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厅 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关于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闽农综〔2018〕81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闽农规〔2023〕5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设区市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农行各二级分行、平潭综合实验区支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及《农业部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63号)等相关部署要求,省农业厅和农行福建省分行聚焦农业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结合福建实际,继续深化务实合作,进一步推动我省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合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农业绿色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福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出台了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开展“清新福建、绿色农业”品牌创建,拥有较好的绿色农业发展环境,发展绿色农业前景广阔。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省农业仍存在依靠粗放发展方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绿色农业的任务依旧艰巨。
金融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省政府印发了《
福建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省农业厅与农行福建省分行深化合作,探索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既是农业部门转变政策职能、创新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农业银行贯彻中央“重中之重”战略部署,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双方携手发挥各自领域优势,有助于加快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有助于集成利用资源要素,大幅增加农业绿色发展资金供给,持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有农业绿色发展成果。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扎实推进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服务体系。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为基本方向,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支持一批符合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等规划,坚持空间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稳定的原则,积极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小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标准化规模种养场(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纳入省级以上政府规划、具有稳定经营现金流、还款和担保有保障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采取PPP模式、产业基金引导或投贷联动等市场化运作模式。
(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要积极支持农业农村部及省农业厅认定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大型种子企业及种业上市公司发展,主动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种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屠宰、中央厨房和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技术装备研发;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推广。
(三)支持农业结构调整。要紧密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在生产环节,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粮经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种养业,做强做大我省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加工环节,支持经营规范、环保达标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购置烘干、整理和质检设备,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在流通环节,做好绿色农产品收储、流通等环节金融服务工作,优先支持竞争力较强、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县级农业银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重点加大对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特色村镇等方面的信贷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四)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按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部署,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农膜回收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行动为重点领域,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融合创新,支持节水农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耕地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利用和低消耗、低残留、低污染农业投入品生产。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福建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要求,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一批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的典型带动作用引领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健全。
三、加强指导,创新服务
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银行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和金融需求特点,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进服务创新。
(一)创新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各级农业银行要结合当地“三农”绿色发展和金融需求特点,突出七大优势产业及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方面的研发、优化、推广力度,积极创新绿色农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在大力推广“金穗惠农贷”“惠农卡便捷货”等产品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掘“三农”客户信息数据,优化融资授信模型,创新便捷融资的互联网“绿色”融资产品,加快推进“一县一快农贷、一产业一快农贷”,实现“快农贷”在涉农区域及特色产业区域的服务全覆盖。积极在“三农”金融服务中探索引入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顾问等新型金融服务工具,优化产品组合,因地制宜打造包括贷款、投行、基金、融资租赁等产品功能齐备、区域特色明显的金融服务专属产品箱。定期补充、修订、更新绿色金融业务产品箱内容,不断丰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积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行业管理优势,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银行金融产品有效对接,放大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成效。
(二)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各级农业银行要继续执行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信贷政策指引,加大对符合准入标准的产业链客户的支持力度。在信贷授权规定范围内,开展动态授权,对绿色、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