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0-12-17 成发改环资〔2020〕52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行有效、失效或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清单》(2023-12-26》规定,现行有效
文件正文见附件
《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2020-12-17 来源:市发改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根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2020年12月16日由成都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问:出台这个《方案》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群众健康安全。
国家和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问题,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通过出台相关法规文件,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当前,随着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兴业态发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续上升;替代产品的推广应用存在不足;新型治理模式的培育不够;企业、公众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识有待加强。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必要通过加强统筹谋划,系统性开展塑料污染治理。
与此同时,治理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等国际多边场合,均提出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的相关倡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问题上,我们将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把倡议变成行动,把理念转为实践,为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问:《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创新引领、科技支撑,多元参与、社会共治”的原则,提出了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对不同类别塑料制品提出相应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培育形成塑料减量、绿色物流和循环利用新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降低塑料垃圾填埋量。通过系统性治理,推动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形成塑料污染多元共治体系。
问:《方案》中对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出了明确的禁限要求,具体考虑是什么?
答: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首先要按照减量化的原则,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出管理要求,实现塑料垃圾源头减量。我们在设计相关禁限措施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禁限品类。《方案》起草过程中,我们严格依据国家和省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要求,结合成都城市建设实际,提出关于禁限管控的方案。此外,我们也会同有关方面,深入行业调研,认真研究分析,选择现阶段使用量大、问题相对突出、社会反映强烈的部分塑料制品,率先在部分领域和地区禁止或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二是按照有序推进的原则,把握实施节奏。《方案》统筹考虑了不同领域工作和管理基础的差异性,区分不同品类的替代条件,对禁限措施的实施节奏和力度进行了分类设计。对条件较为成熟的,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对需要逐步推进的,按照不同时间段、区分不同领域,详细规定了禁限措施的实施步骤。
三是按照抓细抓实的原则,落实禁限措施。《方案》规定了禁限措施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实化细化禁限管控的具体措施,形成了20个市级部门共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塑料污染治理有效落实。
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按照》按照稳妥有序的原则对禁限措施做了安排,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可避免会对部分行业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便利性等造成一定影响。各项措施的落地,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后续,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跟踪分析各领域实施情况,并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工作不断深化。
问:《方案》在推广替代产品使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有何考虑?
答:在推动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的同时,为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探索培育可持续的新型治理模式,《方案》还积极开展塑料替代产品应用推广、塑料污染治理科技支撑等行动,提出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推广应用安全可控、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相关替代产品;积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型业态和模式。
问:在推动塑料污染源头治理的同时,《意见》提出了要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请问有哪些考虑和具体措施?
答: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是完善塑料全流程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规范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内容。为破解当前塑料垃圾分类回收不足、规范化利用处置不够、随意丢弃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方案》提出了“实施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行动”“塑料垃圾专项清理行动”等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垃圾专线清理。对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加强高速公路、农村道路沿线、坑塘沟渠、荒山荒坡塑料废弃物清理处置;开展江河湖泊塑料垃圾清理行动;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等工作,做了明确和部署。
二是加强垃圾清运回收。结合《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做好塑料垃圾分类收集。《方案》提出要在公共机构、写字楼、机场、车站、地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大的场所,增加设施投放数量,提高清运频次,做到及时清运处理。对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做到“日产日清”。
三是推进塑料资源化利用。对于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塑料废弃物,要实现高质量、规范化的资源化利用;对于分拣成本高、资源化利用价值低的塑料废弃物,要进入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并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现能源化利用,最终目的是要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的直接填埋量。
问:对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有何具体要求?
答:近年来,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带来的快递塑料包装、外卖塑料餐具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方案》将新兴领域作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结合行业实际,在总结各地、各部门及相关企业相关探索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在新兴领域防治塑料污染的具体措施。
一是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