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全文废止】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全文废止】
杭政函〔2014〕7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2019年9月30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19〕75号规定,继续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杭政办函〔2022〕76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实施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培育工程(以下简称“三名”工程),加快推进“一基地四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 ( 浙政发〔2013〕58号)和《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市委〔2012〕18号)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实施“三名”工程,为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一)重要意义。知名企业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知名品牌是杭州产品和服务的“金名片”,知名企业家是杭商群体的“领头雁”。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家,有力地推动了杭州经济发展。但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市经济发展存在创新龙头骨干企业不足、知名品牌不多、行业领军人物少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提质增效。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对于推动企业增强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家影响力,发挥“名企、名品、名家”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目标。按照“创新强市”、“实业兴市”战略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分类指导与重点扶持、整合资源与优化机制相结合,大力实施“三名”战略,力争到2018年年底,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名”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实现融合互促、良性发展,加快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1.培育80家国际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知名企业,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的企业60家(包括工业企业30家、服务业企业3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
  2.培育60个在国内外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消费者满意度的产品品牌,4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培育品牌企业250家,其中省级以上品牌企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力争达到40%。
  3.培养30名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现代企业家、30个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团队以及35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
  二、大力实施名企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引领转型升级的知名企业
  (四)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培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能力。支持培育企业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和支持培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五)支持开展协同创新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培育企业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上下游协作企业间的协作配套,重点解决产业链中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成套、系统总集成、工程总承包,提升配套产业和产品的协作能力,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培育协同制造产业链企业中开展“机联网”工程试点,鼓励培育企业通过网络化制造系统,实现产品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管理等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协同。
  (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鼓励培育企业加大技术装备提升和信息化改造投入力度,引进并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设备和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支持培育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杭州“智慧产业”。
  (七)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鼓励、引导培育企业依托网络平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面向互联网的战略转型,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营销盈利模式。鼓励、引导培育企业发展在线维护、合同能源管理、连锁销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专业化的总集成总承包和管理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并选择部分培育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示范试点。
  (八)支持培育总部型企业。鼓励培育企业做大总部经济,做强实体经济。鼓励、支持培育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品牌营销网络,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鼓励、支持引进世界500强总部(区域总部)和中国500强总部。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大力实施名品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九)深入实施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创新工程,将“十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型企业作为品牌培育重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带动行业集聚提升发展。以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挖掘老品牌潜在价值,加强对“老字号”、知名商号企业商标的保护和运用。实施商标国际化战略,引导优势企业通过国际注册、跨国兼并、品牌收购、品牌推广等方式,加快提升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
  (十)支持企业加强品牌标准质量建设。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推动培育企业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科技成果,组织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支持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联盟标准等形式,提升块状产业整体质量和水平。优先支持培育品牌企业争创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申请成为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
  (十一)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工程,发挥“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优势,支持企业创新网络营销模式,支持培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