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黄政发〔2017〕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 ( 黄政发〔2019〕14号规定,继续施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白潭湖片区筹建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 鄂政发〔2016〕64号)精神,进一步优化我市快递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市快递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快递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全市快递业务量达到5500万件,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发往省内各市州快件24小时投递率达到90%以上,市内互寄“次日达”。网购商品通过快递配送比例达到75%以上,快递派件量达到1.3亿件,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快递服务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用户满意度稳步提升。行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收寄验视、实名寄递、过机安检“三个100%”全面落实。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市、县(市、区)两级快递物流园区,加快以黄冈邮政仓储配送处理中心为重点的黄冈快递产业园建设进程,积极推进各县(市)快递产业园和邮政仓储配送中心建设。统筹推进电子商务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快递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快递服务功能。构建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快递电子数据交换。鼓励和支持快递企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布局,建设快递处理场所,设立快递营业网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服务网络。支持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提升邮政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拓展村邮站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农村快递”便民服务平台。(市邮政管理局、市发改委、市农办、市供销社、市住建委、市城乡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培育壮大快递企业。吸引快递品牌总部在我市投资建设快件分拨中心、快件处理场所、仓储配送中心等。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引导快递企业完善服务网络,培育打造有影响力的快递服务品牌。用3年时间,培育一家产值过亿元、2家产值过5000万元、4家产值过3000万元的快递企业。落实行业安全和服务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监测,降低快件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和投诉率,引导快递企业从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市邮政管理局、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三)实施“快递+”工程。鼓励快递企业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加快向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一体化配送平台,提供多种增值服务,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统筹推进“快递下乡”和“电子商务进农村”,支持快递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快递网络,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新模式,带动黄冈特色名优商品“走出去”。支持快递企业服务现代制造业,主动融入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制造业新领域。(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四)提升末端配送水平。推动实施快递服务进高校、进社区、进机关“三进”工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快递服务末端平台建设,将快递服务纳入城市公共配送体系。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设置接受快件的场所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投递合作,大力推广智能快件箱,打造便民利民的快递服务体系,破解“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难题。(市邮政管理局、市住建委、市供销社、市邮政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五)健全农村快递服务网络。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契机,鼓励快递企业加快农村网络布局,推动电商快递渠道下沉。推动快递企业深化与各类涉农机构和企业合作,培育新型农村电商主题。整合利用现有邮政、供销、交通等资源,推动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建设,依托农村服务中心、农家店、农资店、供销社、村邮站、客运站等村级综合服务点搭载快递服务,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双向高效、服务便利、种类丰富的农村电商快递服务体系。(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六)加强快递行业安全监管。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严格执行《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全面落实邮件快件寄验视、实名寄递、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明确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安全要求。落实快递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筑牢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基础,从源头防范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大力推进行业安全监管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快件信息溯源追查,依法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快快递行业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源头预防和治理,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三、政策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领。将发展快递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黄冈市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促进快递业与综合交通运输、现代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安排快递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将快递末端服务网点、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服务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将城乡快递公共服务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计划。(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城乡规划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快递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和项目纳入各类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通过投资补助和贴息等方式,支持农村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快递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快递重点企业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申请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总部设在我市的快递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规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入驻电子商务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的快递企业用电、用气用水价格按照不高于一般工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