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暂行)》的通知【全文废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暂行)》的通知【全文废止】
川人社办发〔2020〕129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川人社规〔2023〕4号规定于2023年5月1日全文废止

USHUI.NET®提示:根据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23〕53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 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和《四川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实施办法》,统一和规范全省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服务工作,我们制定了《四川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暂行)》。经与省级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并经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第17次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0年12月30日


四川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以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为支撑,加强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保障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维护参保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 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四川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工伤保险经办应遵循依法合规、便民利民、优质高效、安全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创新工作理念和制度机制,线上服务实行一网通办,线下经办实行综合柜员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技术优势,拓展服务渠道,完善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条 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以及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和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受社保经办机构委托开展工伤保险预防业务的服务机构等。

第四条 本规程所指经办业务包括:工伤保险登记,工伤保险费征缴,工伤事故报告,工伤保险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工伤待遇审核与支付,工伤其他费用审核与支付,稽核内控,基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权益管理与服务,省际区域合作协议互认等。

本规程所指用人单位,是指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本规程所指纸质资料,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近亲属)申报工伤保险业务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纸质材料。纸质资料能够通过系统内部数据协同或部门间数据共享获取的,无须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重复提供。

社保经办机构应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张贴经办须知等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公布办理工伤保险业务所需提供的表单、资料。

第五条 工伤保险经办业务实行全省统一管理、分级经办。

省级社保经办机构负责统筹管理、组织指导、考核监督全省业务经办工作;制定全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制定全省社税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制定全省内控和稽核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开展内控和稽核工作;参与制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基金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基金预算、调剂金、储备金和基金决算工作;规范、督导全省工伤保险待遇发放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全省集中统一建设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及社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负责全省工伤保险数据管理和应用分析工作;组织开展人员培训。

市(州)级社保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市级社保经办机构”)按本规程规定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考核监督本地区经办工作;负责管理本地区工伤保险服务协议机构及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委托市级社保经办机构签订的服务协议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工作,编制、汇总、上报本地区基金财务、统计等报表;负责本地区浮动费率调整,参保单位和人员的数据管理和应用分析等工作。

县(市、区)级社保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分别负责本级参保登记、申报核定、征缴管理、待遇核定与支付工作;负责编制、上报本级基金财务和统计等报表;负责本级参保人员待遇享受资格确认、权益记录;负责本级稽核内控、咨询、查询和举报受理;负责受理本级有异议的浮动费率调整申请等工作。

省本级、市(州)本级经办工伤保险业务按本条第四款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统一预算管理与省级调剂相结合的省级统筹模式,逐步过渡到统收统支省级统筹模式。

第七条 全省使用统一的社会保险核心业务经办子系统,业务数据全省集中管理,实现与四川省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信息系统的数据协同。

第八条 工伤保险业务经办实行“一窗受理、后台分办”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业务分级经办管理。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经办环节设置相应的受理、初办、复核业务岗位,实行不相兼容分离岗位制度。

第二章 工伤保险登记

工伤保险登记包括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建设工程项目参保管理等内容。

第一节 参保登记

第九条 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实行属地化管理。

(一)事业单位按以下原则办理参保登记。

1.部分中央在川行业单位经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批准或医保关系在省本级的事业单位在省本级办理参保登记;

2.市级事业单位在市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

3.县级及以下事业单位在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

其他中央在川和省级事业单位按属地原则在市、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试点地区机关及机关编外聘用人员参照执行。

(二)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在注册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

(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在注册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

第十条 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按照“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要求,同步完成社会保险登记。社保经办机构应当及时接收市场监管部门的交换数据,生成《四川省社会保险登记表》(表2-1)、《四川省职工社会保险登记申报表》(表2-2),按规定确认、存档。

前款规定以外的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填写《四川省社会保险登记表》(表2-1)、《四川省职工社会保险登记申报表》(表2-2),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提供民政、司法、机构编制部门核发的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登记证照。

(二)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文、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三)煤矿企业以吨煤、建筑企业以建设项目参保缴费的,提供《采矿许可证》、《建设项目中标通知书》或《建设项目承包合同书》(对不需要通过招标的特殊工程项目只提供《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书》)。

第十一条 社保经办机构受理用人单位申报(第十条第一款除外)资料后,即时审核、录入用人单位提供的《四川省社会保险登记表》(表2-1)、《四川省职工社会保险登记申报表》(表2-2)。

第十二条 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营业执照或其批准成立证件中登记的主要经营范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 ( 人社部发〔2015〕71号)及我省规定的费率标准,确定其行业风险类别和基准费率。

第十三条 按本规程第十条规定办理用人单位和职工参保登记后,且用人单位在30个工作日内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从确认职工参保登记的次日零时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超过参保登记30个工作日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此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其工伤待遇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节 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 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社保经办机构依据市场监管部门的交换数据予以变更,及时更新社会保险登记信息。

前款规定以外的用人单位的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单位类型、证照代码、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开户银行和账号以及经营范围等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变更登记,需填报《四川省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表2-6),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手续。申请变更登记的用人单位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事业单位等单位名称、住所、类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发生变更的,提供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二)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单位类型、编制人数、证照代码、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开户银行及账号发生变化的,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或者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文、开户许可证;

(三)机关、事业单位改制的,提供批准改制的文件。

第十五条 参保单位用工发生变化的,在办理人员新增时需填报《四川省职工社会保险登记申报表》(表2-2),办理人员减少时需填报《缴费人员减少申报表》(表2-3)。

职工死亡当月用人单位应当缴费,次月不再缴费。

第十六条 参保人员变更姓名或社会保障号码时,填报《参保人员信息变更申报表》(表2-5,通过网上服务大厅办理的免提供),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原件;社保经办机构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后办理变更登记,并扫描原件或留存复印件。

第十七条 按本规程办理职工参保登记后,次日零时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新增人员参保信息归档时已过本月征收期的,在次月征收期补收参保单位上期应缴的工伤保险费。

第三节 注销登记

第十八条 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市场监管部门获取联网注销信息且无欠缴社会保险费、没有待遇领取人员的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同步注销。

社保经办机构尚不能通过市场监管部门获取联网注销信息,且用人单位被依法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自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经办机构书面申请注销社会保险登记,填报《四川省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表2-7),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相关部门的注销通知或人民法院判决单位破产等法律文书;

(二)参保单位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批准解散、撤销、终止或分立、合并、转让、改制的相关文件。

社保经办机构对没有欠费或欠费经批准核销的参保单位,按程序办理注销登记。存在欠费的参保单位,先缴清欠费及滞纳金等,再办理注销登记;未按规定对欠费进行处理的,社保经办机构不得进行社会保险注销登记。

第十九条 参保单位因解散、撤销、破产、终止办理注销登记的,在资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参保单位分立、合并、转让或改制的,依法由承继单位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第四节 建设项目参保管理

第二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办理《四川省建筑施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证明》(表2-8,以下简称:《参保证明》)时,需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如下材料:

(一)《中标通知书》或《承接工程通知书》的原件;

(二)经主管部门备案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原件;

(三)已经开工的提供开工通知书;

(四)建设项目已经转包、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提供转包合同、分包合同或劳务分包合同。

第二十一条 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建筑施工企业提交的材料,根据项目类型和工程总造价、人工占比与行业基准费率的乘积生成缴费通知单,建筑施工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参保证明》。《参保证明》一式三份,社保经办机构留存一份,建筑施工企业留存两份。

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公示栏悬挂《四川省按建设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公示牌》(表2-10)。

第二十二条 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参保证明》后,又将工程转包、分包或者劳务分包的,应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备案。

第二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督促工程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建立职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台账,并到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对全部施工人员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将人员增减变动情况及时报送社保经办机构。

第二十四条 社保经办机构应当建立24小时网上申报、传真等便捷的动态实名申报方式,方便建筑施工企业及时上报人员名单及增减变动。暂不具备动态申报人员增减变动的建设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利用现场摄像、照相,单机或联机的人脸、指纹、静脉等生物特征信息技术考勤方式,即时记录、动态更新从业人员出勤情况,作为发生工伤事故时工伤认定的依据,并定期到社保经办机构报备。

第二十五条 建筑施工企业确因建筑工程量追加等原因导致建设项目延期的,应当及时到社保经办机构变更项目结束时间,并提供住建部门提供的追加工程造价证明材料,补交工伤保险费。

建筑施工企业因拆迁问题、发包方过失、天气影响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建设项目拖延的,及时到社保经办机构变更项目结束时间。

建筑施工企业变更竣工时间时,应持总承包单位的“工程延期施工报告”,提前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备案,社保经办机构变更后应向企业出具《四川省建筑施工项目工期变更参保证明》(表2-9)。

第二十六条 《参保证明》中的工伤保险开始时间和工伤保险终止时间以建筑施工企业提交的施工合同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为准。办理《参保证明》时已经开工的,工伤保险开始时间设定为办理《参保证明》的次日零时;晚于施工合同的开工时间开工的,社保经办机构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开工告知书上的开工时间为准,工伤保险终止时间可以根据原来的工期向后顺延。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取消的,或者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失去承包资格,总承包单位以建设项目参保的,可以向办理参保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退还已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申请。

总承包单位申请退还工伤保险费时,应当提供:

(一)总承包单位申请退费的说明;

(二)缴费发票原件或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三)两份《参保证明》原件;

(四)发包单位的确认材料;

(五)通过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审核的项目,还应提供建设主管部门的确认材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章 工伤保险费征缴

工伤保险费征缴包括缴费工资申报、费率核定、缴费核定、缴费结算、欠费管理等内容。

第一节 缴费工资申报

第二十八条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填报的《参保人员缴费工资申报表》(表2-4)确定其缴费工资。缴费工资口径应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 ( 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 规定办理。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应等于全部参保职工个人缴费工资之和。

第二十九条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申报的《参保人员缴费工资申报表》(表2-4),确定当期缴费工资。

第二节 费率核定

第三十条 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市级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参保单位一定期限内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确定参保单位浮动后的费率。参保单位对费率浮动结果有异议的,参保单位向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重核,按重核后的浮动费率执行。

第三节 缴费核定

第三十一条 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当期缴费人数、缴费基数、缴费费率核定缴费金额,以及补缴金额、滞纳金,核定工伤保险费应缴总额。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存在少报、漏报、瞒报等情况,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应根据用人单位补报的缴费人数、缴费基数、补缴期限核定应补缴金额。

第三十三条 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应缴未缴起始时间,以及应补缴本金核定滞纳金,将滞纳金计入用人单位应缴总额。

第三十四条 按项目参保的缴费核定,按照本规程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核定应缴金额。

第四节 缴费与欠费

第三十五条 社保经办机构按月将当期应缴费款推送税务部门征收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费后,社保经办机构依据税务部门推送的到账信息记录个人权益。

第三十六条 税务部门对社保经办机构核定并推送的应缴费款,依法履行征收职责。对于历史欠费,社保经办机构将补缴历史欠费核定信息推送税务部门。

第四章 工伤事故报告

第三十七条 参保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后,须积极组织抢救。同时,根据事故发生经过和医疗救治情况,用人单位通过传真、书面等方式向登记参保的社保经办机构报送《四川省工伤事故备案表》(表3-1,网上办理免提交)进行工伤事故备案;通过网上服务大厅办理工伤事故备案的,备案信息同步生效。

社保经办机构依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事故备案情况,向工伤职工出具《四川省工伤保险工伤职工就医告知书》(表3-2)(以下简称《就医告知书》)。

第三十八条 伤亡3人以上工伤事故,社保经办机构需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开展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在收到事故单位报告后及时向上级社保经办机构报告。

第五章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

第一节 服务协议管理

第三十九条 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制定全省统一的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以下统称:工伤保险服务协议)。

第四十条 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由市级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工伤职工分布情况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选择,并按照全省统一的协议文本签订服务协议。

第四十一条 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由市级社保经办机构在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规定审核批准的定点名单内,确定工伤保险医疗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并按照全省统一的协议文本签订服务协议。

第四十二条 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人社部、民政部、国家卫计委令第27号)、《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5〕16号)在当地符合条件的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中选择,确定为当地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由市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全省统一的协议文本签订服务协议。

省本级的工伤保险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由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委托协议机构注册地的市级社保经办机构签订。

市级社保经办机构应将签订的工伤保险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名单报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备案,由省级社保经办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三条 工伤保险服务协议履行期限为两年。省、市级社保经办机构按协议分别对工伤保险服务协议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掌握工伤保险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等服务情况,并按工伤保险服务协议进行管理。

第二节 工伤医疗管理

第四十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须在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进行治疗。情况紧急时可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救治,原则上伤情稳定后转入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垫支。

职工在省外发生事故伤害的,须优先选择事故发生地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治疗。参保单位须及时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告职工的伤情及救治情况,原则上待伤情稳定后转回省内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继续治疗。

第四十五条 长期居住在参保地以外的工伤职工,经参保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或者经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委托居住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需要继续治疗的,工伤职工本人可选择居住地的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进行治疗。

第四十六条 工伤职工因旧伤复发需要治疗的,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表4-1),由就诊的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提出工伤复发的诊断意见,向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后到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就医;实行联网结算的地区,可由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提出诊断意见,旧伤复发的诊治费用直接结算。

第四十七条 工伤职工因伤情需要转诊、转院的,按以下方式办理:

(一)工伤职工在参保地的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之间转院的,参保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需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表4-2),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就医告知书》。

(二)因参保地的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无治疗条件,经参保地市级城市最高等级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提出转诊转院意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表4-2),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凭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就医告知书》转往异地(跨市级城市)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就医。

(三)工伤职工转往省外就医的,由参保地所属市(州)级的三级甲等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提出转诊转院意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表4-2),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凭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就医告知书》办理住院手续。

工伤职工未向社保经办机构备案,直接转诊转院发生的工伤医疗等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四十八条 工伤职工因工伤进行门(急)诊或住院诊疗时,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应严格遵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以下简称“三目录”)。对超出“三目录”的(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除外)相关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在未出台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前,参照省基本医疗保险相应目录执行。

第四十九条 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凭《就医告知书》为工伤职工办理就医手续、费用记账及结算,并按工伤保险服务协议进行管理。

实行工伤医疗费联网直接结算的,通过联网结算平台向社保经办机构传送首次诊断记录和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明细等。

(一)已认定为工伤的职工住院治疗时,工伤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垫付,社保经办机构与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按规定结算。

(二)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伤(病)职工住院治疗时,暂由参保单位、职工或近亲属向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缴纳医疗费用。

工伤职工出院时,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凭《认定工伤决定书》将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退回参保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直接与社保经办机构结算。尚未认定工伤的,由参保单位、职工或近亲属与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结算费用,待认定工伤后再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十条 社保经办机构与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当月结算上月已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且出院职工的医疗费用。每月拨付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机构费用按双方协议执行。

第三节 工伤康复管理

第五十一条 工伤职工由于伤病情需要进行工伤医疗康复的,可由参保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参保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出工伤医疗康复价值确认申请,并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康复申请表》(表4-3),同时提交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和包括康复治疗项目、时间、预期效果和治疗费用等内容的康复治疗方案,经参保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具有医疗康复价值的,工伤职工凭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就医告知书》到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未到省内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发生的康复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与我省签订省际区域合作协议互认的除外)。

第五十二条 工伤康复治疗的时间需要延长时,由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提出意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同意,由参保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

第五十三条 工伤职工康复治疗结束后,由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作出终期评定,制定社会康复方案,提供残疾适应指导、家庭康复指导等。社保经办机构应对工伤职工康复治疗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第五十四条 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负责对工伤康复对象进行综合评定,并制定工伤康复治疗方案,向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后执行,纸质文档存入病历档案,并送工伤职工本人。

(一)初期评定:康复对象入院后,由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对其进行检查评定,提出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病史摘要、主要功能问题、康复治疗措施、康复目标、费用预算以及康复期限等。

(二)中期评定: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根据康复对象康复治疗情况,结合《四川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中期评定时间,作出中期评定结论,包括初期康复治疗经过及效果和下阶段康复计划、目标、费用预算等。

(三)终期评定:工伤康复对象康复治疗结束后,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对康复效果进行全面评定,作出《四川省工伤职工康复效果评定结论书》,包括病史摘要及入院时的功能情况、治疗经过、康复效果、综合评估等。

第五十五条 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凭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提供的《就医告知书》为工伤职工办理工伤康复就医手续、费用记账及结算,按工伤保险医疗(康复)服务协议进行管理,向社保经办机构传送首次诊断记录、终期评定报告、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明细等。

(一)已认定为工伤的康复对象接受康复治疗时,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垫付,社保经办机构与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结算。

(二)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伤(病)职工康复治疗时,治疗费用暂由参保单位或职工向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缴纳医疗康复治疗费用。

职工出院时,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凭《认定工伤决定书》将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退回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并与社保经办机构结算。尚未认定工伤的,由参保单位或职工与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结算费用,待认定工伤后再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十六条 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依据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传送的终期评定结论和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明细等进行审核,有疑问的可调阅病历等资料进行复审,按月结算。每月拨付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费用时,拨付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协议机构费用按双方协议执行。

第四节 辅助器具配置管理

第五十七条 工伤职工需要配置(更换)辅助器具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配置(更换)辅助器具申请表》(表4-4),并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配置辅助器具确认书,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配置(更换)辅助器具,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后,出具《四川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更换)通知书》(表4-5),通知工伤职工到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安装配置或更换。

第五十八条 工伤职工在参保地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无法配置所需种类辅助器具的,经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可到省内其它地区的工伤保险辅助器具服务协议机构配置,社保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目录及配置标准核定费用。

第五十九条 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应建立产品质量承诺和跟踪服务制度。县级以上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协议对本辖区内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对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的情况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作为评价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依据。

第六章 工伤保险待遇审核和支付

工伤保险待遇审核和支付包括医疗(康复)待遇审核、辅助器具配置费用审核、伤残待遇审核、工亡待遇审核、涉及第三人的工伤待遇审核、先行支付审核等内容。

第一节 工伤登记

第六十条 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四川省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信息系统获取工伤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信息,核对工伤发生时间、地点、受伤经过、工伤部位、伤害程度是否与工伤事故备案信息记载相符,核查工伤职工的参保缴费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职工进行工伤登记,确认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资格。与工伤事故备案信息记载不符的,将相关信息提交给对应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待其核实无误后予以登记。

第六十一条 职工被借调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或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被确诊为职业病的,由原用人单位为其办理工伤登记。

第六十二条 社保经办机构按《认定工伤决定书》(当事人免提交)记载的工伤认定申请时间进行核对,超出规定时限的,不支付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此期间发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六十三条 工伤职工因转移、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关系发生变动需变更工伤登记的,用人单位需填报《四川省工伤保险关系变动表》(表5-1)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跨市(州)变动的应提交已享受工伤待遇明细。

第六十四条 用人单位为工伤职工办理工伤待遇申报、领取业务时,应提交《用人单位代发工伤待遇承诺书》(表5-2)。

第二节 工伤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费用审核及支付

第六十五条 工伤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费用采取联网结算的,相关材料由工伤保险服务协议机构推送。

未实现联网结算的,由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申报工伤医疗(康复)费用的,需填写《四川省工伤医疗(康复)待遇申请表》(表5-3),并提供以下相应的资料:

(一)发票原件;

(二)门诊费用需附疾病证明书和费用明细清单原件,处方、检验检查报告单、门(急)诊病历复印件;

(三)住院费用需附疾病证明书、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原件,住院期间的全套病历档案复印件。

由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垫付辅助器具配置费用的,其申报配置辅助器具费用的,需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费用申报表》(表5-4),并提供以下相应的资料:

(一)《四川省工伤职工配置(更换)辅助器具申请表》(表4-4);

(二)工伤职工因旧伤复发需康复的,需提供《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当事人免提交)和《四川省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表4-1,当事人免提交);

(三)批准到统筹地区外就医的工伤职工,需要提供《四川省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表4-2,当事人免提交)。

第六十六条 工伤医疗、康复治疗、辅助器具配置结束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工伤待遇时,社保经办机构应核对以下信息:

(一)参保单位提出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二)原始病历中记载的工伤发生时间、地点、受伤经过、工伤部位、伤害程度是否与《认定工伤决定书》、工伤事故备案信息记载相符;

(三)工伤医疗、康复治疗票据和辅助器具配置票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四)检查和治疗项目、用药是否与工伤部位、职业病病情相符;

(五)是否符合“三目录”的规定;

(六)旧伤复发、转诊转院的手续是否齐全;

(七)费用明细项目是否与医嘱吻合。

第六十七条 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申报的工伤医疗(康复)费用相关资料,按照信息系统生成的工伤医疗(康复)待遇明细,在每月发放计划期内支付给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

第六十八条 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垫付的辅助器具配置费用,需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费用申报表》(表5-4),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发票、费用清单原件;

(二)配置辅助器具签收单;

(三)工伤职工签字确认的配置服务记录;

(四)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前后照片各1张。

第六十九条 社保经办机构业务部门对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提出的费用拨付申请进行审核确认后,将信息系统生成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费用明细交财务部门支付。

第七十条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按《四川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实施办法》规定的伙食补助费标准及工伤职工的住院天数,核定住院伙食补助费。挂床住院的不予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

经批准到异地就医的,按规定的交通、食宿费标准核定交通、食宿费用;跨市(州)配置辅助器具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按异地就医核定。

第三节 一次性待遇审核及支付

第七十一条 工伤(亡)职工一次性待遇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参保单位、工伤(亡)职工或近亲属申请一次性待遇时,需填写《四川省工伤待遇申请表》(表5-5),并根据申请的待遇项目提供相应的资料。

(一)申请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认定工伤决定书》(当事人免提交);

2.申请人和工亡职工的户口簿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3.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复印件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

4.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且近亲属生活困难的:

(1)公安机关出具的失踪或下落不明的证明;

(2)《申请人生活困难承诺书》;

(3)下落不明人员经法院宣告死亡的,由用人单位或工亡人员近亲属凭宣告死亡判决书申领剩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丧葬补助金。

(二)申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提供以下资料:

1.《认定工伤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当事人免提交);

2.申请人和工伤职工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三)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应提供以下资料:

1.《认定工伤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当事人免提交);

2.与参保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书;

3.参保单位给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的有效凭证;

4.五至十级工伤职工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三方协议书一式三份。

第七十二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造成下落不明被认定为工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照宣布死亡时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发,丧葬补助金按照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时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计发。

第七十三条 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在办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时,社保经办机构需核实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资料。

第七十四条 社保经办机构业务部门审核相关资料后,由信息系统生成伤残待遇明细,一次性工亡、丧葬补助金明细,并按月生成一次性待遇支付拨付单交财务部门支付。一次性待遇原则上支付到工伤(亡)职工的社会保障卡。

第四节 定期待遇审核及支付

第七十五条 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包括: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工亡职工近亲属)首次申请工伤定期待遇时,需填写《四川省工伤待遇申请表》(表5-5),并提供相应资料。

(一)申请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应提供以下资料:

1.《认定工伤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当事人免提交);

2.工伤职工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3.工伤职工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需提供养老保险参保地出具的养老金发放证明。(省内免提交)

(二)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需填写《四川省工伤职工供养亲属资格申请表》(表5-6),并提供以下资料:

1.申请供养亲属人员的户口薄;

2.《四川省申领供养亲属抚恤金告知承诺书》(表5-7);

3.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需提供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当事人免提交)

供养亲属范围和条件按照《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确定。

第七十六条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工伤职工死亡时的次月起计发。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造成下落不明被认定为工亡的,从事故发生的第4个月起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按照职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前12个月的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核定,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缴费月份的平均月缴费工资为基数核定。

第七十七条 社保经办机构业务部门审核相关资料后,于每月20日前,将信息系统生成伤残待遇、供养亲属抚恤金明细以及当期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支付明细交财务部门支付给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本人。

工伤职工、供养亲属的定期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银行卡(账户)支付给本人,不得支付给参保单位。

第五节 涉及第三人的工伤待遇审核及支付

第七十八条 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涉及第三人责任的,工伤职工或工亡职工近亲属需提供以下民事伤害赔偿法律文书。

(一)属于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的,需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

(二)属于遭受暴力伤害的,需提供公安机关或司法部门出具的遭受暴力伤害和赔偿的相关法律文书;

(三)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调解的,需提供《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等资料。

(一)(二)款资料可采取部门间函询或数据共享方式获取的,工伤职工可不再提供。

第七十九条 社保经办机构应在审核第七十八条的资料记载与工伤认定、工伤事故备案记载的受伤情况一致后,根据民事伤害赔偿法律文书确定的医疗费用与工伤待遇中的医疗费用比较,不足部分予以补足,其工伤医疗待遇不得重复享受。

第六节 先行支付审核

第八十条 工伤职工申请先行支付须经过工伤认定,填写《四川省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申请表》(表5-8),提供相关资料。

第八十一条 工伤职工所在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申请先行支付的,工伤职工或近亲属提供以下资料:

(一)《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当事人免提交);

(二)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先行支付书面申请资料;

(三)如涉及第三方赔偿的,还应提供:

(1)属于交通事故等涉及第三方赔偿的,需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若第三方肇事逃逸或未知名驾驶人,需由工伤职工提供承诺书;

(2)属于遭受第三方暴力伤害的,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处罚决定书;

(四)法院出具的中止执行文书;

(五)法院出具的用人单位破产、解散、拍卖等相关法律文书。

第八十二条 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涉及第三人责任时,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或无法确定第三人,申请先行支付的,工伤职工或近亲属提供以下资料:

(一)《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当事人免提交);

(二)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先行支付书面申请资料;

(三)属于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的,需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

(四)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调解的,需提供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等资料;

(五)因第三人确无财产可执行,需提供人民法院出具的《裁定中止执行书》。

第八十三条 不符合先行支付条件的,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人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四川省工伤保险基金不予先行支付告知书》(表5-9),并送达申请人。

第八十四条 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按本规程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应责令用人单位在10日内偿还,逾期不偿还的,可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作出划拨应偿还款项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拨其应当偿还的先行支付的费用。

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偿还数额的,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可要求其提供担保,签订延期还款协议。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偿还且未提供担保的,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偿还数额的财产,以拍卖所得偿还所欠数额。

第八十五条 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按本规程先行支付工伤医疗费后,申请人应及时如实提供有关部门确定第三人情况,如有关部门确定了第三人责任的,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须要求第三人按确定的责任大小,依法偿还先行支付数额中的相应部分。第三人逾期不偿还的,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社保经办机构应建立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台账,按规定追偿。

第七节 其他费用的审核及支付

第八十六条 社保经办机构业务部门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情况,审核相关部门提供的发票和资料。属于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录入应支付的金额,将信息系统生成拨付单交财务部门支付。

第八十七条 社保经办机构业务部门根据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费的支付范围,审核项目实施部门提供的发票和资料,符合工伤预防宣传、培训的费用,录入工伤预防宣传、培训等支付项目和费用,将信息系统生成工伤预防费支出明细交财务部门支付。

第八节 工伤待遇调整和资格认证

第八十八条 根据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政策,省级社保经办机构统一调整全省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对调待数据核对无误后进行发放,同时建立待遇调整台账。

第八十九条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20〕87号)规定,通过民政、卫健、公安、医保等部门的共享数据比对或自助认证、社会化认证等方式,确认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享受定期待遇资格。

对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不再具备享受工伤待遇条件或工伤职工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或拒绝工伤医疗(康复)治疗的,社保经办机构可暂停支付工伤待遇,重新具备享受定期待遇资格的,社保经办机构依据参保单位、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提供的相关资料恢复暂停期间应享受的定期待遇,符合补发条件的予以补发暂停发放期间的待遇。

第九十条 参保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工伤保险服务协议机构对工伤医疗待遇核定金额有异议的,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应进行复核,并按复核后的工伤保险待遇执行。

第七章 基金财务管理

基金财务管理包括基金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会计核算、预算、决算等内容。

第一节 基金收入

第九十一条 基金收入包括工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