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的决定【全文废止】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的决定
黄政发〔2018〕16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11月21日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黄政发〔2019〕22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与优化营商环境不一致的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黄政发〔2021〕7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黄政发〔2022〕24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全文废止

USHUI.NET®提示:根据《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黄政发〔2023〕15号》规定,废止(失效)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政府决定对《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黄政发〔2012〕52号)(以下简称为《意见》)进行修改。
  一、删除《意见》正文第一段第三行“、湖北省著名商标、黄石市知名商标”;
  二、删除《意见》第一项第五行“、著名商标、知名商标”;
  三、删除《意见》第二项第五行“湖北省著名商标总量80件以上;黄石市知名商标150件以上;”;
  四、删除《意见》第三项第一小项第六行“和湖北省著名商标”;
  五、删除《意见》第四项第二小项第二行“、湖北省著名商标、黄石市知名商标”、第三行“、湖北省著名商标、黄石市知名商标”、第六行“、‘湖北省著名商标’、‘黄石市知名商标’”、第八行“、5万元、1万元”、第五小项“著名商标、知名商标、”;
  六、删除《意见》第五项第二小项第二点第三行“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第六行“、著名商标”、第三点第一行“、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第五点第三行“、湖北省著名商标”、第十一点第一行“、著名商标、知名商标”。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修改稿)
  黄石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7日
  
  附件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
  (修改稿)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商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现就我市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商标战略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创、部门主推、社会参与”的商标战略运行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商标战略实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我市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一批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努力构建结构优化、逐级递进的商标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商标兴企、商标富农、商标强市的积极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商标战略的工作目标
  积极争创“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按照商标增加数量、提升质量要求,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新增商标注册申请2000件以上,注册商标总量超过5000件,其中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300件以上。全市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到15件以上;全市地理标志5件以上。全市商标战略实施的政策保障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公共服务机制基本形成,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增强,商标战略在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结合更加紧密,在提升全市经济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三、实施商标战略的培育重点
  实施商标战略要紧扣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握品牌培育的重点,使商标战略为优化产业结构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服务。
  (一)围绕主导产业抓培育。突出抓好钢材、水泥、铜材、保健酒、食品、纺织、服装、机电、煤电、鞋革、化工、医药、新能源、新科技等重点产业商标品牌的培育。促进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搞好后续开发、系列开发,变单一注册为系列注册,扩大保护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二)围绕现代农业抓培育。突出抓好鑫东养殖、天天红、东贝农业、韦源口螃蟹、富川茶油、白鸭皮蛋、阳新油茶等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商标的培育扶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一社一标”工作,力争成功注册一批地理标志商标和集体商标,培育扶持一批“名、特、优、新、稀”农产品商标品牌,发挥商标富农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围绕现代服务业抓培育。突出抓好旅游、教育、文化、批发、餐饮、娱乐、金融、物流、房地产、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服务品牌。做大做响矿冶文化旅游、东方山、环磁湖、江滩、西塞山、大冶南山头风景区等旅游品牌。促进矿冶文化、佛教禅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导大型批发市场、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作方式,积极拓展经营,扩大市场影响。旅游景区、宾馆、餐饮、娱乐、旅行社、知名学校、金融企业等要积极注册服务商标,加快营销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社会影响,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四、实施商标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商标培育力度,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引导企业树立拥有自主品牌、争创知名品牌、保护自主品牌的意识,充分利用自主品牌实现转型升级,不断做大做强。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和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持续推进自身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积极扶持创意水平高、市场运作能力强的龙头广告企业主动与品牌企业对接,进行集中式、群体式广告宣传,通过强化商标的策划与传播,打造企业特色文化,提升企业商标的知名度。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提升企业信用自律水平和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提升和维护企业商标的市场美誉度。充分发挥商标在凝聚产品质量、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信用和技术创新等综合竞争能力中的载体作用,整合企业各类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政策激励机制。一是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二是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的商品和服务,符合政府采购规定的,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采购。三是加大奖励力度。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注册地理标志的企业,当年由市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一定商标发展基金支持“名标”争创和中国地理标志注册。
  (三)推进商标市场化运作,实现商标价值最大化。引导企业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