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江市科技金融联盟组建方案》的通知
九府办字〔2025〕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
《九江市科技金融联盟组建方案》已经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5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九江市科技金融联盟组建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中共江西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2025年工作要点》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战略部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方向,推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力推动九江市科技金融新发展,将投贷联动、债券融资、保险增信等工具纳入科技金融联盟中,打造“1+3+N”科技金融联盟,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有关工作部署,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加快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贷联动机制,鼓励企业债权融资,推动金融市场全面拓展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助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形成“投贷联动”为核心,债贷联动、保贷联动,其他机构参与的多元化接力式“1+3+N”联盟。
二、主要目标
以“科技引领、金融赋能、产融协同”为核心,紧密围绕九江市制造业“9610”工程,聚焦石化化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和生物医药等10大科技领域,致力于实现“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货币政策引领信贷投向、信贷投放精准对接项目、保险功能和担保增信助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互为补充、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乘数效应,力争3年内为九江市科技型企业提供政策类资金支持超1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
三、联盟组织架构
成立“1+3+N”科技金融联盟。
(一)1个核心平台:九江市科技金融联盟中心(设立地点:人行九江市分行)
(二)3大支撑体系:
1.投贷融资体系(创投基金+社会资本+银行贷款)
2.债贷融资体系(企业债券+银行贷款)
3.保贷融资体系(保险保障+银行贷款)
(三)N类参与主体:
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人行九江市分行、九江金融监管分局、市工发集团、市融资担保集团、辖内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各类创投基金、会所、律所、交易所等。
四、产品矩阵
(一)投贷联动。
试点辖内金融机构联合开发“投贷通”产品,对获得股权投资的科技企业,按投资额不低于1:0.2配套信用贷款。
(二)债贷联动。
支持辖内银行、券商和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的模式融资,丰富债权融资品种和融资渠道,发行“知识产权ABN”和“科技创新债券”等多种融资工具。
(三)保贷联动。
推动辖内保险公司与各金融机构联动,研究推出保险增信措施,对无抵押企业,由银行与保险公司协商合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贷款支持。
五、职责分工
人行九江市分行职责:牵头建立科技金融联盟协作机制,组织起草组建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市级风险补偿金管理制度。组织召开科技金融联盟协调会议,考核评价科技金融联盟实施效果。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支持科创领域,通过“再贷款+科创企业”清单,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银行机构做大“技术流贷款”“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等业务规模,推广运用“脱核”供应链融资模式,实施科创力增信工程,依托《科创力征信报告》,助力金融机构创推更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工具发债融资,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市政府办职责:组织科技企业参加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企业上市等相关培训活动,提升企业资本市场意识。支持科技企业参加投资对接、企业路演等活动,助推企业发展。
市工信局职责:审核批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实施子基金考核评价。定期发布优质中小企业名单,推动科技型企业参与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申报,促进产业和金融深度合作,创推“产融通”模式,推进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出经验、出模式、出特色。
市科技局职责:牵头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筛选科技型企业推荐名单,并定期向相关部门动态更新。持续扩大“科贷通”规模,引导各县(市、区)和合作银行加大资金投入。在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试点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