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财政厅 海南省国家税务局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海南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全文废止】
琼财税〔2016〕1083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海南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关于印发《海南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琼财税〔2018〕757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县、洋浦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4〕13号
)规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订了《海南省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海南省财政厅 海南省国家税务局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
2016年8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保障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根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4〕13号
)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申请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负责本级非营利性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工作。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进行资格认定。经市县(含洋浦,以下同)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市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进行资格认定。
第四条 申请免税资格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检查结论为“合格”;
(九)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申请享受免税资格,需报送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和海南省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表);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
(三)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四)非营利组织登记证复印件;
(五)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申请前一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涵盖申请前一会计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情况、缴纳社保情况以及工资手册和社保缴费单据、所在地政府公布的人均工资标准等;
(六)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一年度的年度检查结论;
(七)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当年新办非营利组织仅需提供上述(一)、(二)、(三)、(四)、(七)项资料。
第六条 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申请材料由省级税务主管机关受理、初审。初审合格的,省级税务主管机关将相关材料移交省财政厅审核;审核通过的,省财政厅与省级税务主管机关联合确认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经市县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申请材料由市县税务主管机关受理、初审。初审合格的,市县税务主管机关将相关材料移交市县财政局审核;审核通过的,市县财政局与市县税务主管机关联合确认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按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有关规定,企业所得税属于国税部门征管的,报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属于地税部门征管的,报送地方税务局。
第七条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有效期为五年,自申请年度起计算。初次申请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在每年9月底前向税务主管机关报送免税资格申请材料,9月份后新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应在第二年的3月份前向税务主管机关报送免税资格申请材料。
财政与税务主管机关联合审核认定,对认定具有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定期予以公布。9月底前报送申请材料的,于当年12月底前公布;3月底前报送申请材料的,于当年5月底前公布。市县财政、税务部门应同时报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备案。
第八条 非营利组织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复审书面申请,并在有效期满的次年,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报送相关材料(材料所属年度为申请年度),不提出复审申请或不报送相关材料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通过复审的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有效期为5年,自上一有效期满的次年起计算。
第九条 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
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收