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接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意见【全文废止】
杭政〔2014〕2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9月30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19〕7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22〕76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结果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62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更好发挥杭州与上海共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同城效应”,分享上海自贸区带来的改革开放红利,推进杭州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现就杭州接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上海自贸区肩负着我国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对杭州未来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引领示范意义。当前杭州正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和增长速度的“换档期”,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成功经验,分享上海自贸区改革发展红利,有利于杭州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依托更大平台推动扩大开放,是杭州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强大动力。要根据《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市委〔2014〕1号)要求,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长远的眼光,密切关注并深刻理解国家层面在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动向,认清方向、及早谋划、顺势跟进,同时依托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平台,借梯登高、错位发展、竞合共赢,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不断增强我市的国际竞争力。
二、总体要求
(一)主动对接、先行先试。紧紧围绕杭州“一基地四中心”建设,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上海自贸区改革重点,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结合杭州实际,找准突破方向,积极先行先试。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开放竞合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加强与上海自贸区之间的竞合关系,促进资源共享、要素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总体规划、重点突破。根据“杭改十条”总体框架,重点从政府职能转变、利用外资方式、促进跨境投资、国际电子商务、拓展金融服务、发展服务贸易等六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入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四)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功能,以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助力作用,以企业合作促产业合作,以产业合作促区域合作。
三、重点举措
(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扩大开放促进各项改革,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推广滨江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和内资企业名称核准“不重名”原则。全面深化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再造,推行“权力清单”简政放权,整合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压缩审批周期,建立一窗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进“信用杭州”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制度,以及行业信息跟踪、监管和归集的综合性评估机制,扩大信用体系征信范围和应用领域。遵循“竞争中立”原则,完善体现投资者参与、符合国际规则的信息公开机制,强化投资者权益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形成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透明公开的综合监管新模式,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
(二)加快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深化拓展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试点,率先探索形成出口和进口小额货物贸易电子商务“通关、质检、税收、结汇、支付、物流”全新模式,打造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先发优势”和“龙头地位”。拓展提升杭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简易转关”协作,全面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杭州出口加工区申报综合保税区进程,积极谋划推进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杭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与综合保税区的整合,形成“一区多片”格局,打造杭州对外开放主平台。成立杭州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组,开展基础研究和方案制订,积极申报“中国(杭州)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络金融服务、智能物流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信用体系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机制,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