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关于印发《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关于印发《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青农字〔2023〕43号
  
 
各区(市)农业农村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渔业主管部门:

为加快青岛市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农计财发〔2023〕6号)《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和《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农办计财〔2023〕16号)等有关部署,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制定了《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

2023年8月11日



青岛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和《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有关部署,加快青岛市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按照“一年开好局、两年打基础、三年创一流”的总体思路,以打造全国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市为主线,以推广应用设施农业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模式为重点,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十大工程,因地制宜地统筹推进现代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设施渔业和仓储保鲜、粮食烘干等物流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

到2025年,争取建成2个种养模式先进、用地效率提升、生产高质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全市设施蔬菜产量比重达到25%,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设施种植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2%和5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现代设施农业稳产保供能力明显提升,在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智慧农业先行区和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等工作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到2030年,全市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稳产保供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强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取得明显进展,把青岛打造成全国现代设施农业的引领基地、示范窗口、聚集高地。

到2035年,全市设施农业全面升级,供给保障更加有力,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产出质量和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食物消费需求。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现代设施农业空间布局

1.实施节能宜机型现代设施种植业工程。以稳产能抓改造为重点,发展节能节本、高产高效新型现代设施种植业。加快集中连片老旧低效温室设施改造,推广应急补光、水肥一体化等自动化调控设备,建设以节能高效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基地。加快现代都市型智慧设施农业发展,支持莱西市创建以设施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批周期生产、立体种植、无土栽培、智能调控的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等高端生产设施,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以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引导占用耕地较多的设施种植业适度向非耕地转移,有序推进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化开发。到2025年,全市设施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

2.实施高效集约型现代设施畜牧业工程。以转方式提效率为抓手,坚持“稳猪、扩牛、增羊、壮禽、强奶、培新”,加快规模养殖场设施化改造升级,支持配套和完善精准饲喂、智能环境控制、粪污处理利用等设施设备,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养殖。稳步推进集约化设施养殖建设,推广智能化楼房养猪、叠层高效笼养、奶牛智慧牧场等设施畜牧养殖模式,提升肉蛋奶供给保障能力。支持即墨区创建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提升设施畜牧业数字化生产力。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加快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设施畜牧业。到2025年,创建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示范场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生态健康型现代设施渔业工程。以扩产能调结构为重点,稳步扩大深远海养殖规模,打造陆基育种、近海驯化、远海养殖、综合加工的深远海绿色养殖新模式。依托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发展深海养殖,高质量推动西海岸新区深蓝系列桁架式网箱、即墨区国信系列大型智慧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等生态高效增养殖模式。完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恢复体系,按照“一湾六岛”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海洋牧场。优化沿海渔港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完善海上运输、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局,各区、市渔业主管部门)

(二)加强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4.实施现代设施农业科技攻关工程。健全设施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作用,推动设施农业结构设计、先进装备、专用品种和生产技术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完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全产业链科技资源配置。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强化产学研协作攻坚,突破一批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智能生产、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持续推进设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鼓励发展科技创新主导的新业态新经济。(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

5.实施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研制工程。引导支持农机装备企业、数字农业装备企业集中攻关突破工厂化育苗(秧)成套设备、蔬菜高效移栽机、设施植保机器人、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饲喂设备、智能环控设备、转盘挤奶机和自动挤奶机器人、疫苗注射机器人、智能化屠宰设备、粪污及尾菜、尾水处理利用等关键农机装备,建设设施农机装备研产推用贯通试点基地。加快节能节地的新型装备、材料与设施应用,因地制宜推广植物工厂、楼房养猪、家禽叠层高效笼养、鱼菜共生立体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种养模式,集成示范现代种养设施设计、环境精准调控、动植物生长信息监测、生长发育智能调控模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疫病智能诊断与防控、畜禽水产品减损保鲜、废弃物综合化利用等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渔业主管部门)

6.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积极促进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同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进行分布式点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覆盖式网连,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和示范推广,构建“一主多元、多元融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依托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搭建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农技推广融合发展平台,实施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示范推广一批高产高效技术、优良品种。组织开展设施农业新材料、新装备、新结构的示范推广,开展专业化的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服务。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设施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技术服务指导。(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

(三)推动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7.实施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链拓展工程。大力发展集约化育苗,集中建设一批现代化设施育苗中心,应用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自动化育苗装备、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设备,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等难题。加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布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高端设施提升和产业链配套。完善仓储冷链物流及烘干加工设施,逐步补齐产地预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依托市级绿色增粮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粮食烘干中心和烘干点,逐步形成粮食产后减损绿色烘干体系。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达到200个左右,带动农产品市场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区、市农业农村局、发展和改革局)

8.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新业态提升工程。培育发展农村电商、农事体验和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由卖农产品向卖风景、卖服务、卖体验转变。打造滨海沿线和大沽河沿线生态农业产业带和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突出文化科普和休闲垂钓等功能,依托海洋牧场规范发展休闲渔业。创新产销衔接机制,鼓励设施农业优势产地、产品加工基地与生鲜电商合作,发展冷链贮运、连锁经营、直采直供等新型营销方式。稳步推广设施农业入股、分红和就近就业等利益分配方式,让农民在设施农业发展中有活干、有钱赚。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电商收入突破百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超过6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

(四)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9.实施现代设施农业产地环境净化工程。广泛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与先进高效植保机械,加快设施农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0.01毫米以上标准地膜和机械化免膜生产技术,实现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理全覆盖。在蔬菜瓜果集中种植交易区开展尾菜无害化处理试点。深化设施渔业养殖尾水治理,促进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支持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到2025年,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局,各区、市农业农村局、渔业主管部门)

10.实施现代设施农业节能减排工程。探索设施农业热电联产、畜牧养殖+光伏等节能发展模式,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农机,推进大棚温室节能改造和绿色建设。加快“固碳减排”“生态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