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黑政办发〔2016〕11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黑政办发〔2019〕45号)规定,继续保留
USHUI.NET®提示:根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黑政办发〔2022〕52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2016〕11号)精神,促进我省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医药产业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我省医药产业发展重点是全面贯彻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黑龙江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以医药、北药、医疗、卫生、健康为重点,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坚持大上规模、小创特色的发展方针,把注重资本市场和市场营销摆在突出位置,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
二、主要任务
(一)发展壮大医药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惫菇ㄒ怨?尔滨市为重点地区的新药研发体系。盯住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快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研发费用补助、科技服务项目补助等方式,提高哈药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动物细胞培养制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寒地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珍宝岛药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和建设,支持友搏药业心脑血管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发挥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作用,加快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建设,支持医药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生素新药、重大疾病创新药物、专利到期大品种药物的研制和二次开发,开发和引进头孢第三代、第四代和新一代产品。开展酶法、生物转化、膜技术、结晶技术、手性技术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关键性、共性产业化技术和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口腔速溶制剂、黏膜给药等新技术的研究。(省科技厅、工信委、发改委负责)
2?蓖贫?重大药物和医疗器械产业化。制定符合省情的医药工业投资指导目录,推进抗生素产业由青氨类、头孢类抗生素向抗感染类药物领域扩展,化学药产业由传统制剂向高端制剂新技术产品扩展,OTC及保健品产业由低端普药及保健品向高端大健康产品领域扩展。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步伐。重点开展防控艾滋病、流感、肝炎、肺炎、胃炎、溃疡等耐药性病原菌感染性疾病和治疗肿瘤、乙肝、七价肺炎、子宫癌等疾病的新型人用疫苗及禽流感、猪圆环病毒病等动物用疫苗,梅毒、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HPV)、肿瘤等粘?鲜约粒?肺癌、胃肠癌、卵巢癌等人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及禽白血病病毒、猪腹泻病毒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防治免疫性疾病、遗传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基因重组蛋白类药物、抗体药物、耐药致病菌噬菌体药物等新型生物技术创新药物,治疗类风湿病、免疫调节功能基因工程药物,微生物源生化药物,以及抗肿瘤、哮喘、补硒等相关特效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研究与产业化。支持哈药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筛选毛利额超过5000万元的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推进医疗康复机器人、体外无创肿瘤诊断CT、医疗清洁机器人等高端康复设备以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谋划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程包、制造业升级改造工程包和东北地区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省工信委、发改委、科技厅负责)
3?敝С忠揭┢笠瞪鲜腥谧省⒉⒐褐刈楹推放平ㄉ琛9睦?具有优势的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圣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资本扩张,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推动黑龙江天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参鸽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上市进度,对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给予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中小企业发债融资等奖补支持。做好医药产业中国驰名商标、黑龙江著名商标、黑龙江名牌产品等属地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工作。(省工信委、金融办、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厅负责)
4?苯ㄉ韫?尔滨—大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哈尔滨市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集研发、生产、包装、物流、营销、检验为一体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推进大庆生物产业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牡丹江、伊春、大兴安岭等地特色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0年,哈尔滨—大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省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厅负责)
5?苯?立现代营销模式。试行药品零售企业分级分类管理,适应不同规模企业发展。依托哈药物流配送中心、黑龙江九洲通医药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和国药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哈尔滨珍宝岛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华润黑龙江医药有限公司等大型药品销售企业,推进医药流通领域的物联网系统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品牌企业开展营销创新。充分利用邮政、快递等公司的网络优势,推动建立起价格合理、方便快捷、质量保证满足药品储存特性的运输体系。(省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邮政管理局负责)
(二)有针对性地突出北药开发,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1?碧岣叩赖刂幸┎牡钠分屎褪?量。提高平贝、板蓝根、柴胡、防风、刺五加、五味子、黄芪等中药材的品质和数量,建立野生药材种群繁育基地。加大梅花鹿、黑熊、人参、甘草、龙胆草等濒危动植物和平贝、防风、刺五加、五味子、黄芪、白鲜皮等道地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力度,建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结合我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强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推广,通过资金扶持或项目补助等方式引导扶持10个至15个中药材种植(养殖)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板蓝根、平贝等中药材品种示范基地建设,依托伊春铁力四宝生物有限公司发掘林蛙产业资源,提高中药材基地种植(养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到2020年,建成齐齐哈尔防风等3个至5个国家级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至150万亩。(省中医药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农委、林业厅、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负责)
2?碧岣咧幸┫执?化制造水平。依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剂型改革基地、黑龙江双兰星制药有限公司中药标准提取物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附属第二医院国家级新药临床研究基地等研发平台,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现有技术难关,加强中药创新和制药核心技术研究。支持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参鸽药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针对刺五加、双黄连、舒血宁、血塞通、安神宁、疏血通、熊胆粉等我省优势系列产品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支持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北草堂中药材有限公司、黑龙江未名制药有限公司等北药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研究,制定完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标准,积极推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推进齐齐哈尔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充分利用我省北药资源及药食同源的林下资源,开发药茶、药膳、药酒、食用菌口服液等功能保健食品。(省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负责)
3?奔涌煜执?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加快哈尔滨三棵树国家级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同时在中药材种植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促进传统中药商业模式向现代流通模式转变,鼓励流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集中配送,推动建立方便快捷、符合药品储存特性的运输体系。建立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技术规范、技术指南及中药材市场价格信息,建立覆盖全省中药产区的中药材生产、商品流通及产业研发服务体系。(省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邮政管理局负责)
(三)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同步发展,营造医药产业发展好环境。
1?蓖晟埔┢氛斜瓴晒夯?制。继续做好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公开招标工作,在招标采购中结合我省实际及医疗用药水平,合理调节药品结构,科学筛选及评审招标药品。逐步扩大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及使用范围。加强招标全过程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药品采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配送到位率、不良记录等信息。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将药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省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2?惫娣兑揭┢笠瞪?产行为。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推进药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督促企业不断提高规范生产意识,保持持续的认证状态。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以及蒸汽压缩蒸馏水等节能装备和无毒无害原材料推广应用,加快淘汰过剩的落后产能。加大飞行检查力度,检查同时抽样,提高监管的叠加效应。加快国际化认证进程,指导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的企业建立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生产和质量体系。支持医药生产企业开展化学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药品生产企业可在药品说明书、标签中予以标注。对省内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支持。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信委、发改委、卫生计生委、科技厅、人社厅负责)
3?闭?顿规范医药市场。印发《黑龙江省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黑龙江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建设我省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网站,拟定我省投诉举报一体化业务系统工作计划。建立全方位、多通道的预警和风险信息共享网络,运用大数据监测信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信息分析评价,加强医药广告发布审查,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加大企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净化医药市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工商局负责)
4?苯裘芟谓右礁摹VС稚缁嶙时静斡牍?立医疗机构改革,创办非公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康复医疗等医疗机构,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同等待遇。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医保医药谈判机制,形成科学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