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泰州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泰州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全文废止

泰政发〔2011〕21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告》 ( 泰政发〔2021〕23号 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泰政发〔2024〕84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建立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稳定和扩大就业,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 国发〔2010〕36号)、《 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 ( 苏政发〔2011〕1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服务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至少得到一次技能提升培训,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职业培训制度

  “十二五”期间,以城乡劳动者、企业在岗职工、创业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构建完善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核心的职业培训制度体系。

  1.以统筹城乡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类职业培训普惠性政策。重点将现有的各类职业培训政策积极向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就业创业群体拓展延伸,扩大优惠政策覆盖范围。通过政策普惠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提高富民增收水平;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优惠政策实施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大免费技能培训职业(工种)范围,提升退役士兵就业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就业。

  2.以统筹培训的思路,形成职业培训工作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积极整合现有的各类职业培训政策资源,研究探索打破部门分割、条线分割,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格局。在市政府领导下,建立统一的职业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人社、财政、工商、税务、教育、经信、总工会、妇联、团委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的统一性、协调性,节约政策运行成本,加快全市职业培训工作发展速度,提升职业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

  3.以统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凸显创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做好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创业培训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力度。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在创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创业促就业工作。纵深推进创业培训工作,要发挥创业培训政策在加快创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创业主体由外部推动向内在驱动转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化创业培训政策,引导、扶持高起点群体、高学历群体以及高层次人才创成业、创大业。通过创业教育,大力培育全民创业意识,为主动创业、自觉创业奠定思想基础,为全民创业、充分就业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

  三、不断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力度

  积极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资金,统筹使用、提高效益。对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职业技能竞赛、岗位技能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评选表彰等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地应在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拿出不少于20%的部分用于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

  1.完善职业培训财政补贴政策。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各地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并逐步将资金额度支出占就业专项资金支出比重提高到5%左右,不断加快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完善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政策,对参加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的原则给予补贴,并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完善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研究制定政府岗位津贴政策,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的企业职工由政府发放岗位技能津贴,企业同步配套。完善特定群体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对初次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城乡新成长劳动力等,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2.加大职教统筹经费征收力度。各地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切实做好企业职教统筹经费征收工作。人社、地税等部门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