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阳府办〔2016〕24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20年8月5日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结果的通知》 ( 阳府函〔2020〕287号规定,保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阳江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商务局反映。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18日



  阳江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2015〕7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粤府办〔2016〕12号),加快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区域错位发展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推动农产品物流园、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建设,推动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产品双向流通渠道基本形成,农产品网络销售及农村网络购物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发展水平达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以上。在全市建成3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50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保持25%以上增长。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1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5家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或龙头企业。培育10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1-2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集聚效应强的涉农电商平台。农业企业“上网触电”达80%以上。培育建设2-3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电商体验馆。培训1万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显著提升。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和鼓励电商、金融、商贸、流通类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农村中小电商企业、电商服务企业、现代农资企业等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龙头企业投资农村市场。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参与建设集农产品、农制品、农村旅游文化产品、电子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电商平台,主动服务“三农”,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局、省农信联社阳江办事处,阳江银监分局)

  (二)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支持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科创中心、乡镇电子商务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等集聚区。培育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立足农村资源优势和网络市场需求,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电子商务服务商资源,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示范企业。鼓励市级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或以协会为单位,参与高层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鼓励企业、自然人开办农村电商网店。鼓励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经营企业设立电子商务公司,引导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涉农网商转型发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农技服务、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开发等领域带动更多的中小微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发展。指导具备条件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争创广东省著名商标。(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金融局、市工商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

  (三)推动农产品“上网触电”。引导农村地区传统生产企业、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信息化、电商化改造,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抓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服务,推动农产品由单纯的“上网触电”逐步细分服务产品。丰富本地农产品在“广货网上行”活动中的促销内容和形式,创新网购促销手段。大力扶持经营我市名优农产品、农制品和农村旅游文化产品的本土电商平台建设,推进产、供、销一体化联营。大力发展面向经销商和零售商的诚信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电子商务购销平台,推广农产品统购统配服务。将农产品电商与城市社区电子商务结合,鼓励与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探索发展“基地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社区直供”的对接新模式。推进农产品社区宅配和电商直配,降低农产品社区宅配和电商直配成本。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与电商平台建立产品购销关系,建立一批满足网上产品销售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农产品电商提供稳定优质的货源。鼓励农业生产基地或园区建设农村名优特色产品线下体验店,深入推进全市跨区域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我市农村地区与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探索多样化网络促销机制,提高产品线上交易转化效率。(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旅游外侨局、市供销社)

  (四)畅通消费品下乡进村渠道。以电子商务、信息化及物流网络为依托,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基础,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选取一批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基础设施项目纳入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提升农村现代流通水平。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畅通日用消费品下乡进村渠道。构建覆盖县、镇、村的电子商务运营网络,支持县村级基层服务网点发展成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终端,鼓励邮政快递、乡村商贸和供销网点提供自提、配送、电子支付、代购代销、代存代取等服务,进一步拓展农村物流渠道功能,有效对接区域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省农信联社阳江办事处)

  (五)推广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农资生产领域大数据应用,鼓励大型骨干农资企业创新农资产品互联网分销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开展农资产品电子商务批发与零售交易。通过预购预售、供应链订单、双向经营等方式,预判市场变化情况,促进农资产品“以销定产”配置资源,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市农业局、市供销社)

  (六)支持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为农村青年搭建集创业辅导、技能培训、投融资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进入园区进行创业就业培训的农民给予优惠。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支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农家网店”。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在线营销,带动更多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创业致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团市委)

  (七)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农产品交易中心电商化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体化的涉农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B2B)平台和企业与消费者间电子商务交易(B2C)平台,推动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超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对接,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整合产业链资源的能力。推动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依托省级各大电商平台,建设供销系统农资、特色农产品、再生资源、日用消费品电商平台;支持“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阳江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阳江馆”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和项目的发展;培育建设农产品电商体验馆,带动区域特色农产品推广。〔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邮政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办、有关商(协)会〕

  (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提高农村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加快推动LTE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和产品应用,推进4G网络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采购营销等领域的普及和应用,缩小城乡信息化发展差距。(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通信管理办)

     (九)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动我市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建设,完善农村公路、货(客)运站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每年完成300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建设标准适宜的乡镇客运站站场体系。支持建设复合型农村物流枢纽和节点,鼓励依托农村客运站拓展物流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跨境农产品快递业务,鼓励设置农产品跨境电商绿色通道。打造集“物流配送(工业品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