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废止】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废止】
泉政文〔2017〕39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12月24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告》 ( 泉政〔2019〕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2020年12月31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0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告》 ( 泉政文〔2020〕52号规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文废止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7日

  

  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制造强国战略,加快经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优化产业生态圈,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做强,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 城市试点示范为契机,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总体理念,紧紧抓住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主线,围绕“一个核心目标、两大发展方向、三个实施途径、四大发展支撑”,率先形成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制造业整体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努力走在“中国制造2025”的全国前列。

  (一)一个核心目标

  围绕基本建成链接台湾海峡、服务“一带一路”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全面推动泉州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新动力,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转型升级提供地方样板。

  (二)两大发展方向

  1. 增强创新动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网络,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一带一路”深化合作,重塑泉州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2. 增强改革动力,提高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造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释放改革红利。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激活创新活力,促进资源共享或互补,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供给效能。

  (三)三个实施途径

  1. 智能制造: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提升制造装备的数控化率,创新发展机床、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等智能装备,大力推动智能产品研发,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 服务型制造: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力争在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系统上闯出泉州特色之路,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3. 绿色制造:构建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建立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研发公共平台。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着力培育发展绿色企业,研发生产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

  (四)四大发展支撑

  1.以更大力度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支撑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倡导工匠精神,推进科技、管理、品牌、企业组织、商业模式全方位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新型科研机构和重点创新基地,推进“机器换工”专项行动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深化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实体产业人才集聚区。实施“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泉州制造业质量水平和品牌形象。

  2.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政策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泉州国家级“金改区”、民营经济“综改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等建设,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能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3.以更大力度促进园区集聚优化,增强载体支撑作用。结合泉州“一湾两翼”城市构架,加强重点区域园区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整合提升现有园区,推动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国家级园区扩区做强,按照泉州高新技术园区“一区多园”发展思路,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泉州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扩区整合。按照产业集中、资源共享的要求,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以更大力度培育引进高端重大项目,增强项目支撑作用。深入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结合泉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引进“互联网+”及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高端重大项目,发挥产业龙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二、创建目标

  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现代服务业特色化,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19年,基本形成轻重并举、三产繁荣、深度融合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空间布局等方面实现战略性调整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质量显著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9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2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达89家、16个;上市企业达13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0家。

  (二)质量效益。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85万元/人年;质量品牌大幅提升,产品省级以上监督抽查质量合格率在94%以上;新增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联盟或团体标准达100项以上;完善提升国家级检测中心4个;100家以上企业实行先进质量技术和卓越绩效模式;泉州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以上;获中国驰名商标150个。

  (三)优化结构。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9年,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超过5000亿元、2500亿元、2000亿元和34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2%、9.5%、10.0%和6.5%左右;食品产业、工艺制品、纸业印刷3大特色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200亿元、900亿元和7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0%、6.5%和6.5%左右;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超过638亿元和54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5%左右。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2家,其中超500亿元2家。

  (四)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得到推广应用,2019年,实现节能和环保产业产值达218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44吨标准煤/万元;万元GDP建设用地比2015年下降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1.5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能耗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

  (五)两化融合(智能制造)。2019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通过企业达到30家以上,建设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250个以上;建成国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制造基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推广应用率达50%,重点规上离散制造业中每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达到80台;开发出8项重大数字化智能产品;全面普及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应用;重点规上离散制造业关键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建设25个示范性数字化制造车间/企业,培育7个示范性智能制造车间/企业。

  (六)空间优化。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2019年,建设先进制造业工业园区13个,建成配套完备的新兴产业基地13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0个;实现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75%以上,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转型升级空间载体。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新型制造业体系

  1. 推动制造业智能发展

  (1)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发展。结合泉州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以深入实施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四大主导产业和工艺制品、纸业印刷、食品饮料三大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每年实施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形成一批个性化定制、“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支持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根据各自特色产业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以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泉州传统制造业由“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迈进,使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2)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动“数控一代”扩面提质,把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行业领域由原来的纺织鞋服、建材家居和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三大领域扩大到工程机械、食品包装、纸业印刷和工艺品制造等主要产业领域;加快由少数创新应用示范企业带动转向整个产业的推广,建设更多的自动化示范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推广应用;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动,推动制造业由“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方向发展。

  (3)完善智能制造公共平台。深化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所合作,做好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为我市智能制造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鼓励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数控技术和装备研发机构、设计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虚拟研究院所,建设数控技术和机械产品创新发布和展示中心;支持本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营”的数控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型科研机构。

  (4)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等产品和技术攻关,重点发展纺织鞋服、食品饮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以及应用于装配、焊接、喷涂、上下料、搬运、包装等领域的智能机械和工业机器人;加快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升高精度复合数控金切机床、大型柔性数控加工中心、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等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系统)的制造水平;积极发展高参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轴承、液压及气动元件、密封元件、齿轮传动装置以及精密复杂模具等高端机械基础部件。

  2. 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

  (1)发展绿色和节能产品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电器、节能新材料制造,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支持高效照明技术和产品、绿色建筑材料、节能交通工具的研发制造。推进高效照明、城镇生活(服务业)节水、建筑节能等产品制造。支持LED应用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积极推荐泉州市生产的产品列入国家及省的推广目录,推进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扩大节能环保产品市场消费。

  (2)推广传统行业的绿色工艺。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饮料等产业重点推广生态设计、绿色工艺材料,发展绿色包装;石材、瓷砖、卫浴、工艺制品、印刷行业重点提高加工过程的绿色化水平;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要保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在产品设计-材料-生产-包装-回收各阶段防止污染。化工、炼油、造纸、水泥生产企业要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根治污染,加快生产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采用能耗和污染在线监控和联网装置,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产;建设节能降耗和低碳排放的绿色车间/工厂。

  (3)加强节能技术装备应用。针对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需求,加快开发应用工业区锅炉、窑炉、导热炉燃烧自动调控高效节能技术设备,推进余热余压余气利用、交通节能、储能及节能检测、能源计量、能源智能化管理等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重点支持高效用能设备、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或市节能监测中心等单位推进科技成果及技术转移、转化,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4)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推动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努力创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造纸产业重点促进纸制品资源的可循环与再利用。增强建筑材料生产原材料与辅料的利用率以及产品的循环、回收与再利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德化陶瓷产业园区等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有序推进;着力建设福建海西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努力将其打造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积极创建石狮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5)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制定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严禁违规建设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要求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不达标的违规产能,在规定时间内依法依规进行整改,对达标无望的项目和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清退。对属于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的装备、工艺和产品,实现应退尽退。推动水泥、造纸、石材、纺织等传统行业一批低端低效产能转型升级,坚决退出石材行业开采环节。

  (6)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突出“生态优先”,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推动辖内银行业机构探索开展促进绿色信贷及相关业务,促使其提升绿色信贷技术水平,在业务流程中引入环境评价因素,从技术方面保证低碳经济政策在信贷业务中的落实,引导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更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围绕产能相对过剩领域,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通过内保外贷、本外币贷款、债权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则要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

  3.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

  (1)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通过培育发展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机构,引进高端工业设计机构,组织开展“工业设计在行动”“工业设计名师讲堂”“大学生设计工作坊”“工业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动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以创新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支撑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2)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专注核心业务,逐步剥离或外包物流服务,大力培育发展一批技术水平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物流企业功能整合,改造物流流程,延伸服务链条,不断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3)培育壮大服务型制造企业。鼓励和引导制造企业向前端研发设计、后端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仓储物流、设备租赁等环节延伸拓展,提升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加速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重点在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产业、工艺制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企业。

  (4)推动金融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区域总部,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型业态。引导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重点支持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关联度较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银行业机构针对不同服务业特点,创新信贷业务拓展和评估机制、信贷服务模式、业务考评体系、利率定价机制,推出多层次信贷服务产品;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要提供多种可供服务业企业选择的金融产品,构建不同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4. 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1)推进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发挥主要货源地优势,支持鞋服、茶叶等网货走产品创新、集群发展、网络销售的路子。集中扶持纺织服装、休闲运动等优势产业的供应链采供销平台,引导平台由信息流服务向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结合的综合服务发展。

  (2)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依托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推进微波通信业等产业开发。重点建设泉州国家级微波通信产业基地、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晋江众合联物联网产业基地,打造泉州物联网示范产业园。依托国内外高端科研院所,支持产品研发与创新发展,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大力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加大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泉州软件园的招商力度,引进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企业。依托制造业基础,聚集一批云制造平台、企业信息化等服务提供商,为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服务。

  (4)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围绕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重点规划新建一批电子商务园区(基地),发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代理运营服务、数据基础服务、咨询教育等产业。建设网商(虚拟)产业园,建设“泉州购”全营销体系平台。打造一批初具规模、基于泉州优势产业资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垂直性电商平台。依托综合保税区,争创中国(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试点工作。引导企业主动适应互联网环境发展新业态,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工业电子商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重构产业链条。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制造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等产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品牌和制造的网络化腾飞。

  5.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1)强化产品质量和品牌提升。推动主要消费品标准由跟随者向创新者、领跑者转变。鼓励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实质性参与标准化活动,积极承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鼓励企业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抢夺更多的技术标准话语权。

  (2)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形成一批产品优质、服务上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国外高端品牌,开展自主品牌商标国际注册,扩大品牌影响力。做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培育以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为纽带的区域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国外高端品牌和将自主品牌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与国家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扩大品牌影响力。做好我市中国质量奖、福建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等优秀品牌宣传,引导更多的企业追求卓越绩效,增进公众对泉州质量的信心。拓展品牌营销传播渠道,特别是有效运用新媒体,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

  (3)提升出口消费品质量。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建立质量监管与贸易便利化相统一的进出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成覆盖全国口岸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加快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处理与评价中心建设,提高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畅通覆盖消费者投诉和企业报告的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监测渠道,推动建立跨国境、跨部门、跨行业的进出口商品风险和伤害信息监测与交流平台。推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与示范企业创建,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打击出口假冒伪劣商品,推动建设海外打假维权监测网。搭建国际交流与磋商对话平台,强化消费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

  (4)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品牌本土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作,掌握在全球产业界具有核心技术或市场渠道优势的企业,发挥我市优秀企业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推动本土化进程,增强企业竞争力和话语权。鼓励有条件企业成立品牌相关研究机构,推动企业培养更多的品牌研究、建设和推广人才。宣贯品牌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出口企业的品牌培育,推动“泉州品牌”走出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品牌研究、咨询、宣传、维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发展一批品牌培育建设中介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设计、营销、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鼓励企业借助国际媒体资源和主动参与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经贸交流等活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有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1. 汇聚创新驱动力量

  (1)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探索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紧密围绕泉州市具有优势的主攻行业,以华中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科研院所为主要技术力量,有序推进建设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支持产业组织创新。依托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项目,集聚技术、品牌、人才、金融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培育一批国际化大型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鼓励开展境外投资、并购和技术合作。提高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水平,深入推进“万家企业手拉手”,推进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技术协作。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绩效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咨询诊断活动。

  (3)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主动对接国家“创新百强”工程,集聚科技政策、平台、人才、项目等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型企业在数量上“铺天盖地”,在质量上“顶天立地”。落实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把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列入考核县(市、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财政奖补。

  (4)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各级各类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高位嫁接先进技术、科研院所、高端人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支持企业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发明专利比重,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科技研发主体和承接科技资源主体,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2. 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1)深化组织模式创新。按照“全产业动员、全资源集聚、全领域调动、全链条布局、全体系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工作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创新转型“燎原计划”、全国产学研对接合作“蓝火计划”,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公开征集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大力破解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引导高校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行业协会和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2)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数控机床产业、工程机械产业、机器人产业等装备制造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搭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重点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加快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行业带动强的项目成果落地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探索建立竞争性立项机制。围绕我市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短板和产业创新链缺失环节,公开征集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解决方案,面向企业征集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需求,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筛选和凝练,建立竞争性立项机制。每年组织一批重大项目,通过竞争性立项,采用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立项支持,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机制。

  3. 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1)建设一批服务于数控和智能制造的产业园区和基地。重点推动丰泽区形成以市科技局“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为支撑,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研发与创业孵化基地;洛江区形成以华数机器人、嘉泰数控机床等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园;晋江市以中科院泉州装备所、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为核心,建设全市智能装备、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开发、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产业园区;南安市形成以机械设备、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为核心的滨江机械装备产业园。

  (2)进一步发挥引进平台的重要作用。探索创新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完善已经引进的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所、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持续组织平台的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开展需求调研,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开发应用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真正服务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海峡(泉州)技术转移中心、“泉州科技云”、新型科研机构等重点创新平台在项目、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优势。建设一批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促进一批符合产业创新发展方向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地转化。

  (3)继续引进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新型科研机构。引导各县(市、区)围绕各自支柱产业特色,建设一批产业针对性强、专业领域细分的“专精特”科研院所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市县协同、合作推动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服务体系。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商会和投资机构创办民营新型科研(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泉建设数控和智能制造领域的虚拟研究院所。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各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加快形成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支撑体系。

  (4)部分重点建设平台。泉州品牌数据库:建成泉州中国知名品牌数据库,对包括品牌、商标、专利、产品、经营管理等企业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品牌管理过程的透明化与高效率。泉州云制造平台: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等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服务流统一构成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池。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调整供应链,开展有客户参与设计的定制化生产。质量服务平台:在传统产业领域,重点培育并创建国际互认、国家认可的国家级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开展检验、检测和认证评价工作,组织产学研各方资源,联合开展设计、工艺、制造、检验、检测等产品质量形成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验证与评价技术、方法与设备的研发与攻关,借助信息化技术,有效运行质量公共服务平台。

  4. 打造创新创业新生态

  (1)探索构建全方位创新机制。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切实增强自主创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实施“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方案,着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构建覆盖全市所有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创建新型民营科研机构,构建更具活力、更为开放的民营经济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发展加速度。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推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和股权分红激励试点,提高职务发明人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促进专利融入经济发展。

  (2)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建设。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开拓、人员培训、创业辅导、融资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特色众创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商务科研楼宇、仓库等,以各类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突出整合线上服务平台、线下孵化载体、创业辅导体系、技术与资本支撑等四大要素,打造投资促进、培训辅导、宣传营销、专业服务、创客孵化、咨询交流等创新创业孵化器,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星创天地等新兴孵化模式。优化质量发展环境。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充分发挥12365、12315、12331等投诉热线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建立质量数据、信息交流发布机制与平台,鼓励协会(商会)、技术机构、产业联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发布质量信息。利用报刊、网络、会议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强质量宣传,扩大专项行动的社会影响,营造关心质量品牌、关注质量品牌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监督,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充分利用新技术、信息化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和质量失信企业的打击力度。

  (3)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扎实开展泉州市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支持各县(市、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试点县,实施专利运用促进工程,完善社会化专利服务体系,激励发明创造,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鼓励发展各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联合开发、运用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协同运营机制。加速促进优秀专利技术转化,支持企业通过购买、许可等方式,获得所需的发明专利技术。强化知识产权金融,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探索推进专利保险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加强市、县两级专利执法联动,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三)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1. 强化人才集聚基础工作

  (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重点落实好实体产业人才“领跑”、技能人才“支撑”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以提升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推进我市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和品牌价值实现。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养造就一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科研转化、技术开发、业务指导、监督实施和技术改进等制造业关键环节中的核心推进作用。

  (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支持以受聘、合作、创办企业、受派等方式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学术技术、经营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能引领和带动泉州某一领域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的高层次人才。围绕支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要,实施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吸引工科类青年人才受聘于企业、进入众创空间孵化培育或创领办企业。出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意见,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人才招聘、猎头、测评、培训等精准服务。

  (3)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立足我市制造业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积极举办、参与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海外博士海西行”等活动,发挥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载体作用,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加强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结合我市建设“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培育、建站、服务和管理工作,新组建一批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千人计划”人才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会企协作创新联盟、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新型聚才载体。

  (4)强化制造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开展针对我市制造产业人才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的调研,探索建立制造产业人才调查统计工作机制,对泉州市制造产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与层次开展分析,建设完善人才信息库,为培养、引进各类各层次制造产业人才提供数据支撑。构建制造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建设制造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对制造产业人才未来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为制造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导和依据,有效服务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2.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1)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围绕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泉州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重点规划企业发展战略(风险意识)、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金融资本运作、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系列培训班。针对不同对象各有侧重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帮助企业家实现由“爱拼敢赢”向“善拼会赢”转变。

  (2)加强“创二代”企业家培训。专门针对二代企业家设计专题研修班课程,进行系统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由国内著名实战型管理专家授课辅导,并邀请我市老一代成功企业家分享创业故事与经验,增强二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二代企业家树立信心,提高在传承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的能力,推动泉州民营家族企业顺利实现代际传承。搭建二代企业家交流载体,促进二代企业家沟通、交流与合作。

  (3)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举办“职业经理人高级研修班”,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后备企业、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部门总监、副总经理以上职业经理人的培训,着重从人力资源、财务、生产、营销、法务、绩效管理、执行力、职业道德等模块进行系统培训,提升职业经理人执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决策、帮助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管理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才。开展企业管理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培训“课程资源丰富、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效率高”的特点和优势,支持企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推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全员参与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3. 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

  (1)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加大力度落实我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规定和人才“港湾计划”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做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省特支“双百计划”、优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