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佛府〔2016〕4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 (
国发〔2015〕24号)和《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实施方案的通知》 (
粤府〔2016〕41号)精神,结合《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年)的通知》(粤商务电字〔2016〕1号)以及《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依托我市产业、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以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生态圈为核心,努力构建健全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融资支撑体系、创业创新体系,实施传统产业上网触电工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工程、农村电商培育发展工程、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工程、电子商务发展载体建设工程、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创建工程,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解决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症结问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协同、高效的电子商务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氛围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佛山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基本确立。全市电子商务呈现规模化、快速化、规范化发展,形成一批富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产业资源、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融合发展,发展水平居于全省领先地位。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左右,占全市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8%左右,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8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
以建设线下电商服务中心、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园区或行政服务场所电商服务网点、电子商务服务指南为核心,统筹推进全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为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开展业务提供清晰有效的引导和服务。逐步建成覆盖全市,包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的线上线下(O2O)型服务网络,努力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布局科学合理、服务标准规范、运行高效有序、能满足全市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和全面应用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成电子商务政策库、企业库、园区库、项目库、服务机构库、专家库、人才库、产业数据库八大电子商务数据资源。整合汇聚专业咨询公司、电商服务机构、商协会及专家学者、院校等多方服务资源,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制定电子商务服务指南,提供全方位的指引和服务,为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名录,鼓励行业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等级评定,努力发展一批信誉良好、服务优质、具有较好品牌影响力和一定经营规模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二)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各类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解决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的问题。组建电子商务专家顾问团,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重大决策提供专家意见。依托市内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专业培训机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高级人才、运营人才、技能人才培训活动。大力推进校协、校企合作,鼓励市内院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学科,并与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按照电子商务企业需求提供“订单式”或定向人才培养工作。联合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及具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职校等教育机构,发挥电子商务相关商协会的作用,搭建“政、会、校、企”共同参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联合培养交流平台。结合我市人才政策,依托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示范工程,引进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对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人才和团队,优先纳入各类人才计划项目,享受国家和省市规定的优惠政策。在高端人才的住房、交通、生活配套设施、家庭成员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人才录用、从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等费用,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三)加强电子商务融资支撑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解决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大对电子商务公司融资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等积极创新,与电子商务平台、园区、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对接,开发符合电子商务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和支持设立各类电子商务信用担保基金,由行业中介机构牵头,与
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展开合作,组织有意向的电子商务企业共同参与,提供电子商务信用担保基金贷款服务。探索创新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式,研究利用财政性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进行合作,成立各类风险补偿性基金,对企业的贷款利息、保险费用等进行补偿,实现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放大作用,扩大资金的受惠面。加强与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战略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政策性金融和保险服务。搭建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投资基金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对接渠道,加大对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的支持。对电商企业的信用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补助。
(四)努力构建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体系。
加大对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落实完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培育和引入天使投资人和创投机构,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创业创新。鼓励和支持各类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开展全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的申请和认定工作,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平台等建设,为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所和公共服务。进一步降低创业创新门槛,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营造电子商务创业创新文化氛围。策划举办电子商务创业精英集训营和争霸赛,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创业的社会关注度和创业氛围。
(五)全面实施传统企业“上网触电”工程。
鼓励和支持陶瓷、卫浴、建材、家具、纺织服装、家电、机械装备、汽配、金属制品等优势行业全面“上网触电”,大力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组建一个行业发展联盟、制定一项发展规划、打造一个重点园区、培育一个行业性平台、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建立一个产业生态圈、开拓一个跨境电子商务新市场、召开一场行业经验交流峰会。支持生产制造企业建立与客户电子商务系统对接的网络制造管理系统,提高加工订单的响应速度及柔性制造能力,建立网络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由“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由“统一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方式转变,适应网络消费者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和创建网络品牌,发展制造企业到消费者(M2C)和工厂到消费者(F2C)等电子商务创新业态。鼓励生产制造企业理顺线上促销平台与线下销售渠道之间的矛盾问题,探索新型的线上线下(O2O)电商经营模式,促进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融合发展。鼓励有实力和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向产业链的上游扩展,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和产品制造业务,优化配置研发、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优势资源,满足网络消费者需求。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陶瓷、卫浴、建材、家具、家电、机械装备、汽配、钢材、五金、铝型材、服装、纺织、塑料、饮料等专业市场潜能,引导优质的专业市场借助原有的资源及品牌优势,与现有的电商、服务商及物流企业等进行资源整合,转变经营模式,逐步向集交易、支付、物流及信息服务等一体的线上线下(O2O)综合服务平台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超市、
商业综合体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地理优势服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手机应用程序(APP)、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各类电商推广促销平台等手段,提升流通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
(六)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工程。
积极主动复制推广广州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进经验,加快构建线上单一窗口、线下综合园区两个服务平台,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统计监测、电商信用、风险防控六大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健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服务体系,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通关、检验检疫、退税、收结汇等环节的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支持提供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支付、结汇、退税等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水平,帮助传统内外贸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网商企业、个体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支持佛山国通保税物流中心和各类物流清关中心的建设,对跨境物流成本给予适当的补助,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向我市集聚。依托我市产业优势和外贸优势,大力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业务。探索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用户(B2C)出口零售业务的通关和退税问题,促进企业对用户(B2C)出口零售业务的发展,确保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多元化。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与管理,集聚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打造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成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联盟,实行抱团作战共同发展,推动行业交流合作和资源融合,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对落户我市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帮助开展业务拓展、行业对接和宣传推广工作。支持有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借助国际商贸和会展活动等交流平台,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重点市场目标国家进行供应链招商、设立海外仓和营销渠道提供帮助。以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快开拓重点市场、新兴市场和沿带沿路国家市场。策划启动佛山泛家居产品全球网络营销项目。
(七)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工程。
制订加快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政府要做好规划和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调动各类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线上线下交易为核心,以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以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从业人才培训、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点和建立农产品溯源信息库为抓手,构建有佛山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培育本土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平台,探索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