌当医药产业园、修文医药产业园、清镇医药产业园,在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医药健康产业园,把贵阳市打造成为西部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全国特色医药产业制造基地。

(六)打造智慧医药物流基地。支持贵阳市医药企业、医药物流园区智能化医药仓库建设。鼓励贵阳市医药电子商务与物流、支付、信用、融资等要素的集成和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威门大健康电商平台等“互联网+”大健康医疗销售平台建设。支持乌当智慧医药物流中心建成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医药、健康产品智能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和交易中心。

四、支持贵阳市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

(七)推进健康养生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整合提升健康养生与生态旅游资源,推动医疗、养生、养老、旅游嫁接融合,支持贵阳市开发生态文化体验、避暑度假、温泉养生、高端精品农业休闲观光等各类健康养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加快推进花溪青岩特色优势健康休闲养生集聚区、乌当温泉健康养生及花卉休闲观光度假集聚区、清镇康体运动休闲养生集聚区等集聚区建设,支持贵阳市规划建设一批集“游、医、养、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旅游休闲养生示范基地,大力研制和生产具有自主特色品牌的健康养生、生态绿色、营养保健等健康产品(食品),推进区域性健康旅游区建设,打造全国有吸引力的生态康养旅游基地。

(八)推进健康养老与健康医疗融合发展。支持贵阳市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建设一批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的服务机构,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积极探索长期照护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发展迁居式异地养老、旅居式养老等健康养老新业态,支持白云、花溪、观山湖、清镇、修文等地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养老疗养度假区,支持贵阳建设集“游、医、养、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全龄老人智能颐养中心,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发和推广养老智能终端产品,打造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健康养老目的地和国家级智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五、支持贵阳市创新体制机制

(九)深化体制改革。支持贵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鼓励益佰等企业参与贵阳市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开展市属公立医院对外合作和发展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促进多元化办医。对贵阳市未列入国家和省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的大健康医药产业投资项目,一律实行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备案制;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的特殊审批规定基础上,建立完善贵阳市药品注册特殊品种“绿色通道”机制,明确列入范围、加快办理措施和时限等,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在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对贵阳市拥有产品核心技术专利、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支持向国家申请纳入“绿色通道”,优先审评审批;将社会资本举办500张床位以上综合医院的审批权限下放到贵阳市,并报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十)推动技术创新。支持贵阳市组建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贵州大健康医药创业创客中心、贵州中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支持贵阳市医药产业创新产品申报“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贵阳市探索医药创新成果产权交易,建设西南地区医药创新成果及专利技术交易中心。支持贵阳市探索研究制订、定期发布大健康产业发展指数。鼓励贵阳市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大健康标准制订和推广,推行健康、保健产品研发推广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健康养老服务等标准化试点。支持贵阳市探索建立苗医药诊疗技术规范及服务标准,开展苗医药标准化策略研究,建设国家苗药研发创新中心及标准化生产基地。

(十一)促进开放发展。支持贵阳市大健康医药企业与北京市大健康领域优势企业及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对接,打造京筑大健康医药产业研发制造合作示范基地。支持贵阳市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收购兼并境外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跨国公司在贵阳市设立医药研发中心、生产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服务外包基地。争取国家在贵阳市开展放宽外资准入改革试点,逐步取消合资或合作医疗机构的境外资本股权比例限制,逐步放开境外资本在贵阳市设立独资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人才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大对国际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支持贵阳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探索联合举办国际中医药苗医药联合研发中心、中医药苗医药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等,打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中医药苗医药国际合作示范基地。

六、支持贵阳市加强载体建设

(十二)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巨人计划”,扶持壮大益佰、同济堂、景峰、汉方、神奇等一批重点企业,支持贵阳市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方向,促进医药制造企业延长产业链,向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领域拓展,形成以生物医药、大健康服务为主,研发与生产并重,贸易与服务并举,行业领军企业聚集的创新型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十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