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产业的指导意见【全文废止】
黄政办函〔2017〕17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11月21日《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 黄政发〔2019〕22号
)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与优化营商环境不一致的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黄政发〔2021〕7号
》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黄政发〔2023〕15号》规定,废止(失效)。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我市智能装备制造具有一定基础,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行业知名度较高,自行小车输送系统(EMS)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具有明显发展优势。为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结合我市产业现状,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抢抓实施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改造重大机遇,以智能制造推广示范为引领,促进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产业智能化、自动化、轻量化、系统化,使之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之都”。
二、发展目标
加快开发生产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系列产品,创新发展数字化工厂(车间)智能制造系统。到2020年,主营收入力争超过300亿元,其中:发展50亿元规模企业1家以上,10-20亿元规模企业3家以上,亿元规模企业15家以上,新增上市公司2-3家,培育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4家,组建产业研究院(所)3-5家。力争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行业前三名,邦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轨道交通检测系统前三名,科威自控有限公司智能伺服控制进入国内同类产品前三名。到2025年,主营收入力争超过500亿元。发展一批主营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特点突出的专业化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研发和开拓市场能力突出的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数字化工厂(车间)系统集成与总包服务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智能装备制造龙头及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企业。加快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千亿产业集群。
三、发展措施
(一)明确发展重点
1、机器人。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6轴及以上关节机器人、全向多举升装配式移动机器人、智能数控焊接夹具及焊接机器人、柔性多功能机械手、视觉及激光导航AGV自导引小车、具有可追索与二次剔除先进技术的包装机器人;具有自主充电、自主导航、人机和谐交互的服务机器人;发展机器人零部件生产线。
2、智能输送及其他智能设备。重点发展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仓储物流、家电、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等领域的智能输送装备,快速发展填补国内空白的发动机装配无人工厂和汽车全自动柔性装配线等关键装备,融合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与数字化仿真设计、虚拟制造、3D打印等先进技术,形成企业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3、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加快建设高层立体货架、高速穿梭板及转弯堆垛机、智能分拣、仓储业高速EMS自行小车输送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4、智能工厂(车间)。加快数字化基础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创新,采用“互联网+产品+服务”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突破三维虚拟现实平台、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及软件、基于机器人的在线检测系统、数控系统等关键技术并产业化。
5、智能设备集成。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重点发展:汽车涂装、焊装、冲压和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集成;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加工数字化车间系统集成;发动机缸盖压铸数字化车间系统集成;冶金、轻工、农机、食品、医药、建材等行业智能物流输送系统与机器人系统集成。
6、智能制造服务业。拓展工厂物流工艺规划、信息化和产业升级咨询服务;加大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与咨询服务;推进物流与安装调试专业服务;加强专业技术及人员培训服务。
(二)组建产业基金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支持智能输送装备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设立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产业发展基金,2017年行业协会自筹1000万元、市国资公司引导其它基金和社会资本募集资金不少于10亿元,逐步扩大基金总规模,扶持企业壮大,助推企业并购和产业发展。
(三)拓展市场空间
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轻量化、系统化水平。抢占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行业的焊装、涂装、组装和总装全自动生产线中的智能输送装备市场,积极与航天航空、交通轨道、造船、电力、能源、军工等领域的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市场覆盖面的快速提升和产业化步伐。
支持采购本市“地产品”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采购“地产品”金额适当奖补。对智能制造企业跨越式发展,年税收200万以上并增长超过30%以上的企业,按新增部分市级财力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支持并购重组
按照“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府服务”的方式,推动市域范围内优质企业跨行业并购,快速激活一批企业。以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华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为开端,重点扶持我市龙头企业对国内外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跨区域并购,扶优扶强一批企业。鼓励控制系统、专用设备、成套装备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推动产业链条企业之间相互并购,发展壮大一批企业。
对我市企业并购重组标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奖励100-300万元,同时鼓励产业发展基金跟投。
(五)支持园区建设
加快黄金山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建设,规划新建园区不少于1000亩(不含三丰智能),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和配套体系,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产业集群、聚集发展。鼓励投资平台公司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实际投入资金按中国人民银行当期(上一年度)基准贷款利率连续三年贴息。
加大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引进配套型、基地型、龙头型企业,健全产业链条,形成模块化产业构架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实现产业上下游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不少于100亿,现有企业累计投入不少于50亿元。其中,三丰智能投资15亿元的工业机器人及新型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华天自动化投资10亿元的柔性装配生产线改扩建项目,中城自动化投资5亿元的自动化输送系统技术改造项目,邦柯、科威、斯特机电等6家企业投资15亿元的智能输送设备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