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管理的通知
黄人社发〔2021〕8号
各县(市、区)人社局,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加强企业特殊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管理,服务我市企业发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审批权限
全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因生产特点或工作性质特殊,不能实行国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属地管理原则,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商)登记注册地的县(市、区)人社部门提出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申请。中央、省直属在黄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二、企业申请
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应当书面提出申请,说明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申请期限、周期以及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种类、原因,并如实填报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申请表;应与工会(已成立工会组织的)和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岗位的职工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企业分支机构等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可提出申请。
三、审核审批
严格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原劳动部《
关于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 ( 劳部发〔1994〕503号)和
省人社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办法》的通知(鄂人社发〔2009〕13号)等有关规定,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优化审批流程、精减申请资料、压缩办理时限。
(一)严格审查核查
县(市、区)人社部门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在3日(承诺时限)内一次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对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在3日(承诺时限)内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后,必要时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企业对申请的岗位范围、工作时间、劳动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等进行现场核查。
(二)依法规范审批
县(市、区)人社部门要严格按照特殊工时制度有关规定进行审批,不得随意扩大审批范围;应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1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但应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作出决定后,应当将《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及时送达企业。对不定时工时制和以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要从严控制。
四、监督管理
(一)实行公示、登记和报告制度
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应在收到《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相关批复后,将批复决定在本单位张贴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要建立职工工时登记制度,如实记录职工工作时间情况;要建立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将实施情况在实施期限届满前报审批机关,作为申请延期及重新审批的重要依据;新招录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岗位工时性质、休息休假等内容约定在劳动合同中;对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以补充协议的形式,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内容作为原劳动合同的附件。
(二)实行公告和通报备案制度
县(市、区)人社部门要建立定期公告和通报制度,负责办理特殊工时制度审批事项的机构,要定期将批复文件等相关决定通报当地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等工作机构,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制、劳动监察、调解仲裁工作机构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