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嘉政办发〔2024〕2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锻造新质生产力,助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推动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市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氢能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氢能车辆规模化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建成覆盖全市、辐射长三角的氢能保障体系和氢能交通网络,以“创新+项目+应用”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市氢能产业综合实力和示范推广规模持续保持全省、长三角前列,加快打造嘉兴特色产业集群。

(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完善“平台+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氢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力争创建市级以上创新载体5家以上,实施氢能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5项以上,打造国内技术水平先进的氢能产业科创高地。

(二)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氢能制造业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在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育行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亿元企业5家以上,打造产业链条完整的氢能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三)示范应用持续扩大,新增加氢站10座以上,氢能车辆推广应用突破1500辆,其中氢能货车超1000辆。氢能船舶示范应用10艘以上。积极建设嘉兴—上海—苏州“长三角氢能走廊”,开展天然气掺氢、甲醇制氢、氨制氢等试点应用。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氢能产业培育。

1.加大项目招引力度。聚焦制氢装备、储存装备、运输装备、加注装备、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装备、关键材料和氢能服务业等领域,强化项目招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和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主体,不再列出)对制造业项目设备投资200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对检验检测、车辆运营、安全维护等氢能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新建项目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且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并通过审计的,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不含土地款)的5%一次性给予补助,新建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鼓励氢能产业建立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面向氢能全产业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面向氢能装备检测、车辆维护、安全培训等,培育一批服务类企业。对新认定的“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到2027年,力争培育氢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氢能服务类企业4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3.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速培育发展“制氢(以工业副产氢为主)—储氢(以储氢罐形式为主)—运氢(以低温液氢、高压气氢运输为主)—加氢(以加氢站为主)—用氢(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主)”产业链,以链带群,依托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打造嘉兴特色氢能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上海城市群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1.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瞄准全球先进水平,推动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对建成的省级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采用平台补助方式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研究院,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给予200万元奖励,建设期满后绩效评价优秀的,在省财政奖励基础上给予1:1配套支持;对市级重点实验室(A类)绩效评价优秀的,给予每家最高不超过6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2.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各类主体或创新联合体面向催化剂、碳纸材料和储运装备等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对符合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研发费用达到100万元以上,且增幅达到15%以上的,按研发费用增量部分的1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其中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须达到3%以上(含),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须达到4%以上(含)。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支持氢能创新项目申报各级科技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上海城市群创建中被列入关键零部件产品目录且广泛应用的,根据相关政策给予企业奖励。对经认定的国际、国内、省内、市内首台(套)产品,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4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3.鼓励行业标准制定。鼓励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主导或参与起草氢能相关行业标准。对牵头制定并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地方、军用)标准、“浙江制造”标准的企业和机构(排名第一位,不含修订),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20万元奖励;对参与制定并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和机构(排名第二位至第四位),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

(三)加快氢能示范应用。

1.突出氢能交通示范引领。大力推动氢能动力在城市公交、通勤班车、动力观光车、城市环卫车、市政渣土车等领域应用推广。以物流基地、航空物流枢纽、综合保税区等为重点,聚焦城市物流配送和区域货物装卸搬运等应用场景,推广氢能物流车、叉车等示范运营。到2027年,力争乍浦港区港口内短驳运输氢能集卡使用比例超过70%,临空经济示范区内氢能货车使用比例达到30%,全市氢能叉车使用超60台。鼓励全市新增城市环卫车、市政渣土车使用氢动力车辆。(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

2.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拓展氢能在航空、发电、储能等领域多元应用,支持企业建设氢气发电、氢储能等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支持氢能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按照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从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开始,连续3年按照发电量给予0.1元/千瓦时的财政补贴,单个项目年最高补贴额不超过50万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加强氢能船舶企业的招引和培育。(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开展氢能船舶在内河航运示范应用,由各地自行决定补助范围和标准,打造氢能绿色航运示范路线。(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3.支持氢能车辆购置。贯彻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新增氢能营运类货车示范项目,给予一定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对各级财政全额购买氢能车辆,地方原则上不再按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政策给予1:1配套补助;对非财政资金购买氢能车辆,符合相关要求的,各级财政继续给予不低于1:1配套补助;对其他未列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补助范围的氢能车辆,由各地自行决定补助范围和标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四)加强加氢设施建设。

1.优化加氢站布局。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全市加氢站规划,明确加氢站建设目标任务、空间布局、保障措施等内容。完善高速公路、国省道和水上运输的加氢站布局,重点依托氢能公交示范线、固定旅游专线、重卡固定运输路线等就近布局加氢站,支持打造一批点对点交通运输示范线。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在物流园区、公交场站、工业企业等合法使用的土地范围内建设不对外开放非经营性的自用单纯加氢设施(含撬装加氢设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

2.推进加氢站建设。鼓励现有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改建、扩建加氢设施。优化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支持在新建的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内预留加氢设施空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混合所有制资本或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对新建、改建、扩建日加氢能力500kg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