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商务厅等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商务流通〔2017〕30号
各设区市(除厦门外)商务局、发改委、教育局、经信委(经信局)、卫生计生委、财政局、人社局、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房管局、执法局(城管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国资委、工商局、质监局(市场监管局)、旅游局、知识产权局、国税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教育局、卫生计生局、财政金融局、社会事业局、交建局、规划局、执法局、国资局、市场监管局、旅游发展局、国税局,各银监分局:
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文)和《
商务部等16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
商流通发〔2017〕13号)要求,为推动我省老字号发展,现将《福建省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省商务厅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经信委 省卫计委 省财政厅
省人社厅 省住建厅 省文化厅
省国资委 省工商局 省质监局
省旅游局 省知识产权局 省国税局
福建银监局 福建证监局
(此件公开发布) 2017年4月20日
福建省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促进老字号的保护和传承,推动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市场竞争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使老字号传承和保护体系更加健全,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从中培育出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老字号企业。
二、推动老字号传承与保护
(一)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广老字号企业字号与商标名称一致的做法,指导具有良好信誉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老字号企业申请注册商标,通过商标权的运用和保护,打造高知名度商标。支持老字号企业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对老字号企业亟需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优先审查。开通老字号企业专利登记簿副本、专利权质押登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等专利审查流程事务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引导老字号企业树立“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意识,鼓励外向型老字号企业通过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跨国兼并、品牌收购、品牌推广等方式实施商标国际战略,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强境外商标权保护,积极应对境外商标侵权,主动参与相关诉讼,维护老字号企业境外商标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
(二)推动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鼓励老字号建立博物馆,鼓励列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老字号和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遗传习所和非遗宣示馆,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开设与老字号技艺紧密相关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通过聘请老字号的师傅授课及招收老字号学徒参加培训,保障老字号独特技艺的传承。建设中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培养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支持老字号餐饮企业与闽菜烹饪大师共建“工作室”,鼓励老字号闽菜餐饮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协作,建立实训基地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企校合作育人机制,支持老字号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通过师傅带徒形式,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支持老字号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收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全日制专科层次学历教育,提升企业人才素质。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老字号员工技能培训,鼓励城乡劳动者积极参加具有本地特色的老字号传统工艺培训,对参加培训符合条件的按政策给予相关补贴。(责任单位:省文化厅、省卫计委、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
(三)保护原址风貌促进集聚经营。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或老字号比较集中的地区确定为历史建筑或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并向社会公布,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措施。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或旧城改造工作,保护老字号原有的商业环境,打造特色街区。有条件的市县可以适当提高老字号征收补偿标准。结合老字号发展的实际,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老字号一条街,汇聚各类老字号店铺,引导特色产品和服务集聚,带动老字号抱团发展。合理放宽对临街老字号店铺(列入文物保护的除外)装潢装修的限制,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及建筑风格等,对店铺外观进行修缮,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合理放宽对老字号户外营销活动的限制,支持老字号积极开展店内店外传统技艺展示活动,促进特色消费增长和区域经济繁华。鼓励老字号企业较为集中、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质监局、省商务厅)
三、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四)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老字号企业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模式,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传统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老字号企业申报技改项目。鼓励老字号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举办体现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文化、购物活动。加大老字号纪念品、礼品的开发力度,推进老字号和旅游企业在景点建设、线路开发、宣传推广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广老字号旅游产品,鼓励创建观光工厂、中药养生旅游基地等。(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卫计委、省商务厅)
(五)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支持我省老字号参加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推动老字号品牌从定性认定到定量评价。支持老字号按“特色产品”申报福建名牌产品并在评价推荐时予以优先考虑,专家评审原则上不实行低分淘汰。鼓励老字号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在评审工作中向老字号适当倾斜。引导老字号企业更加有效运用商标,采取商标专用权投资入股、质押融资、转让、许可使用等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支持老字号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以及在品牌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传承和创新,以提高品牌附加值,包括商标注册维权、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对老品牌进行文化挖掘、盘活重组等,不断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推动打造国际知名的老字号品牌。(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文化厅、省工商局、省商务厅)
(六)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国有老字号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引进各类社会资本,提升老字号管理水平和发展活力。探索建立老字号国有企业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在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中实行股权分红等。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老字号企业开展员工持股。鼓励老字号国有企业设立首席高级技师、首席高级工匠,企业技术带头人、手艺传承人等人才可实行高于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产生的薪酬不列入企业工资总额。鼓励和支持老字号将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服务手段相结合,积极推进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拓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