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
渝财规〔2019〕5号
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级各主管部门、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央在渝单位,其他金融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障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
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及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
财会〔2018〕10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重庆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4月26日
附件
重庆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障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
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及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
财会〔2018〕10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兼顾系统性、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面向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引导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素质。
(二)突出重点,提高能力。把握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从业基本要求,引导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诚信理念、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三)加强指导,创新机制。统筹教育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不断丰富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形成政府部门规划指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用人单位支持配合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格局。
第二章 对象与方式
第三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是重庆市辖区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或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会计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本单位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第六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初级两个级别。
(一)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取得高级会计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
(二)中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取得中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
(三)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参加中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第三章 管理体制
第七条 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负责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督指导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
区县财政部门和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负责本区县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事项的登记管理等服务工作。
市财政局组织建立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四章 内容与形式
第八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的组织实施,市财政局负责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的学习考核。
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掌握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道德、财税金融、会计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知识。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执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定期公布的科目指南。
第九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分为网络培训和面授培训。中、初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其中,年满50岁以上且不会操作电脑的个别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属区县财政局组织面授学习;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面授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有:
(一)参加重庆市财政局确定的网络培训机构开展的网上继续教育课程学习。
(二)参加重庆市财政局组织的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面授培训。
(三)参加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四)参加财政部或市财政局组织的会计领军、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青年英才等会计人才选拔考试和培训。
(五)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会计相关考试。
(七)参加财政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
(六)参加市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或会计行业协会举办的会计类专业会议、学术交流及财务会计业务培训等。
(八)参加经市财政局同意的由用人单位组织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九)参加区县财政局组织的年满50岁以上且不会操作电脑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面授学习。
(十)参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教育。
(十一)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团体)的会计类研究课题,或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报刊上发表会计类论文;公开出版会计类书籍。
(十二)参加属地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等继续教育培训。
(十三)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形式。
第五章 学分管理
第十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60学分。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当年度有效,不得结转以后年度。
第十一条 继续教育学分计量标准如下:
(一)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会计相关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折算为90学分。
(二)参加市财政局备案确定的网络培训机构开展的网上继续教育培训,按照培训机构规定的学科计分标准执行。
(三)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类专业会议,每天折算为10学分;参加市财政局同意的用人单位组织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每天折算为12学分;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高级会计师面授继续教育培训、市会计学会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及财务会计业务培训、区县财政局组织的年满50岁以上且不会操作电脑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面授培训,每天折算为20学分。
(四)参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中专以上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教育,通过当年度一门学习课程考试或考核的,折算为90学分。
(五)独立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团体)的会计类研究课题,课题结项的,每项研究课题折算为90学分;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每项研究课题的课题主持人折算为90学分,其他参与人每人折算为60学分。
(六)独立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报刊上发表会计类论文的,每篇论文折算为30学分;与他人合作发表的,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折算为30学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为10学分。
(七)独立公开出版会计类书籍的,每本会计类书籍折算为90学分;与他人合作出版的,每本会计类书籍的第一作者折算为90学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为60学分。
(八)参加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市级会计领军人才、市级会计青年英才等高端会计人才选拔考试被录取,折算为60学分。
(九)参加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市级会计领军人才、市级会计青年英才等高端会计人才工程培训,折算为60学分。
(十)参加财政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折算为60学分。
(十一)参加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等继续教育培训,折算为60学分。
(十二)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分折算由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另行确定。
第十二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实行属地登记管理。在岗在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所在地变化,在校学生因学籍所在地变化,其他人员因户籍或居住所在地变化,都应及时办理调转变更登记。具体方式为:一是登录会计之家网站申请调转,并上传相关材料。市内调转的,由转入方区县审核确认,跨省市调转的,由转出方区县审核确认;二是持相关材料至现场办理,市内调转的至转入方区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