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7部门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7部门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
川建行规〔2021〕8号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局(委)、检察院、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广播电视局、通信发展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部门《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建办督〔2021〕7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窨井盖安全管理,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工作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扎实推进窨井盖安全管理工作,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统筹推进。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窨井盖问题治理工作。

坚持依法治理。严格依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法规规定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四号检察建议”精神,落实窨井盖权属单位或管理方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管理,不断完善窨井盖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坚持创新驱动。综合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推动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提高窨井盖安全管理效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完善窨井盖技术标准体系,增强窨井盖安全性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三)工作目标。

到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窨井盖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健全管理档案;到2023年底前,完成窨井盖治理专项行动,窨井盖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底前,窨井盖安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明显加强,事故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升,窨井盖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二、重点任务

(四)全面开展井盖普查建档。城市窨井盖综合管理部门应在城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窨井盖普查建档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普查标准和内容等。在普查中,要厘清各类窨井盖权属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对无法确定权属关系和管理单位的窨井盖,要指定一个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兜底,并保障相应的维护管理经费。结合普查结果,健全窨井盖管理档案,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窨井盖权属单位或兜底负责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同步为现有窨井盖设置统一标识。

(五)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治理。城市窨井盖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开展窨井盖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压实权属单位主体责任,结合全省“窨井盖整治管理平台”,全面排查各类窨井盖安全隐患,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扎实推进整改工作。对存在破损、下沉、凸出、松动等情形的窨井盖,要尽快完成维修加固;对窨井盖缺失的,要第一时间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按相关标准补装;对低洼、易涝和人行道、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的窨井,要尽快加装防坠装置;对已确认为废弃的窨井,要限期完成填埋。在专项行动基础上,窨井盖权属单位要制定窨井盖更新改造计划,逐步更换超出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窨井盖。

(六)严格规范建设施工管理。在实施地下管线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应结合窨井盖设计使用年限和周边环境条件,科学合理选择窨井盖产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安装。城市窨井盖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窨井盖施工验收管理,严把质量关,窨井盖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新建窨井设施在建成移交时,权属单位应为窨井盖设置统一标识。扩建、改建城市道路需要拆除、移动窨井盖的,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城市窨井盖综合管理部门和窨井盖权属单位报告,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工程完工后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恢复,确保窨井盖符合质量标准和城市道路路面高程要求。

(七)加强巡查维护和应急处置。落实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交安、电力、通信等窨井盖权属单位日常维护责任,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限时进行处理。城市道路上的窨井盖进行维修、更换等作业时,市政、公安、电力、通信等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配合;作业完成后,窨井盖权属单位应当督促相关作业单位将道路设施恢复原状。排涝应急处置时,要密切监测窨井内外水压,确需移动、加固窨井盖的,应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规范,设置安全警示,做好安全防护,排涝结束后及时恢复窨井盖原状。城市窨井盖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窨井盖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多部门协同预警和响应处置机制。探索建立窨井盖责任保险制度,强化安全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