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意见
宝政发〔2017〕3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贯彻落实中省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规律、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今年3月,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意见》要求,为加快我市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任务,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内通外联、公铁互补、空地立体、衔接顺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公众出行更加便捷,货物流通更加顺畅,为全市实现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服务支撑。
主要任务: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综合交通网络
投资1000亿元,全面加快市域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充网络规模,完善网络布局,优化结构等级,到2025年,基本建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1.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建成,对外连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由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构成,主要承担省际间和城际间的快速连通。加快构建“三横两纵两环”高速公路网,实施宝鸡至坪坎、凤翔至旬邑、眉县至太白、眉县至岐山、麟游至法门寺等10个高速公路项目,力争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50公里;加快“两横三纵七辐射”铁路网建设,实施法门寺至机场、西安至法门寺、法门寺至宝鸡城际铁路,新增铁路里程150公里,总营业里程突破600公里;新建宝鸡支线机场。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建成,横向依托合凤、连霍、眉太凤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徐兰客运专线、西安法门寺机场城际铁路,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地位;纵向依托银昆、麟法汤高速公路和宝中、宝成铁路,增强南北经济辐射带动作用。
2.对内综合运输网通达深度加强,路网等级大幅提升。对内综合运输网由普通国、省道和城市轻轨等构成,主要承担市域内及与周边市、县间的快速连接。以市区绕城、关中环线高速公路和法门寺至宝鸡城际铁路带动东部川塬旅游开发,促进关中城市群融合发展;加快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繁忙路段、瓶颈路段和城区过境段升等改造,实施G342蒲村至马家镇、S311两亭至良舍、S515固关至陕甘界等20个干线公路项目,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600公里,实现市区与县城间、重点镇通二级路,支持园区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争建成1号线一期工程,全面改善市域内交通运输条件。
3.农村公路通村达组,交通面貌彻底改观。农村公路由县道、乡道、村道构成,服务于农民出行和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实施县乡公路改造860公里,完善农村公路1.1万公里,全面完成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道路等级和抗灾能力,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农村公路网化程度和安保等级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小康农村公路。
(二)全面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建设一批重点运输枢纽站,努力提升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水平,促进综合运输枢纽布局更加合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综合运输服务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1.合理布局综合运输枢纽。新建或改扩建宝鸡城南客运枢纽、法门寺游客集散中心、阳平铁路物流中心和眉县东岭综合物流园等8个综合运输枢纽。到2025年,100%实现新建综合客运枢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距离不超过300米,改扩建换乘距离不超过500米,换乘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专业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比例达到40%,具备多式联运服务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比例达到30%。
2.快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公交都市创建。加快推进城际公交网络建设,强力推动市县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公交化服务水平。实现公交与铁路、公路客运服务的有效衔接,建成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至2025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比率达到60%,城市公交网密度达3.0Km/Km2,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45%。
3.推动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新型运输组织方式,建设、改造3个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市与县区物流网络的服务对接;扶持3家城市配送企业发展共同配送、连锁配送等业务;力争未来10年内新型运输组织方式承担的货运量以不低于5%的速度增长;不断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至2025年,县、乡、村三级配送站点网络覆盖率达85%,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100%。
4.加快提升“互联网+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建成宝鸡市综合运输监控指挥平台,实现对综合运输服务的统一监控、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理,实现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在更大范围的互联共享,到2025年,二级以上客运枢纽和客货运站场视频监控检测率达100%,城市公交和长途客运班线中采用调度系统完成运输计划和运行安排的比例达到100%,实现综合运输服务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企业的互联互通。
二、加强领导,深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按照中省关于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的统一要求,整合、归并、理顺涉及交通运输发展的职责、机构、人员,建立起综合统一、运转顺畅、精简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1.建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