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黄梅小池开放开发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黄梅小池开放开发的意见
鄂政发〔2012〕6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小池镇位于黄冈市黄梅县最南端,与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隔江相望,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鄂赣两省连接的重要节点和湖北长江经济带重点开发的沿江城镇。为充分发挥小池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小池开放开发步伐,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加快小池开放开发,借力九江加快发展,是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的示范性工程,是深化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打造湖北门户形象的迫切需要。加快小池开放开发,有利于探索小城镇依托大城市跨江跨区域协作发展模式,为我省滨江城镇发展提供示范。

  (二)战略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小池开放开发,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跨江合作一体化,把小池建设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桥头堡”、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的示范区、沿江城镇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湖北跨越式发展的“经济特区”和长江经济带特色鲜明的滨江明星城镇。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小池主要经济指标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发展争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远期,小池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0万人,努力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城市。

  (四)开发模式。

  1.政府推动。切实加强省、市、县三级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突出规划引导,制定鼓励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开放开发环境。

  2.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运作,盘活土地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聚集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小池开放开发,形成发展合力。

  3.体制创新。在抓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赋予小池自主发展权限,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为促进小池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4.主动作为。黄冈市、黄梅县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立足自身发展,奋力作为,不等不靠,艰苦创业,将小池开放开发作为本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力推进。

  5.借力发展。借九江发展之势,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对接,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主要任务

  (五)立足自身加快小池发展。

  1.强力推进城镇建设。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加快路网建设,配套建设九江长江二桥江北通道基础设施,抓紧启动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变电设施和物流园区码头等项目,推动行政商务中心建设。依托长江岸线景观,建设滨江生态休闲区,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吸引外来人口置业。切实加强城镇管理,美化城镇环境,提高城镇品位。

  2.大力建设物流基地。巩固现有物流基础,提升小池竹藤器加工批发市场、农贸大市场等专业市场交易能力。加快推进中部商贸物流产业园建设,新建冷链物流、农副产品批发、汽摩配件、木材家俱四大专业市场,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形成完善的商业连锁配送网络。

  3.全力打造产业新区。以长江深水港为依托,建设临港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促进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建设国内重要的肝素类生化药物制造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粮油深加工水平,做大食品饮料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4.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发挥黄梅戏文化优势,依托长江岸线和妙乐景区旅游资源,以禅宗文化为重点,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延长旅游产业链、产品链、服务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佛教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带,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5.切实加强民生建设。发挥黄梅基础教育优势,新建黄梅一中小池分部,满足外来人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投入,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抓好就业和创业服务,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6.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发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形成投资洼地。建立高效的投资项目服务体系,实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全程代办,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努力将小池打造成为全省投资环境最优的“经济特区”。

  (六)区域合作助推小池快速发展。

  1.城镇规划融入九江。加强规划引领,主动对接九江市城市空间布局,把小池作为九江市的江北新型功能区,融入以九江市区为核心、沿长江城镇带和小池—昌九城镇带为“十”字发展轴,东、中、西、北四个片区协调发展的“一心两轴四区”的大九江城镇体系。

  2.产业发展互利共赢。建立产业转移合作机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规划建设九江江北工业园,积极承接九江市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服务九江等周边城市,加大蔬菜、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九江的“菜篮子”。建立区域内旅游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形成庐山风景区—鄂东禅文化旅游区大旅游网,实现两地旅游资源同步规划、同步宣传、市场互通、利益共享。

  3.基础设施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建设九江客运站小池江北分站,协调规划建设京九铁路小池货运站和工业园区铁路支线,推广使用统一的公交IC卡,推行出租车同城同价。积极协商有关方面加大对九江、黄梅两地注册车辆通过九江长江大桥收费优惠力度,逐步实现零收费。合理规划和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建设小池深水码头,配套建设九江江北仓储基地和集装箱中转基地。加强小池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两地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支撑。

  4.市场建设互联共享。加强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九江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和专业市场在小池布点,开展跨省经营,增强对外辐射功能。鼓励利用九江的土地交易、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加强小池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打造全省“经济特区”的要求,推进小池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行政区划不变、利益关系不变、事权下放”的原则,在小池镇现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设立小池滨江新区,赋予新区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全面负责小池滨江新区的开放开发工作,新区主要负责人予以高配,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内设机构。

  2.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引进省内外富有新区建设开发经验的战略投资者,采取政府注资、市场融资的方式,共同组建小池开发投融资平台公司,运用市场化方式,推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不断增强投融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构建跨省推进协调机制。建立“2+2+2”的跨江开发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负责与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定期研究跨区合作中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一体化重大项目的实施。由黄冈市负责与九江市对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具体合作事项,抓好推进工作。由小池滨江新区负责与九江市浔阳区对接,落实跨江合作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政策措施

  (八)规划。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编制好小池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小池开放开发工作。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编制小池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省住建厅负责牵头编制小池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指导编制小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黄冈市、黄梅县要认真做好小池产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加强三个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九)投融资。省财政安排小池开放开发一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